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张大千书画作品拍卖市场分析






[日期:2010-07-13]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刘爽 [字体: ]
 著名的收藏家林百里就是张大千仕女图的痴迷者,花费了上亿元收藏张大千的仕女画。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时,张大千在1945年创作的《摩登仕女图》立轴其买家正是林百里,这也使得近年来“仕女”题材成为了拍场上的“宠儿”。

  60年代以来的作品,属晚期作品,风格大变。1966年,张大千赴香港访友,观看了圣保罗画展。据门人林建同说,此次香港之行,甚有启发,其后“作风大变,泼墨泼彩,大行其道”,画面上泼墨泼彩则逐渐加重,成为最为主要的创作手段之一,泼墨泼彩的面貌在此一时期终于形成。泼彩作品是拍场上争相竞拍的珍品,其在1975年创作的《泼彩朱荷》屏风,在2002年秋拍中就以2022万港元成交。他的泼墨、泼彩画,把色与墨相融相间,将半抽象与写意的具象画法融为一体。在传统泼墨法的基础上借鉴抽象表现主义的技法,始创以大面积泼墨、泼彩为主要特色的新面貌。自1993年至今,拍卖市场上的最高价多为其泼彩作品。拍卖场的不俗表现也使得收藏者对此类作品信心倍增。

  《瑞士雪山》尺寸达174×344cm,是张大千于1965年在南美创作的,全幅作品挥洒在丈二匹的日本素绢上,这幅作品超乎寻常,姿态变幻莫测。该作品在拍前就已吸引了大量买家的目光。张大千的泼彩画风,其弟子何海霞能继其志,有不俗表现。

  张大千的绘画精品大多是在大型拍卖市场中流通的,这与他的性格有关。从年轻时,他就是一个生活态度浪漫、追求自由的艺术家,他的一生都是天马行空,挥金如土。因此,他要不断地举办画展,通过出售画作来保证他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各个时期的精品出现在国内外的拍卖会上。泼彩作品在90年代一度攀升,后受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价格表现不够活泼。目前,随着大陆经济的崛起,这类作品价格重新升温。由于张大千作品数量多、价格较高,所以赝品也比较多,私下渠道购买,如果没有专家把关,风险较大。通过诚信度较高的大型拍卖等公开的方式来收藏张大千的作品是一个比较顺畅的途径,可以充分了解藏品的来源、渠道、出版情况等,而购买这类作品则更有收藏潜力。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