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张大千书画作品拍卖市场分析






[日期:2010-07-13]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刘爽 [字体: ]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原名张正权,改名张爰,又名张季、张季爰,字大千,另号大千居士,以字行于世。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艺术大师,绘画造诣高深,是近现代画坛罕见的多面手,其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晚年吸收西方印象画派的创作理念将泼墨泼彩技法运用于创作,创造了中国画坛雄奇壮丽的新风貌。

  20世纪80年代,张大千的作品率先进入了艺术品拍卖的国际市场。早在1982年纽约的艺术品拍卖会上,张大千的《荷花六条屏》就以7万美金落槌。1987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的《泼墨桃源图》以170万港币成交,也创出了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从1993年中国内地逐渐形成艺术品拍卖市场,至2010年4月数据统计,张大千参拍的作品共计一万多件,成交率近61%,总成交额约29.8亿元。2009年是张大千诞辰110周年,众多拍卖行纷纷开展专场拍卖。北京匡时2009年春季《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绘画作品》专场拍卖总成交额为4,565.12 万元,成交率高达92.00%。而在2009年12月14日在北京匡时秋拍中,张大千的《瑞士雪山》拍出5264万元,成为张大千新的全球拍卖纪录。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到张大千的作品一直是艺术市场的焦点,广为藏家所青睐(价格走向见表1)。截至到2010年4月,张大千书画作品全球拍卖前十位价格都已过千万(见表2) 。

  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将张大千在书画方面最大的成就概括为:集古人之大成,开自家面目,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全能冠军”。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可以和历代绘画大师匹敌,一直是艺术拍卖市场上的领军人物。

  张大千从敦煌归来后,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其艺术水平处在巅峰状态,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从目前市场情况看,这个时期的作品最受欢迎,既有坚实的传统笔墨功夫,又有独特的自家风范,既有大气磅礴之势,又有典雅雍容之美,可谓雅俗共赏。这一类作品目前的市场价格普遍较高,但是升值潜力仍然巨大。

  早期张大千学习传统,以摹古入手,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作伪,特别是临摹石涛和八大作品可以达到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地步,很多大收藏家、鉴赏家都难以辨认,在当时被传为笑谈。他的许多伪作备受推崇追捧,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他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近代拍卖场上也不乏张大千的仿古画,1947年所临王蒙《夏山高隐图》在2008年的佳士得春拍上以677万人民币落槌,1948年所作《仿宋人山寺图》更是拍出了1433万的高价。张大千的仿古画也是其艺术生涯里的重要作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

  40年代以后张大千在掌握扎实的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一改明清一味摹古、脱离生活的文人画之弊病,开始创作了大量写生记游作品,别有情趣,特别是创作的青绿或金碧山水则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备受市场青睐。1946年所作《晚山看云图》立轴以1792万的高价落槌,此图于苍浑之中透出明洁灵动的秀逸之气,在构图上,将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拉开,云蒸霞蔚,群山绵亘,天高水远,境界开阔,给人以疏朗空旷的审美感受。正是其艺术上趋于炉火纯青之期,而论此图的描绘之精、功力之深,恰可作为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代表。同时期创作的工笔重彩花鸟画,源出宋代院体,色彩丰富而细腻,自然生动。此类作品拍卖市场中也颇受追捧。

  张大千的仕女创作主要采用铁线描,既有古代仕女画的遗风,又结合写生,把眼中所见的名伶妙妇姿态风韵刻入画中。他在仕女画上的成就一直以来很少有人能超越,他成功地刻画出了仕女的神色之美,美得淋漓尽致,很多人看了他的仕女图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起他自己的山水和花卉,张大千的仕女画显得更加生动真实。2004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的《摩登仕女图》创出了655.84万港币的仕女画成交纪录,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2009年秋拍《修竹仕女》成交价格也高达人民币347.2万。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