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陶瓷文化形态的解析
陶瓷是一种人工制造的器物,它身上体现着人的愿望、知识、能力、技巧,更涵容着人 的情感和要求。现实社会生活中,在基础的、初始的层次上,陶瓷文化的内涵与陶瓷这种器 物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在发展了的形态上,两者又是可以并在实际上存在着区别和分离 。如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陶瓷文化也就有着三种存在形式:实物形态、环境形态和观念形态。
第一,陶瓷文化的产品形态,是陶瓷文化的基础和本源
陶瓷产品中涵容和寄托的陶瓷文化,首先同产品的使用功能结合在一起。在这个意义上 ,所有陶瓷制品无一例外地都是用来满足人的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拿最普通的饭碗来说,它 的样式、大小、轻重、结构、用料、制作和结构,无一不涵容着人的愿望和需要。饭碗涵容 的信息都围绕着实用功能而展开,构成一种文化信息体系,并形成一种世代相传的传统。
其次,陶瓷文化的产品形态同产品的经济功能结合在一起,成为实现陶瓷产品作为商品 所承担的价值增殖、资本积累功能的重要手段和条件。一个陶瓷企业在谋划陶瓷文化时,都 会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正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将提高产品技术和文化含量作为资 本增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价值增殖功能的陶瓷制品,对于企业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也就谈不到什么文化含量的存在。
再次,陶瓷文化的产品形态还体现在产品的艺术要素所承担的审美功能的实现上。远古 先民们已经开始对陶器进行美化和装潢,于是几乎与生俱来地便拥有了审美功能。后来出现 了以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艺术陶瓷。绘画、书法、色彩、形制等历来属于艺术范畴的审美要 素,都被用来装饰、制作陶瓷制品,使得陶瓷产品的文化含量得到了极大提高。这样以来, 我国陶瓷产品的审美功能就沿着两条道路发展起来,一是与日用陶瓷产品的结合并进,一是 艺术类陶瓷产品的独立发展。这两者的结合,共同地推进了我国陶瓷产品审美功能的突飞猛 进。艺术陶瓷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又提高了它的经济增殖功能。
第二,陶瓷文化的环境形态,是社会环境中弥散的陶瓷文化
依照社会领域的划分,陶瓷文化的环境形态大体表现或存在于以下三个范围或领域。
首先,是社会领域。一座盛产陶瓷的城市,应当处处浸透着陶瓷文化的余韵:陶瓷市场 、陶瓷商店、陶瓷展厅、陶瓷雕塑以及公共场所的陶瓷装潢;陶瓷展览、陶瓷讲座、陶瓷交 流等。唐山陶瓷博览会的举办是唐山陶瓷文化社会形态的一大亮点。参观陶博会,陶博会上 购买日用以及可以美化家庭居室的陶瓷产品,成了许多唐山人的一个节日。
其次,是企业领域。一个陶瓷企业必须首先是一个陶瓷文化的发育地,要让人强烈地感 觉到陶瓷的魅力。陶瓷企业内应当有标志性的、由自家制造的大型、精致、新颖的产品陈列 ;有陶瓷产品建造、装饰起来的院落布置;有与陶瓷相关的名人画像、雕塑以及其他陈设; 有本企业艺术大师艺术成就、作品及其他事迹的介绍等,要让每一个进入陶瓷企业的人,尤 其是外来人,进入厂区之后,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是陶瓷文化的圣地、陶瓷的王国和陶瓷 的殿堂。流连厂房内外,充分享受陶瓷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再次,是家庭领域。陶瓷进入家庭就必然地造就出一种陶瓷文化气氛,一种文化氛围。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用陶瓷已经大部超越了日常生活用具的范围,而扩展到家庭住房装 修和工艺美术陶瓷的摆设与美化。
社会、企业和家庭三个方面的陶瓷文化氛围就构成了整座城市的陶瓷文化环境。这是一 个发达的陶瓷城市必然要达到的陶瓷文化境界。
第三,陶瓷文化的观念形态,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陶瓷文化
产品形态和环境形态的陶瓷文化主要是由物表现出来的话,那么这里所说的观念形态的 陶瓷文化却主要是由人来体现的。一支稳定的陶瓷从业队伍,包括企业家、工艺美术大师以 及长久从事陶瓷技艺的技工,他们所拥有的陶瓷文化观念或意识是陶瓷文化的最高、最后表 现,是陶瓷文化的最高境界。陶瓷文化意识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首先,在职业层面上,对陶瓷产业有深切地依赖感。他们仰仗于斯,贡献于斯,情归于 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技艺型传统产业发达城市,都会有这样一支从业队伍,陶瓷产业发 达城市同样应当如此,要培育出一支这样的专业职工队伍。
