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赣鄱 赓续文明
江西万年仙人洞是亚洲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它与另一个亚洲栽培稻起源地南亚(以印度为中心)是两个各自独立起源和演化的系统。它与位于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的栽培稻植硅石,都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同类最早的实例。正因为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在探索我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所以曾被评为1995年度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后又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中美农业考古队员合影
三十年前与三十年后的考古探索
为了解开仙人洞文化内涵,省文管会于1962、1964年前后两次进行了发掘,发现了烧土堆、灰坑等遗迹,获得了近千件遗物、大量的动物骨骼等,揭示了仙人洞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为研究早期仙人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美国考古学家马尼士博士在了解到仙人洞的两次发掘情况后,认为赣东北一带石灰岩溶洞有着重要的潜在意义。1992年,他对万年仙人洞、吊桶环、蝙蝠洞、乐平市的山仙洞、梅岩洞和洪岩洞、鹰潭龙虎山的锄头岭洞等十余个洞穴进行了考察,最后选定选定乐平的洪岩洞和万年的仙人洞、吊桶环以及分宜的洪阳洞作为来年的联合考古发掘地点。
1993年中美农业考古队正式组成。考古队由中国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组成,中方领队为著名考古学家、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严文明,副领队为江西省博物馆馆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适凡;美方领队为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主任马尼士博士。按照原计划,第一年的发掘先从乐平洪岩洞开始,1个月后转战万年,仙人洞的取样和吊桶环、蝙蝠洞的试掘以及有关遗址的测量绘图工作等同时开展。仙人洞取样是先把1962年发掘的T3北壁揭开,然后向内掘进30厘米,逐层取样,采取平剖结合引线法使这两大段堆积相衔接。吊桶环此年度的发掘平均深度1.1米,最深的探方发掘至2.2米,尚未到基岩,出土遗物也相当丰富,计有石器、骨器、蚌器和陶片以及大量兽骨等。蝙蝠洞位于仙人洞西南约1500米的山缘,这次试掘未见有早期人类在此活动过的迹象。此后,在1995年和1999年又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的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的检测标本和陶片等遗物。
中美考古学者在吊桶环遗址用象限法进行布方
经过五次的发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农业考古队对仙人洞和吊桶环的两次精心发掘,收获巨大。首要的收获就是科学地、完整地揭示出了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不仅有利于探索该地层的成因,而且有利于探讨大源盆地史前人们活动的起讫时代及其周期规律。揭示的科学地层堆积告诉我们,仙人洞和吊桶环同处于一个地理单元,从其出土的文化遗物看,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地层堆积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或称旧石器末期)再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完整地层序列,它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类如何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完整文化演进地层。这种科学完整的地层,不仅在华南地区就是在全国范围,也是罕见的。严文明教授前精辟地指出“这是目前所见中国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地层关系最为清晰的地点。”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考古学文化分期
通过20世纪90年代对仙人洞和自然岩厦性质的吊桶环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取样,结合地层堆积和文化分期情况,并根据其文化内涵及有关碳14年代测定数据,考古工作者对每期所处的文化发展阶段及大致的年代作出大体推论,可统一归纳为四个时期(表一)。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同处于大源盆地一个小地理单元的不同聚落遗存之间有极其密切的相互承袭的文化传统。
