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国宝民间藏家卫梦强的收藏尴尬






[日期:2010-11-03]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收藏的产业畅想

“我这个人喜欢独来独往,以前甚至连邻居都不知道我在收藏。”卫梦强说。但随着藏品社会影响的增加,卫梦强产生了建一个木器博物馆的想法。

筹建中的博物馆取名“华亭”,因为卫梦强是奉贤人,而奉贤在唐朝时属华亭县。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文怀沙书写的“上海奉贤博物馆”几个大字。“这些宝贝不属于我,它们属于社会。应该创造条件让它们可以展出,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国宝。”

“现在对我而言收藏已经不仅仅是喜好问题,也是一个‘负担’。上万件的东西总是堆放在房间里,无论是保管还是其他各方面都条件不好,如果博物馆能够建成,不仅可以解决这些后顾之忧,更能方便文化上的交流。”卫梦强说。

早在2007年8月3日的,卫梦强就做了一份《上海华亭博物馆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翻开这份长达40多页的报告,从项目背景、概况、行业到市场分析、财务预算、风险分析和项目进程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按照卫梦强的设想,要在100亩土地上,建一个占地10000平方米、三层的大型博物馆,周边环绕着两到三层的明清文化街和一个五星级的仿古酒店,其间穿插流水、绿地,重新复原一个明清华亭府的盛况。

不光是只建一个博物馆,卫梦强想得更深。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博物馆建起来后,以馆养馆显然不现实,博物馆要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如将藏品开发出来,做成1比1的,或者1比2的高仿品,又是工艺品,又是收藏品,还能镇宅。

卫梦强没有坐而论道,以他收藏的福禄寿屏风为蓝本,他收集和整理了屏风的制作工艺,申请专利,并开始了产品研发和制作。“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宫廷,福禄寿始终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雕刻有慈禧御笔的福禄寿屏风,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符号,肯定有市场。”

收藏难 建博物馆更难

卫梦强的镇馆之藏,不少都是庞然大物,博物馆的层高起码要到7、8米,才显得敞亮大气,符合条件。全国杂项专家蔡国声曾称赞,按卫梦强藏品的水准,博物馆一旦建立起来,将是“江南最好的木器博物馆”。但筹建中的博物馆,3年多来却始终只停留在纸面上。

建馆,首先要解决的是土地问题。卫梦强原计划在其公司附近征集100亩土地,用于博物馆的建设,并在2008年初就有相关部门递交了可行性报告。但其间虽有相关领导和专家前来考察,说话也支持博物馆创办,但直到现在,却没有实质性进展。谈及此,卫梦强喃喃地说:实在不行,就拆了自己的工厂去盖这座博物馆。

据报道,自国内第一家民办博物馆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8月,各地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为386个,占到全国博物馆总数的 13.3%。在国外,私立博物馆大多有政府和各种基金的扶植,还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捐赠。但在国内,由于民办博物馆还是一个新事物,存在着准入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问题,运营也大都举步维艰,拥有国宝的卫梦强筹办博物馆三年多,却连落地都做不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办博物馆的生存窘态。

不过卫梦强的收藏,被公认为大大提升了上海收藏界的层次,为上海“全国收藏半壁江山”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实力,应该可以支撑建设这样一个博物馆。

卫梦强透露,这几年间,各地不少“伯乐”都被他收藏的稀世珍宝吸引,北京、深圳、江苏、浙江不少地方向他伸出过“橄榄枝”,邀请他去当地办博物馆,但都被他婉言谢绝。卫梦强绝不想让自己的博物馆离开奉贤,因为他的根、博物馆的根都在这里。

在记者的追问下,卫梦强估算,自己顶级的藏品,一件能有过亿的价值。但对有没有考虑过出售部分藏品来筹集资金,启动博物馆建设的问题,卫梦强坚决地摇了摇头。到现在为止我从没有考虑过要卖出一件藏品,它们中每一件对我来说都有特别的意义,从来没有想过要卖掉它们。

“虽然是自己想要开办博物馆,但实际上这些国宝级的藏品,只是暂时由自己保管,早晚都要属于全社会。”卫梦强说。他着急的是,不能老是一个人欣赏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贝,要让它们成为大家的精神财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