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此都”指的就是景德镇,此地东晋设镇,古有新平、浮梁等名称。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真宗赵恒命烧制御器,器质精良,世人赞誉,此时得名“景德镇”。这里制造陶瓷的历史悠久,唐代制瓷业已比较成熟,宋代即成为全国的重要产瓷区;元代为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元王朝在此设立了“浮梁瓷局”;明朝以来,一直是全国的瓷业中心,明清两代制造皇宫用瓷的官窑均设于此。漫长的窑业历程,造就了深厚的陶瓷文化积淀。丰富的陶瓷古迹、独有的陶瓷风情,构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丰富内涵,成为景德镇一道亮丽的风景。
景德镇的里弄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
在景德镇的中华北路边上,有一条长150米、宽1.6米的小弄堂,它有一个响亮的名称,叫“龙船弄”。早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有窑工在这里居住,慢慢就形成了一条弄堂。每到元宵佳节,居民就抬龙头、舞龙灯,上街游行,祈盼祥和幸福。有意思的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条小弄堂造形很象一条龙船,于是,“龙船弄”的名字就叫开了。
景德镇的里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而每一条街巷里弄又都有自己的特色。
用窑砖、瓷匣、瓷钵砌成的墙,在景德镇的许多里弄里都可以看到。当年景德镇修建窑炉,窑膛不是用耐火砖修的,而是用普通的粘土砖修成的,它们经过几十次、上百次的烈火历炼后就要被换上新砖。经过窑火历炼后废弃的窑砖,就用来建成了房子。
历经风雨的老屋以及那木门上面的雕刻,都凝固着岁月的光阴,深深幽巷,让人生出些许感慨。徜徉于景德镇的街道里弄,也是一种享受,甚得其乐。
随处所见的一座老房子就可能有上百年的历史。推开这扇古朴的大门,我们仿佛进入了时空遂道,又回到了千年前的窑火小镇,这里宁静、悠远,远离了喧闹的城市。
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小竹篮、长条板凳以及小宝宝们特殊的座椅,它们像里弄中那些年代久远,经过烟火熏腾的窑砖一般平凡得难以寻找,但同时又是里弄文化中最有特色的组成元素。
景德镇里弄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而且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更是千年陶瓷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景德镇里弄就是一座展示古镇风情的博物馆。(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