其次,在事业层面上,对于陶瓷产业的发展有强烈使命感。具有这种情感和意识的陶瓷 从业人员会将决定和反映陶瓷品质的陶瓷生产、技术、工艺、品位的提高,将陶瓷产业的发 展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为陶瓷鞠躬尽瘁,贡献一生。唐山有四代从事陶瓷业的秦氏家族;就 有瓷苑一代宗师杨荫斋、绘瓷高师宣道平、科技精英程范吾、唐山特瓷奠基人巴士毅等做出 巨大贡献的大师级人物。
再次,在情感层面上,对于自己从事的陶瓷事业有高尚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产生于职 业或事业上的成就以及所获得的声誉。观念形态的陶瓷文化是陶瓷文化的灵魂,它使陶瓷文 化成为一个有生命的存在。树立了陶瓷文化观念的人群会将陶瓷看作一种事业,一种追求, 一种情感,一种责任,而不再仅仅将它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一种投资方向。
上述分析表明,陶瓷文化的产品形态、环境形态和观念形态三者纵横相交,从有形的物 质形态到无形的观念形态,由个人到企业再到社会,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完整地体现和实 现着陶瓷文化的功能。发达的先进的陶瓷文化应当如此。
二,唐山陶瓷文化的现状与提升
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绵长的发展历史,造就了唐山 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陶瓷产品品类丰富,主要有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理化瓷、 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品种多达五百多种。其中成套瓷产品有:餐具、茶具、咖啡具 、酒具、文具、烟具,供陈设观赏的遥挂盘、座盘、瓷板画、各种花瓶、花插;各种瓷塑、 瓷雕;有可供建筑装饰用的大型瓷砖壁画等实用陶瓷和艺术陶瓷。其中骨质瓷瓷质润泽、光 灿莹洁、胎质细致,白玉瓷瓷质细腻、釉面光润、白中泛青,最为著名。唐山陶瓷装饰的主 要技法是雕金、喷彩、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新技术的开发,使唐山陶瓷 拥有了一系列的辉煌:“红玫瑰”,中国日用陶瓷第一品牌;“惠达”卫生瓷,同时拥有中 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三大称号;“隆达”骨质瓷,上海APEC会议专用 瓷;“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为唐山增添了熠熠光彩;无铅骨质瓷,突破国际 贸易技术壁垒,开拓了高档日用瓷的世界市场。最早诞生于唐山的我国卫浴瓷和骨质瓷,经 多年努力,今天又把它们推向了新的巅峰。1960年、1979年和1988年,唐山陶瓷曾经先后三 次赴京展览,获得成功,产生广泛影响。唐山又是开展陶瓷专业教育和陶瓷专业研究比较早 的城市,1958年成立河北省轻工业学校,设置有陶瓷美术、陶瓷工艺、陶瓷机械专业。1999 年并入河北理工大学建立艺术学院,使传统陶瓷专业得到更大发展。1958年,唐山陶瓷研究 所成立(现已改为唐山陶瓷研究院),专门从事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开发研究。
唐山陶瓷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与陶瓷文化三种形态的要求相比较,也还存在着 明显不足或欠缺,与国内一些陶瓷城市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有待于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一, 陶瓷文化产品形态上眼界还不够宽阔,需要进一步放开与扩展
目前唐山陶瓷文化在产品形态上,主要地还集中在产品的实用功能上,对于产品价值增 殖功能和审美功能的体现与完成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在日用陶瓷产品的装潢上,体现共性的 瓷品多,体现个性的瓷品少,特别是缺乏高水平的能够传世的艺术类瓷品。提高产品形态的 陶瓷文化水平,唐山需要大力提升日用瓷的科技和文化的含量,增加其市场价值;同时,唐 山艺术瓷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提高工艺陶瓷产品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扩大自己的市场 空间,变展品为商品,成批量地投放到市场上去。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陶瓷文化产品形态 应当完整地具备实用、经济和审美三方面功能,才完备地具有了陶瓷产品文化。
