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谁在收藏中国》——鬼谷子下山






[日期:2012-11-14] 来源:《谁在收藏中国》 第二章:疯狂元青花  作者:吴树 [字体: ]

对于这场拍事,台湾藏家的准备工作做得最为充分。最开始,台湾联电负责人曹兴诚、喜来登饭店负责人蔡振洋、仙妮蕾德董事长陈得福等大藏家,都有意收藏这只青花大罐。但同时大家都意识到:这一场在几个月的巡展中就先声夺人的元青花大罐争夺战,将会异常惨烈。曹兴诚一度提议,集中财力,由诸君共同出资收购。但考虑到往后的保管、保险等问题难以协调,只好作罢。最后,为了能让最有望者出线,台湾藏家私下进行了一番协商,决定把这只罐“礼让”给在美国加州设有“陈氏博物馆”的仙妮蕾德董事长陈得福。王定干此番便代表陈先生出面竞标。

  上午9时,藏品介绍开始,会场上叽叽喳喳的交谈声嘎然而止。银幕上,一只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的青花大罐全方位、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图8-9)前。尽管几乎所有在座者都曾在巡展中目睹过实物,但经数字化手段摄制完成的特写,这一只标称产自中国景德镇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拍品,仍然以其雄浑矫健的造型、张力十足的纹饰、浓艳深透的青花发色、通体弥漫的雄霸彪悍之气,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位到场者的心。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们更能从这只原本容积不大,却仿佛藏纳千载时空的圆形青花大罐里,回放那一段金戈铁马、壮烈疆场的历史巨剧:疆域广阔的元帝国、彪悍的蒙古壮汉,还有饮马太平洋、虎啸地中海、耀武小亚细亚、蹄憩多瑙河的成吉思汗铁骑……

  “女士们、先生们,这件拍品产自700年前的中国景德镇,图案衍生于中国战国时期乐毅图齐的故事……图案中主要人物鬼谷子是军事家孙子的师傅,他被请下山,以解燕国被强兵所围之困。请看:鬼谷子先生乘坐一辆由一虎一豹拉的两轮车,跟随两个步卒。齐国使节苏代骑马殿后,两人之间有一少年,英气勃发,纵马而行……此罐所施青花幽菁,所绘故事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栩栩如生。罐子画工细腻传神、巧夺天工。各种辅助纹饰也是笔笔精到,十分完美,显然是出自画家而非工匠之手,这使得瓷罐非普通的青花瓷可比,堪称中国古代瓷艺之瑰宝……据了解,目前有记载的绘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全世界仅存7件,大多沉淀在各大博物馆,而这件是未被记载的第8件,几乎可以说是全球市场上惟一可以流通的一件……”

  拍卖师富于激情的精彩点评,博得在场者的热烈掌声。但对于一些有着华裔血统的收藏家来说,有关此件藏品的相关信息,他们早就耳熟能详。他们此刻想得更多的还是拍品究竟会鹿死谁手?一位在场者事后告诉记者:“当时我们想得最多的是自己能不能最终拍到并不重要,这件国宝最好能为中国人所藏!”

  竞拍正式开始,起拍价100万英镑。一开始参与者有十几位,几轮过后,应价过800万英镑。最初在华界呼声最高、代表仙妮蕾德董事长陈得福参加竞拍的台湾藏家王定干稍稍犹豫了一下,又重新举起号牌,突破事先定下的800万英镑的上限,报出1000万英镑的买价,博得在场华人的热烈掌声。此刻,坚持报价者仍有7人。很快,王定干的1000万报价被打破:“1100

  万、1200万、1300万……”随着拍卖师极具诱惑力的声音,报价仍在缓缓抬升,以王定干为代表的华人阵营逐一败下阵来,频频举牌的还剩下4位现场和电话报价的欧美藏家。

  突然,此前一直坐在大厅后座不露声色的英国著名古董商埃斯凯纳齐(Eskenazi)首次举起了手里的号牌:“1350万!”在场者被他这一后发制人的报价镇住了,因为谁都知道埃斯凯纳齐的实力,他既然等到如此高位才出牌,证明他胸有成竹、志在必得。于是,场内的买家全部偃旗息鼓,只剩下1位据说是有一半华裔血统的藏家,仍通过电话报价顽强博弈,一直坚持到1560万方壮烈倒牌。

  最终,埃斯凯纳齐以1568.8万英镑(当时折合2.3亿人民币)的天价,拍得了这只中国元代青花大罐。他兴奋地跳跃起来,在空中有力地挥舞着拳头,可当记者蜂拥而上时,他却显得极度疲惫,不停地揉着脑袋,反复说道:“太紧张了!太紧张了!这是我经历过的最为痛苦的竞争!谁都渴望拥有它!最后我已经到了极限,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同时,埃斯凯纳齐还透露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秘密:他是受人所托参加竞拍的,并非这件拍品的真正藏家。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埃斯凯纳齐最后说了句:“买家不是亚洲人,也不是英国人!”便离场而去,身后留下一片悬疑,有人猜测最终买家可能是美国藏家,拍卖行对此无法证实。

  此次元青花大罐的成功拍卖,创下了佳士得公司当时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世界拍卖记录。在此之前,这项记录是由一件西周铜钫创造的,当时的成交价为930万美元。拍卖结束后,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全世界有十几万家媒体先后报道了中国元青花大罐天价成交的消息。英国当地报纸纷纷以“对一件蓝白色的中国古代瓷罐疯狂出价”来描述这场拍卖会。

  对于此次拍卖,业内说法颇多,中国内地有人对拍品的真伪提出质疑,有人则对拍品的天价成交表示疑惑不解:值吗?亲临拍卖现场的香港资深文物鉴定家兼经济人翟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最后两位竞价者对元青花的实际价位并不很了解……”

  三天后,同样在伦敦,又一件元青花被成功拍卖,但是成交价却证实了翟先生此言不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