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十五】周 仁:钧瓷工艺科研第一人






[日期:2012-01-30] 来源:《中国钧窑考》  作者:苗锡锦 [字体: ]

第二节 周 仁:钧瓷工艺科研第一人


周仁(1892-1973),江苏南京人,中国现代钢铁冶金学家和陶瓷学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古陶瓷科学研究工作的带头人。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硅酸盐化学所所长,北京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等职。

陶瓷是我国重大发明之一。我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誉满全球。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陶瓷工艺虽有经验而缺乏科学理论。周仁先生有志于此,决心填补这一历史空白。他决心以从陶演进到瓷这一时期为起点,把陶瓷工艺技术发展情况搞清楚。首先深入瓷区调查并选取大量标本,又于1959年初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合作,共取得全国古陶瓷标本46种。从晋一直到清末,时间跨度1600余年。对每个品种的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都进行了全面分析。
北方钧窑,选取了两种标本。一种是宋钧窑瓷胎天青釉洗残器,为鼓形洗半片,有鼓钉两排,如意头足,内外釉色均呈天青色,内面数处有蚯蚓走泥纹痕迹,外釉有光泽,内釉已磨损,无红斑,底和如意头足均为芝麻酱色,深浅不匀,除足部釉略有纹片外,余均无纹片,胎坚实色灰,有扁长形气孔,烧造地区为河南禹州神垕镇(注:此残器产地应在禹县城内钧官窑)。另一种是宋钧窑砂胎窑变釉器,釉呈暗天青色,有不同大小的紫斑,青紫二色釉交界处泛蓝色,无气孔,胎面有白色陶衣一层,烧造地区为河南禹州神垕镇。
宋钧窑瓷胎的化学组成:(氧化物含量%)二氧化硅64.4,氧化钛1.22,氧化铝27.37,氧化铁2.51,氧化钙0.76,氧化镁0.68,氧化钾2.74,氧化铀0.32,氧化锰痕量。总数99。氧化铁17.2,氧化亚铁0.71,孔隙度0.42%,比重2.51,胎层厚度5-7毫米,烧成温度1150±30生烧。
釉的化学组成:(氧化物含量%)氧化硅71.02,氧化钛0.3,氧化铝9.61,氧化铁2.11,氧化钙10.67,氧化镁1.00,氧化钾4.66,氧化钠0.49,氧化铜0.075,氧化二磷0.73,锡0.24,氧化铁存在状态含量%,氧化铁0.21,氧化亚铁1.74,釉层厚度0.762毫米。
宋钧窑沙胎窑变陶器碎片胎的化学组成(氧化物含量%):氧化硅70.032,氧化钛1.42,氧化铝21.96,氧化铁3.28,氧化钙0.97,氧化镁0.12,氧化钾1.43,氧化钠0.32,氧化锰0.02,总数99.78,氧化物存在状态含量%,氧化铁2.87,氧化亚铁0.38,胎层厚度4.5毫米。
釉的化学组成(氧化物含量%):氧化硅70.63,氧化钛痕量,氧化铝9.94,氧化铁1.92,氧化钙11.14,氧化镁10.56,氧化钾3.12,氧化钠0.92,氧化锰0.07,氧化铜0.08,氧化磷1.32,釉层厚度1.333毫米。
这些科学数据,是钧瓷创烧成功以来取得的第一个重要科学数据。对钧窑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周仁把这一研究成果加以总结,撰写出《中国历代名窑陶瓷工艺的初步科学总结》,论文发表于1960年《考古学报》第一期上,又和他的助手张福康先生等一起撰写了《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等论文,并与他人合写了有关陶瓷研究论文14篇。他在中国古陶瓷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国内外文物、考古、文化教育等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赞扬,在国际学术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中国陶瓷科研项目获重大科技成果奖。1982年又荣获国家颁发的自然科学奖。
周仁先生虽然早已不在人世,但他对钧瓷工艺的科研成果早已在全国的陶瓷领域结出了丰硕之果,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本人也将千古留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