第二, 企业对于陶瓷文化功能的理解和发展,大多还局限于如何实现陶瓷价值和 增加企业经济收益上,而对陶瓷文化如何纳入社会文化整体并为之服务的作用发挥不够。
就是说,在陶瓷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断裂现象。对于陶瓷企业而言,尤其是对于 陶瓷业的领导人而言,所朝思暮想的不外乎如何提高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从而增加其价 值,在市场上获得优厚回报。陶瓷企业要通过自身产品的销售及陶瓷环境文化形态的建设, 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含量和素质,将陶瓷文化与城市文化结合起来,既提高城市文化的整体素 质,又为陶瓷行业及陶瓷企业创造更好的文化的、人文的社会环境。当然,城市陶瓷文化环 境的建造,不能单纯依靠陶瓷企业,作为公共产品,政府也要承担起相当责任。
第三, 在环境形态陶瓷文化上,无论在社会范围内,还是企业内,都还缺乏陶瓷 城市应该有的陶瓷文化气氛
地震前的东西缸窑是唐山陶瓷生产最为集中的地区,从而成为唐山市陶瓷氛围最为浓厚 的社区。但随着陶瓷业布局的变化,那里陶瓷文化意味淡漠了,正在逐步成为与其他居民区区别不大的城市社区。近20年来,唐山城市环境中,陶瓷文化的意味、形象似乎也在淡化。 今天走遍新华道、建设路、文化路等主要街道,游览过纪念碑广场、凤凰山、大城山、南湖 等代表性公园,基本上见不到与陶瓷相关的雕塑、标志、装饰等这是不正常的,改变起来也 并不难。
第四,唐山人的陶瓷意识走低的趋势,需要扭转,提高唐山人的陶瓷观念, 培养一代陶瓷新人
由于近年来随着陶瓷工业在整个经济中比重下降,从业人员在职工队伍中所占比重的相 对减少,陶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有所减弱;由于塑料日用品、外来陶瓷品大量进入,以 及其他廉价装饰品,如前几年风行一时的人造革、化纤地毯等,在人们心目中就造成一种印 象,陶瓷产品已经或正在离开我们而远去;陶瓷行业中多年来经营人才、艺术人才、制作人 才等专业人才出现短缺现象,献身陶瓷事业,代代相传的陶瓷行业传统在逐渐失去。以陶瓷 为家传职业、以继承祖先技艺为荣的传统也在消失。这一切都使得唐山原有的陶瓷文化传统 在淡出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再加城市陶瓷文化氛围的淡化,这一些就使得人们的陶瓷意识也 呈现出弱化趋势。这种状况极待改变,否则唐山陶瓷文化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 一旦造成断档,恢复起来将十分困难,更不要说再度辉煌。
对于唐山陶瓷文化的发展,需要另外的题目进行剖析和论述,我在这里,只是简要地提出几点框架性的建议。首先,唐山陶瓷文化与滦河文化的融合。这包括唐山的传统艺术,民 风民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隆达已经将皮影纳入陶瓷装潢艺术,是一个良好开端。
其次,陶瓷文化一条街的建设。有条件地逐步开发和恢复东西缸窑窑厂、商店等与陶瓷历史 相关的陶瓷建筑、设施等;大力发展附近现有陶瓷企业,使之成为唐山市的陶瓷工业园区, 展现唐山陶瓷历史和现代风貌。再次,广泛开展唐山陶瓷文化研究。目前看,唐山陶瓷文化 研究状况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史料上有关唐山陶瓷业、特别是关于陶瓷文化的记载缺乏; 陶瓷文化载体相对贫乏。1949年,仅唐山市东西缸窑,就有陶瓷企业70家,从业人员达1625 人,规模最大的德顺隆新记职工人数为119人。这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陶瓷业的发展, 更为唐山累积了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并在后来唐山陶瓷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扩展 陶瓷文化研究的内涵,既发展现有的陶瓷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开展陶瓷人文方面 的研究,挖掘唐山陶瓷文化的人文社会方面的内容。组织力量编写涵盖全部陶瓷发展内涵的 陶瓷发展史;编辑出版唐山陶瓷传世作品集,编辑出版唐山陶瓷人物传记。最后,积极创造 条件,筹划开展唐山工业旅游,其中应当包括陶瓷文化旅游。开发传统陶瓷作坊、陶吧、陶 瓷的生产线、观看工艺美术大师瓷塑现场表演等独特魅力的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