酱釉又称:“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宋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各地瓷窑普遍烧造,并以北方的耀州窑、定窑和当阳峪窑为杰出代表。清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并因皇帝的青睐而成为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生产的仿古釉色品种之一。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曾一度为官府烧制宫廷用瓷,以其优美的造型,精湛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令后人仰慕。而景德镇仿制酱釉瓷始于明初。
1964年春,南京博物院于明故宫玉带河遗址中,发现大量明代瓷片。其中酱色釉碗、外酱釉里蓝釉暗花云龙碗,揭示了明初烧制此类产品的奥秘;而在美国堪萨斯城阿脱肯艺术博物馆、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的外酱釉里蓝釉高足碗,从工艺到纹饰与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云龙碗几乎完全相同,从而印证了洪武官窑的客观存在。
与此同时民窑中的酱釉瓷生产也毫不逊色,出土于北京丰台区,现收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两件酱釉梨形执壶,通高12.5cm ,口径4cm ,壶体呈梨形,壶颈较短,流弯曲深硬不自然;腹部丰满,底足平切,底边垂直,足内较深,旋削整齐;胎质细腻洁白,器表有旋坯痕,釉较薄,釉色呈酱褐色。此壶造型构思新颖独特,稳重典雅。但与同期官窑器相比,不足之处在于:造型不够规整,同一器物上壶盖、壶身色调不能统一,施釉不均匀,釉面有缩釉点,制作工艺较粗糙。
何为酱釉
酱釉即酱色釉,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色如柿黄色或芝麻酱色,故而得名。
提起酱釉,往往给人以含糊的感觉,有人通称为“紫定”。但可以肯定,古人是能够从直观视觉上辨别这些颜色的。还有人将酱釉称为“绛釉”“赫釉”“赭釉”“褐釉”等,这些颜色在古代文献中也有明确记载。至于用“酱色”来形容瓷器釉色,其概念含义本身也是十分宽泛的,令人难以界定出准确色位。以酱类作料的代称作为颜色名词使用似乎出现得较晚。清代以后,酱色已经是与紫、红、青、绿、黑等并列的颜色专有名词了。
因酱本身于发酵初、中、末期会呈现乳黄色、黄色、黄红色、红黄色、棕红色、棕黑色等一系列颜色转换,专家指出,只要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呈色为棕黄色系,即使有些偏赭、偏紫、偏红或偏褐,都可称为酱釉。至于个别呈色极其纯正的紫色或红色釉,根据文献记载仍称之“紫色”或“红色”更妥。
酱釉在景德镇的发展
酱釉瓷器与青瓷、黑瓷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酱釉瓷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窑场所烧造的酱釉瓷器也各不相同,自成体系。东汉晚期,酱釉瓷器出现在南方江浙地区,两晋时期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以北贾壁窑为代表的北方瓷窑也开始烧造酱釉瓷,隋、唐时期有所发展。宋、辽、金时期,酱釉瓷器的生产遍及全国,但仍以北方瓷窑为主,定窑、耀州窑和当阳峪窑堪称其楷模。元、明、清时期,随着全国瓷业中心的形成,江西景德镇窑生产的酱釉瓷器一枝独秀。
北朝酱釉瓷器
在元代酱色釉的烧造基础上,明初洪武时期景德镇窑的酱釉瓷器釉层均匀,色调似佛教僧侣穿旧的僧衣,故还被称为“老僧衣”色。此后,明代历朝在景德镇窑都生产有酱釉瓷器。如2005年北京毛家湾明代瓷器坑一次就出土了268件酱釉瓷器,包括外酱釉内白釉、外酱釉内青花、内外酱釉3个品种。胎土多细白,釉色因釉料成分、釉层厚薄、烧造气氛及温度等因素的差异,呈现出酱紫、酱红、酱黄、土黄等深浅不一的色调。这批酱釉瓷器大多光素无纹,装饰手法以笔绘为主,另装饰少量刻划纹及贴塑乳钉纹。从工艺、造型、釉色及装饰风格看,均与宋代的当阳峪窑酱釉瓷器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代酱釉瓷器是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生产的仿古釉色品种之一。此时的酱釉瓷器釉面润亮,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好似紫金包镶一般,因此谓之“紫金釉”。紫金釉几乎成了清代酱釉瓷器的代名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撰《陶成纪事》有载:“一仿紫金釉,有红、黄两种。”乾隆时宫廷曾发样指令景德镇御窑厂照样仿造紫金釉器,《清档》乾隆记事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六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紫金釉小缸……传旨:交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烧造送来。”皇帝的亲自参与,皇家文化与艺术养分的植入,无疑从根本上提升了酱釉瓷器的高贵身份。
北朝酱釉瓷器
酱釉瓷是中国古代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当阳峪窑酱釉瓷器堪称杰出代表,“开时光彩惊奇异,铜色如朱白如玉。“虽然当阳峪窑酱釉瓷器的辉煌早已在金戈铁马、漫漫狼烟中渐渐淡去,但这一华贵而不热烈、静谧而不绚艳、神秘而不沉重的具有特殊美感的优秀瓷器品种,并没有消失在历史记忆的长河中,而是以煌煌赫赫的官窑气象重新书写了它的灿烂历程,这也正是酱釉瓷器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