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赏邮票识陶瓷(五)—钧瓷






[日期:2016-04-02] 来源:网络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钧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古属钧州,故名钧窑。创烧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窑变色釉,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也是钧釉的特征之一,盆、托及尊等宫廷使用器物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字。
钧窑用的是一种乳浊釉,釉的着色剂主要是铜元素,当时烧成技术较为熟练。然而,铜红釉对温度和烧成时窑内气氛十分敏感,稍一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这种“窑变”却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神奇色彩,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由于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在高温阶段釉料流动填补空隙,形成了如同“蚯蚓走泥”般的纹痕,这种缺陷美也是在鉴别时的重要依据。

1999年4月8日我国邮政发行了第四组瓷窑系列邮票—-钧窑瓷器邮票(1999--3),全套四枚。第一枚北宋时期的《出戟尊》,面值80分。第二枚北宋时期的《尊》,面值100分。第三枚元代的《双耳炉》,面值150分。第四枚元代的《双耳连座瓶》,面值200分。


北宋【出戟尊】 北宋【尊】
元代【双耳炉】 元代【双耳连座瓶】

这套邮票上的4件钧瓷,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出戟尊】高31.6cm,口径26cm。此尊口大、底丰,腹微鼓,颈、腹、脚的回面各有一戟,故名。这种出戟尊乃分段拉坯粘合而成,其体大规整,做得极为精细。它的腹部虽鼓却一点不觉臃肿,造型简洁,庄重,釉色月白,系北宋宫庭御用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尊】高18.5cm,口颈20.1cm。此器应为渣斗式花盆。在钧瓷中,花盆是样式最为丰富的一种造型品种,其共同特点皆为平底,器底都有5个安排有序的圆形排水孔。邮票画面上的瓷盆造型典雅,凝厚深沉,釉色青里透紫,紫中泛红,亦是北宋宫庭御用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双耳炉]】高42.7cm,197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出土。此炉通体润釉,以天青为主,与月白交融,犹如蓝天白云,蔚为壮观。它以堆贴的手法,在颈部装饰3个麒麟纹,腹部贴有兽面和铺首衔环等纹饰。在正面的两个麒麟之间,有凸出的一块方形题记,上面阴刻有“已酉年九月十五日小宋自造香炉一个”的楷书铭文,据此可知,此炉系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时的作品。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元·双耳连座瓶】高63.2cm,口颈23.5cm。1972年出土于北京后桃园元代遗址。此瓶口沿呈花瓣形,颈细长,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微收,下联5孔座。两肩对称处安有双耳,肩腹两侧还有对称虎头图案,额有“王”字。造型考究,青釉匀净,紫斑浓重,是元代钧瓷的代表之作。现藏首都博物馆。

钧瓷是中国陶瓷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但是它很特别、很另类,在中国陶瓷史上也有着与众不同地位。东汉开始出现的瓷器,至唐代时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并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有例外。钧瓷则不同,它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效果在瓷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