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刚到知天命的年纪,古玩收藏界一位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古典艺术博物馆,文化与财富并收。
老马识宝
老插、文青、编辑、作家,青年时代的老马和众多蹉跎岁月中成为成功者的人一样,有着被媒体惯称为“传奇”的人生经历。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马未都才11岁。1969年,他随父亲到了黑龙江,在五七农场劳动,一呆就是两年。16岁回到北京,蹉跎了两年,18岁再到京郊农村当“老插”,直到1975年回城当工人。
平庸的生活没有浇熄马未都对文学的热情,1981年他的处女作《今夜月儿圆》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后引起轰动,他也调入《青年文学》任编辑,十余年间以“瘦马”为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上百篇。90年代初,马未都和王朔、刘震云等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任秘书长,共同创作了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
写完了《海马歌舞厅》,马未都突然决定再也不写了,1995年,他辞去公职,专心致志从事收藏,人生走向再次转了一个弯。从不知收藏为何物的车间工人,到今日坐拥宝物的文物收藏大家,马未都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然而,马未都自己却不太认同“传奇”的说法,“其实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传奇的,我只是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到了今天。我们这代人的命运都是与社会息息相关,严格来说,跟个人经历没有多大关系。如果说具有传奇色彩,也是因为这个社会动荡太大,50年代,6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每十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关键性的变化太多了。”
上世纪80年代,当其他中国为购置自己梦寐以求的彩电冰箱,而把自己家中“不值钱”的老玩艺儿卖掉、甚至扔掉的时候,老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当时普通人觉得收藏瓷器字画基本属于封建遗老遗少的玩物丧志,而马未都却悄悄开始了他收藏老玩艺儿的生涯。
喜欢就到处找,到处买。马未都说,他的很多好东西都是跟朋友“交换”过来的,上朋友家看到有喜欢的东西就管人家要,朋友说你就买点什么东西交换吧,谁也不把老玩艺儿当回事。那时候真是收藏家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文物商店内销部一只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碗才售10元钱,信托商店一对红木圆椅才卖15元钱。
于是,凭着不太高的工资和稿费,马未都看中一件收一件。老百姓家,地摊,文物商店,文物市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随着收藏日丰,在众人懵懂混沌中马未都悄然攒下上千件瓷器、玉器和古典家具,完成了原始积累。到了80年代末,他的藏品已经小有规模,成为京城新崛起的收藏名人。
一双慧眼
从白手起家到现在拥有上千件珍稀古玩,马未都全凭一双慧眼和过人的胆识。如果追问他如何练就一双慧眼,他的回答很简单,用心,还要有悟性。
源于内心真正的喜欢,马未都对每件古玩都很用心。“最早买回来的古玩,我都不是简单看一眼就扔一边,一点一滴,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细微的地方我都要把它搞清楚。一个人对某样东西可以达成判断,主要是对它熟悉。古玩不是没有规律的,看多了也就琢磨出规律来了。”
现在的马未都,能准确鉴定陶瓷的年代和品质,很少看走眼,甚至看到瓷器正面的图案马上就能说出另一面的花纹,这是因为在他器物上琢磨出了信息,读出了文化。
万物皆有灵性,把玩古玩也需要灵气和悟性。马未都说,这和其他艺术一样,付出和收获不一定成正比,画了一辈子的画也不一定能成为世界大画家,天赋至关重要。“我个人悟性很好,触类旁通能力比较强,又长期接触文物采买第一线,一般作伪的人就骗不了我。”
