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广东古代名窑:旧洋窑址






[日期:2015-07-0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曹龙彬 冯明升 [字体: ]

 

村民在旧洋村古窑址所在地捡起的陶瓷碎片

工作人员在旧洋村古窑址所在地捡起的陶瓷碎片,居然还有完整的碟子

雷州旧洋村古窑址所在地立的石碑

村民在旧洋村古窑址所在地的丛林里捡起的陶瓷碎片

    早就听说雷州市客路镇旧洋村有一处古窑址,生产的陶瓷曾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了一睹古窑址的芳容,日前,我们一行慕名前往雷州客路探访。

    车子从客路镇出发,连绵不绝的小丘陵间,一条伸向旧洋村的道路蜿蜒崎岖,路边是一片片桉树林,汽车驶过,偶尔惊醒几只飞鸟。

    到达目的地后,虽然还是一片桉树林,但立在路边的石碑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古窑址的所在地。轻轻拨开石碑旁的杂草,刀刻的碑文依稀可辨。

    窑址位于客路镇旧洋村(“旧洋”与方言“旧窑”同音)南边,靠近南渡河上游支流,有龙窑两条,产品有碗、盘、碟、盏、香炉、罐等,也生产褐彩瓷罐和点彩碗,属宋元时代窑址,为研究雷州陶瓷生产提供了实物资料。1983年发现,1992年12月公布为海康县(现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杂草丛生的林间小道爬坡,一路可见散落在地的陶瓷碎片。踩着历史的碎片艰难前行。大约走了10分钟,终于听到领路的旧洋村村民钟仁能说:“到了,这里就是古窑址。”

    环顾四周,可以看到许多大小不一的碎瓷片散布在桉树林耕作层中。钟仁能顺手找来一支木棍,挑开地表皮,瓷片像刨开皮的石榴,大的小的褐的灰的,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钟仁能介绍,这里就是古窑址的龙窑,估计深达几十米,根据瓷片散布情况分析,该窑址大约长25米,宽10米,分布面积约250平方米。

    对于古窑址的历史,随同的村民钟妃六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根据其村庄的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宗宋代时期从廉江河唇九斗村搬来此地,主要从事制陶工作。因为这里雨量充沛,树林茂密,灰白色瓷土遍布南渡河两岸,原材料及燃料丰富,可就地取材,加上运输方便,水路可从南渡河自西北往东顺流而下,到雷州湾,由雷州湾可驶往国内广州、福建的重要港口,也可驶往海南岛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所以宋元时期,这里的陶瓷业异军突起,窑址都是傍山靠河,顺山势而筑龙窑。由于瓷窑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产品成本低廉,竞争力强,故烧制时间较长,至少从宋朝至明初都在烧造。随着制陶业的兴起,来这里生活的人也越聚越多,于是就有了旧窑村,后来为了书写方便,根据方言同音改为旧洋村,一直延续至今。

    随后记者采访雷州市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获悉,旧洋村古窑址成名已久,早在1983年,就有日本专家前来这里调研,据说这里的瓷器曾远销日本;2014年,中山大学的专家学者一行10多人也来此搞研究,专门考证“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相关资料;此外,雷州市文化部门已经把旧洋村古窑址报审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正在待批中。“这些古窑址对研究我省乃至全国陶瓷的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对于湛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更是意义重大。”该负责人说。

    由于年代久远,窑址已经沧海变桑田,但昔日痕迹还粗略可见。坐车离开旧洋村的路上,还可看到大大小小的小山丘,虽然上面长满了桉树或瓜果,但据说古时大多都是窑址……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