表一:吊桶环与仙人洞遗址文化层分期简表
旧石器时代晚期,只见于吊桶环下层,碳14测年距今约23000年左右。中石器时代(或称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包括吊桶环中层和仙人洞的下层即第一期文化,碳14测年距今约20000年到15000年。以上两个时期盛行打制石器,基本未见磨制石器,不见陶器,更不见人工驯化稻,只见野生稻。新石器时代早期最早阶段,包括吊桶环上层仙人洞上层的早段即第二期文化,碳14测年距今约15000年到12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只见吊桶环上层和仙人洞上层晚段即第三期文化,碳14测年距今约12000年到9000年。以上两个时期最显著的变化是局部磨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出现,特别是陶器的发明和对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的成功等,只是这些新文化因素在这两个时期发展程度上稍有不同。
前述两处遗址具有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中石器时代再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如此完整而清晰的地层,不仅在华南地区就是在全国范围来说也是罕见的,它为探讨人类如何从旧石器过渡到新石器以及新石器革命是在何种环境、何种状态下发生提供了科学的完整的考古资料,在学术上具有重大意义。
上述仙人洞和吊桶环两遗址的文化堆积,使我们能大体了解整个大源盆地的文化发展的演进历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即距今约23000年前后,大源盆地为水网、沼泽地带,仙人洞洞口几乎常年淹没在水中,当时的原始人类只能在周围的山岗上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吊桶环遗址由于其所处海拔高度相对比仙人洞要高,又有半封闭式的岩棚,因而也就很自然成为当时原始人类用于狩猎和采集的临时活动地或季节性住地,故遗留下一些烧火堆遗迹,并留下一些细小石器和兽骨等。到距今约20000年到15000年,从全球看,正是人类历史上处于末次冰期的晚冰期过渡阶段,地球从最冷到逐渐变暖,海面降低达百米左右。就在这种背景下,大源盆地的地理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河床缩小后退,仙人洞洞口开始露出水面,这时吊桶环上居住的部分原始居民开始走下山岗,搬迁至仙人洞口居住。他们是最早在此定居的原始居民,开启了仙人洞史前居民的第一个高峰期,并形成了仙人洞的下层堆积。随着时间流逝,再经过一个时期,即距今约15000年到12000年,气候更趋变暖,尽管气候仍有波动,出现一次副间冰期和一次副冰期,但总体上气温迅速转暖,温暖时期与现在的气温相当,甚至高出2℃~4℃。正由于气温回暖,冰川逐渐消退,处于这一阶段的大源盆地的原始居民,生存环境进一步发生变化并得到较大改善,也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对大自然的不断改造,人口的不断增加,这时的原始人类把仙人洞作为较为稳定的生活住地,从而形成了仙人洞上层文化早段,也即仙人洞史前居民的第二个高峰期。而此时的吊桶环已不再作为固定的居所,从其上层出土有成千上万的动物骨骼碎片来看,当应是居住在仙人洞的居民在这一带狩猎的临时营地或屠宰场。这一时期仙人洞人的生产、生活都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即所谓“新石器革命”。到距今约12000年到9000年,仙人洞更是原始先民的常年稳定居所,从而形成了仙人洞上层文化晚段的堆积,也即仙人洞史前居民的第三个高峰期。至于吊桶环此时仍然是原始居民偶尔活动之地,或屠宰场,或打谷场,或临时休憩地,所以虽有地层堆积,但文化遗物不很丰富。
原始陶器和稻属植硅石遗存
20世纪60年代的两次发掘和90年代的三次考古发掘,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出土的人工遗物相当丰富。据统计,共出土石器1000余件(片)、骨器500件、穿孔蚌器40件、原始陶片800余块和30多件人骨标本以及数以万计的动物骨骼残片。其中尤以早期的原始陶器和稻属植硅石遗存最引人注目,也可称是惊世的两项重大发现。
两处遗址五次发掘出土的陶片数量达800余块,其中经反复核对可确定为早期的即相当于仙人洞上层早段属第二期文化的有200余块,大多是器腹片,只有少量为器体的口沿,没有一件可复原的器物。
这些早期陶片一般都是砂质陶,所含颗粒以石英、长石为主,以及少量的白云母和赤铁矿,个别陶片中还含有方解石。通过对仙人洞附近红土的化学组成与早期陶片的化学组成的检测结果非常相近来看,当时的原始人类对制陶原料没有多少有意识的选择,对制陶原料的性能也无什么要求,一般就是就地取土,而且主要就是采用当地红土,个别有时也采用当地普通的黄土。
早期陶器器表的颜色多呈灰褐色、灰红色、灰黑色或灰黄色诸种,并且大部分内外表的呈色多不一致,表明其烧造温度不高,据有关实测数据,其烧成温度都是在740°C~840°C之间变动,这么低的烧成温度说明它们不是在陶窑中烧制的,而有可能就是平地堆烧而成。
中国第一陶罐
中美考古学者在讨论出土陶器(左二为严文明教授,右二为马尼士博士)
