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定窑文化特征及工艺形成——跳刀纹






[日期:2014-06-07] 来源:定窑研究  作者:陈文增 [字体: ]

    跳刀纹为陶瓷制品所惯用的一种方法,归纳起来,应属于装饰范畴,在古定窑器物也偶尔见到跳刀纹。古时,在装饰尚未突破色彩丰富变化之前,跳刀纹无疑作为一种有效装饰,增添了器物装饰美和品位感,并为古时一些粗、细瓷生产所借鉴沿用。这种跳刀做法,即在修坯完成的同时,用修坯刀或专用刀轻抚器壁,使之刀具与器壁接触的瞬间随旋转速度而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微妙的跳动,以形成一种律动的似刀砍斧削、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痕迹。这种痕迹按陶工选择和产品要求,应旋刀直立、侧卧使之产生不同变化。可呈条状线痕,可呈刀斧劈痕,也可呈雨点痕等,皆因势而成,随意乃生。

    跳刀纹做法,必须依赖于轮盘转动,由旋转形式和触及力度结合而产生。因此需要一种潜意识的艺术感觉,要像搞刻花、印花、珍珠底一样倾注合理的感觉思维。其次,要求跳刀纹在轮盘上一气呵成,不使频繁挪位。理由是,使产品在轮盘上一次着正,在保持一个中心下去表现跳刀,以体现跳刀的层次感、疏密感和变化美。当然,器物也可以采用二次乃至多次着正,以表现一种跳刀的重叠美和异趣美。这主要凭操纵者创作时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灵感而决定。抑或叫做自出机杼和别出心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