然而,古玩市场赝品泛滥,马未都也不是神人,别看他现在是文物辨伪的行家,当年也是频频看走眼。
“早年对瓷器还不是太在行,有人告诉我他家里有一对青花瓷器,到他家后光线不亮,我看差不多就买下了。回家后才发现不是康熙年间的瓷器,而是光绪年间的仿品。100元一对,当时算是买亏了,不过搁现在怎么也值几万,如果不是仿的几十万也不成问题。其实犯些小错误也是好事,我可以及时纠正。就像经常发发烧,感感冒,你的身体免疫功能不断调整,后来我买大宗文物出错就很少。”
赝品是收藏最大的敌人,如今慕名来找马未都鉴定文物的收藏者络绎不绝,他对自己目前的判断力很有自信。他坦言,自己正处于年龄上的黄金期。“我二十几岁开始喜欢收藏,今年50,累积了二十几年的经验,现在正是最好用的时候。”
把关《五月槐花香》
马未都的名声在文化圈人尽皆知,2004年张国立、王刚、张铁林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再现了民国初年至解放初北京琉璃厂古玩商们的兴衰往事。为了确保古玩不“露怯”,特意请来马未都把关,专门负责文物的鉴定,把穿帮的硬伤一个不漏地枪毙。
道具不可能全部用古董,但是剧中仿制品都经马未都过目,就连铺子里放置古玩的架子也力求写实,剧组找到一知名家具厂打造了一批红木紫檀的家具。一部戏不可能没有硬伤,但是有马未都把关就是希望最大程度地尊重观众,不糊弄观众。
马未都说,张国立找他就是为了在专业性上提高一个台阶,不至于贻笑大方。于是,古玩字画怎么捧、怎么“过手”、怎么卷、怎么品都是按照行内规矩来。
拍片风险大,马未都可不敢冒险把珍贵古玩搬到片场,但是他也随身携带着一些小道具以备不时之需。比如玉佩,男人、女人佩带的玉佩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时代变迁,样式和戴法也有很大不同,因此马未都携带的这些小玉佩也起到了大作用。
《五月槐花香》集结了一批“名人玩家”,主演王刚精通瓷器,张铁林喜欢名人手札,张国立入行不久,偏爱古玩,而编剧邹静之也是圈中小有名气的“古家具玩家”。
谈到马未都,邹静之称其为“带有文学气息的收藏家”。邹静之说,“《五月槐花香》一剧深得马先生帮助,开机之前他经常到现场去看看,他非常注意细节,有一次剧务把对联挂反了,平仄颠倒,还是马先生及时指出错误,可见他有多么用心。”
性格直爽的马未都坦言目前很多电视剧制作比较粗糙,常常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尤其古装戏里,就算经典电视剧《红楼梦》也留有硬伤,比如贾母房里摆设了一件唐三彩,马未都认为这完全是用后世的思维臆断古人的生活。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世人才重新发现了唐三彩的价值,而之前,人物俑、牛、马、骆驼等三彩制品一直都是古人坟墓里的陪葬品,如此晦气不吉利的东西,怎么可能在康乾年间作为装饰品摆放在贾母的房中呢?
传承文明
“盛世藏宝,乱世藏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无人问津的“老玩艺儿”重新变得价值连城起来。近两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文物收藏、文物投资热潮席卷中国大地。
对此,马未都直言:“现代人对文物的热情,很大一部分还是源自经济上的热情,它值钱啊。”他认为,文物收藏应当视为一种业余爱好,心态要比较平和,而投资古玩,关键在于熟悉自己的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化生活品质。
博物馆是舶来品,中国人之前没有博物馆的概念,更不会有私立博物馆的概念。他开办私立博物馆,就是想学西方开明的态度,尽管所有权是我的,但是文化财富应当是全社会共有的。
马未都希望人们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东西,提高生活品质。观复博物馆如今改为理事制,全体理事为社会承担责任。他说,就算自己哪天不在了,有了理事会,“观复”还是可以继续运营。所有的理事都是功成名就,没有人想利用观复赚钱,只是希望在此享受文化的乐趣。
观复博物馆的墙上挂着一幅根据老照片画成的油画,画面上是一排民国初年的知识分子,长袍马褂,目光坚定执著,最右边却站着一身现代改良唐装的马未都,黑白与彩色,近代与现代完美交融,继续诉说着文明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