这批早期陶器的拉坯成型方法大致有两种,即泥片叠塑法和泥条盘筑法。泥片叠塑法是用手将泥片一层层往上贴,塑成基本形状,然后进行修整。泥条盘筑法则是用事先做好的长长的泥条层层向上圈筑的,故这类陶器破裂时多是从泥条对接处断开。这类陶器表面较普遍饰有绳纹一类的纹饰,目的仍然是使胎体更加粘合紧密和规整成型。特点是粗细不一,大都在1~3毫米之间,且有的较为错乱,似绳纹时而又带点网结,但主体仍是绳纹。
核对这批早期陶器的出土地层,仙人洞出土陶器的最早层位所出陶片均为条纹陶,未见其他纹饰的陶器,其上一层所出陶器则有条纹陶,也有素面陶。而再上的层位则只发现有绳纹陶和极少的编织纹陶,未见有条纹陶和素面陶。上述出土最早条纹陶和素面陶的层位,恰恰是仙人洞上层文化的早段属第二期文化,而不见有条纹陶只见有绳纹陶的层位恰恰又是仙人洞上层文化的晚段属第三期文化,这就清楚地揭示出仙人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原始陶器是从单一的条纹陶或素面陶逐渐向绳纹陶和编织纹陶的演变进程,这对于探讨人类最初对陶制品的认识和发明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仙人洞与吊桶环最早期的条纹陶和素面陶的年代,按照其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早段即第二期文化的推论,当在距今约12000年至15000年范围之内,但其具体年代如何?根据木炭标本碳14年代层测定结果,为距今12430±80年,比仙人洞3B1层更早的层位所出最早的条纹陶的年代要早。据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对仙人洞木炭样品碳14的最新测年数据为距今17000年,说明仙人洞下层最早的条纹陶的年代可早到距今17000年左右。从目前华南乃至全国同时期发现的早期陶器标本来看,似还未见有仙人洞文化中那种最早的条纹陶。从世界范围说,与西伯利亚阿穆尔河地区的符米(Khummy)、乌斯季诺夫卡(Utsinovvka)三号遗址所出早期陶器无论从陶质还是泥片贴塑成坯然后用梳状器刮削器壁的制法有很多相像之处,而符米遗址的年代数据为距今13260±100年。日本长崎泉福寺洞穴出土的早期豆粒纹陶,其测年为距今12500~10500年。日本福井洞穴第三层出土的类似篮纹状和豆粒纹的早期陶器,其测年为距今12700~12400年。仙人洞上层早段出土的素面陶与广西桂林庙岩遗址发现的素面陶(5块)其陶质和制法都表现出基本相似,庙岩与陶片同出的木炭样品碳-14测年为距今17000年,而庙岩陶片样品本身的碳-14测年则分别为距今15660±260年和15560±500年,也就是说基本相近,估计其陶器的烧造和使用年代大体也应在这一范围之内。通过上述国内外相关资料的简单对比,并以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自身标本的测年为基础,我们初步推定仙人洞最早的条纹陶烧制年代至迟也应在距今17000年左右,也就是说,它应是当今所知世界范围内年代最早的陶器之一。
至于仙人洞和吊桶环出土的绳纹陶和编织纹陶的年代,按照其属新石器早期晚段即第三期文化推论,应当在距今约15000~13000年范围之内。可以注意到的是,类似于仙人洞的早期绳纹陶和编织纹陶在我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已有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中发现,如湖南道县玉蟾岩的陶片上就有内外壁施绳纹或编织纹,广西柳州大龙潭鲤鱼嘴下层也出土有单面施绳纹的早期陶器,看来是中国南方地区早期陶器的较普遍特点。玉蟾岩陶片样品的碳14年代检测有两个数据,即距今14810±230年和12320±120年,后一数据与仙人洞出土绳纹陶的3B1层的木炭测年数据基本接近。鲤鱼嘴下层对螺壳的碳-14测年数据分别为距今18555±300年和21025±450年,这显然偏早,似不可信,但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个用炭屑测试的数据为距今11785年,可能更符合历史的真实。比照上述一些南方地区早期绳纹陶的测年,我们初步推定仙人洞文化早期绳纹陶和极少量编织纹陶的年代大体距今约15000~13000年左右。
另一项惊世发现,是在吊桶环中石器时代地层中发现有大量野生稻植硅石,这是我国长江流域首次发现的早于稻谷栽培稻的考古遗存。在吊桶环和仙人洞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2000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人工栽培稻植硅石,经植物学家研究,这种水稻兼具籼、粳稻特征,是一种由野生稻向人工驯化稻演化的古栽培稻类型,它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它昭示赣鄱地区是亚洲和世界稻作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祥地。
北京大学严文明(右一)和王宪曾教授(中)
考察大源盆地古环境
首先,据北京大学地质系对仙人洞地层和洞外所采标本进行孢粉分析的结果表明,禾本科花粉在仙人洞遗址全部剖面中有自下而上数量逐渐增多的规律,在自下而上的六个文化层中,发现两个45微米大小的禾本科花粉很可能属于人工栽培稻的花粉。
