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如何鉴别宋官窑瓷器?






[日期:2014-10-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宋官窑瓷器从明朝开始被仿制,特别是到清朝,博雅好古的雍正、乾隆父子,不但经常鉴赏把玩、赋诗赞美宫中珍藏的珍贵的宋官窑瓷器,还命御窑督陶官唐英努力仿造。在景德镇艺人的研制下,雍正、乾隆时期的仿宋官釉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仿官釉当时称为“仿铁骨大观釉”。雍正、乾隆时期的仿宋汝、官、哥釉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雍正、乾隆拿出宫中珍藏的宋汝、官、哥瓷器真品,派人送到景德镇按样仿制的;另一种是以汝、官、哥釉色制作新的器型,主要是各式瓶、尊等大件陈设。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月白等色,釉质莹润似玉,或无纹片,或有冰裂纹,连露胎处也涂成黑色,以反映宋代官窑器“紫口铁足”的特征。但总体风格没有宋代的古朴浑厚,而带有雍正、乾隆时期精致秀丽的时代特征。

官窑瓷器的釉质、纹片、胎色等都极富有特色,以官窑的特色为依据可以辨别真假官窑瓷器

一是釉质的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二是纹片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多,鳝血者为上品。雍正仿宋官窑器以小开片居多,纹痕粗细大体相差不大,迄今未见有牛毛纹者。纹痕颜色比较单调,基本为黑色或浅黑色。

三是胎色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而雍正的仿宋官窑器,胎色为白色、灰白色和浅灰色,这样的胎色在器口釉薄处和足根露胎处不可能形成紫口铁足。

四是底足的差异。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