此外,也是最主要手段即植硅石的分析研究。1993年和1995年度我们在吊桶环和仙人洞的诸地层共采集了近40个用来作植硅石分析的样品。学者们在诸多样品中找到了1600余个各种植物的硅酸体,其中包括了600余个稻属植硅石的个体。学者们利用多元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比较了双峰体形态的稻属植硅石,而且区别出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不同形态,进而发现两者在早晚不同地层的分布规律:在吊桶环遗址的H、I、J、K、L和M层中只发现数量很少的野生稻(O-ryzanivara)形态的植硅石,这些层位的年代大体在距今20000年到17000年范围之内。到吊桶环G层则出现大量野生稻形态植硅石,尚未见栽培稻的植硅石,此一层位的年代当应距今约16000年左右。在吊桶环的E层和仙人洞的3C1A层则既有野生稻又开始出现人工栽培稻(OryzaSativa)的植硅石共存的现象,这两个层位的时代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最早阶段,大约在距今15000年到12000年之间。此后,在吊桶环的D层和仙人洞的3B1和3B2层所见仍是野生和栽培稻植硅石共存,只是后者的数量比前增多了;在吊桶环的C、B层和仙人洞的上层文化晚段其他诸层出土的稻属植硅石中,则以栽培稻为主,其数量竟达55%以上,而野生稻则日趋减少,这些地层的时代当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晚段,大约在距今12000年至9000年之间。
仙人洞遗址西区地层稻作植硅石分布
上述野生稻和栽培稻在吊桶环与仙人洞早晚不同地层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消长的变化情况,表明在两处新石器时代早期诸地层中,从早至晚野生稻植硅石的比例逐渐减少而栽培稻的比例相应递增,揭示了大源盆地的原始居民由以采集野生稻为主的攫取性经济向以人工栽培稻为主的生产性经济这一生存方式的转化过程。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吊桶环的E层和仙人洞的3C1A层、3C1B层是各自的关键层位,它们各自出有相同类型的石制品,同时都开始出现最早的陶器,而且又同时开始出现人工驯化稻的植硅石,即多个极为重要的人类文化因素在此时产生,我们将其称属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最早阶段,其年代大体在距今17000年到13000年范围内。有意义的是,湖南道县玉蟾岩洞穴遗址中也曾出土4枚稻谷壳,据农史学家初步电镜分析,是属于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与此同时,该洞穴遗存也出土有少量使用贴塑法成型、内外施绳纹且有编织印痕的夹炭早期陶器。玉蟾岩遗存的年代,参照其附近文化性质相同的三角岩遗址的碳14测试数据(12600±120年),估计其年代当在13000年前,即大体也在上述吊桶环遗存E层和仙人洞3C1A层的年代范围之内,考虑到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存中与栽培稻伴出的最早期的条纹陶、素面陶陶器似比玉蟾岩的早期陶器有更多的原始性,所以我们可考虑将仙人洞与吊桶环人工栽培稻的出现时间推前至距今约13000年左右,即比玉蟾岩要早。
众所周知,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是人类发展史上至为关键的发展阶段,其年代大致集中在距今10000年至17000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处于更新世末次冰期的晚段。在这一时期,地球上一些地区的远古人类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的攫取性经济向新石器时代的生产性经济的过渡,其中涉及农业、畜牧业、制陶术、纺织工艺的发生以及早期聚落、宗教、艺术的起源等一系列深刻影响后来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事件,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上层年代幅度恰好在这一范围之内,因此,两遗址的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以及丰富的文化遗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也就在这一年代跨度内,具体说在距今17000年前后,仙人洞与吊桶环的远古居民发明了陶器,在距今约13000年前后,又开始将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即原始农业的产生,此外,局部磨制或磨制石器的出现,骨器上的刻符与记数的出现以及蚌饰品的使用,反映早期记数和原始艺术的产生,以上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是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也是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基本特征。(注:原文出自李玉英主编:《新世纪江西文化十年2001-2010 故园寻踪 考古大发现》,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5-19页。文章略有删减。编辑:谢绮、陈慧、李兆云 审核:周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