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从清三代官窑瓷器中鉴赏中国文化






[日期:2010-12-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字体: ]
  乾隆朝瓷器繁琐华缛雅俗共赏

    乾隆朝历经61年,是瓷器烧造集大成时期,也是清代景德镇达到极盛的时代。刘靖华介绍说,由于乾隆元年至二十年,依然有唐英等卓越督陶官和大批管理人才与能工巧匠,乾隆早期官窑瓷的烧造与雍正朝官窑的烧造水平几乎不相上下,如果不施款,很难区分前后。唐英病殁后,官窑质量开始滑坡。乾隆朝瓷器一面保留前世精华,一面吸收西方艺术。外观造型大部分比较规整,除常见器型外,出现了一些奇巧怪诞的物件,主要用于赏玩,被称作“浑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这一时期的产品从技术上讲虽精工细作,不惜工本,但从艺术格调上讲却显繁琐华缛,堆砌罗列,较前朝有衰退迹象,成为清代制瓷业的一个转折点。乾隆时期,粉彩取代五彩,在粉彩器皿上讲究用镂空、堆塑的装饰手段,辅以“轧道工艺”和开光、剔刻等等。有署“古月轩”的珍贵瓷器,是以乾隆宫中古月轩命名,从景德镇挑选制造精良的素胎进京,命内庭供奉的高手绘画,于京城设炉烘烤而成。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记载:“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乾隆青花仍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流,承袭康熙、雍正青花特点,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提高,体现出在制作技巧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精工细做,精益求精。刘靖华谈到,由于乾隆帝自身好古成癖,乾隆官窑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仿古瓷的大量烧造。专家认为,这种摹古实际上折射了乾隆的一种心态,即想超越古人。摹古之外,乾隆也极力创新,在乾隆朝创烧了很多瓷器新品种。

    乾隆官窑与康熙、雍正相比,其风格既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说一脉相承,可以从工艺、画法、纹样以及一些历经两朝,甚至三朝的优秀工匠身上看出来;说独具特色,则是因为乾隆不同于其父,也不同于其祖,他喜欢繁缛热闹、华贵亮丽之风。所以,乾隆官窑瓷在厚重方面不如康熙,隽永方面不及雍正,但是具有华美多姿、繁华似锦的特点,不但精巧新奇,而且极尽工雅细丽之能事。乾隆皇帝自身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对器型、图案、色彩、品种要求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出图样方可烧造。而对于这些御制瓷器,工匠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精心打造。

  拍场明星清三代官窑瓷器耀眼在哪里

    明星拍品的耀眼表现令多家拍卖行对宫廷御制艺术精品极为重视并纷纷开设专场。在宫廷御用专场众多的拍品种类中,官窑瓷器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继香港佳士得、北京翰海等海内外著名拍卖公司推出宫廷御制艺术品专场之后,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举办名为“古韵华风”的清三代官窑瓷器专场拍卖。中嘉国拍拥有国家一级一类拍卖资质并且是在国内最早从事艺术品拍卖的大型企业之一,近年来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业绩斐然,而作为掌门人的董寓榕女士更是被称为“收藏界的大姐大”。中嘉国拍现拥有多名国家注册拍卖师、数十位国家级文物艺术品鉴定专家,成立10年来已成功组织大型拍卖活动近百场,享誉海内外。

    据中嘉国拍介绍,此次专场拍卖推出的清三代官窑精品共计88件,不但种类繁多,且不乏顶级器物。据资深收藏家介绍,这次拍卖的精品器物包括:康熙青花福寿延年琵琶尊,器型奇伟浑厚,修胎规整,胎坚质细,缜密似玉,釉面光滑细腻,青花发色深沉、紧贴胎骨,绘工细腻,为独步当时之作;雍正斗彩龙凤呈祥大盘,器型隽秀、典雅秀美,瓷质坚密莹洁,工艺精细,青花描绘细腻,填彩薄而工丽,龙凤花卉等纹饰布局合理优雅;乾隆粉彩将军罐(对器),器型端庄规整,釉面莹润,色彩艳丽,画面布局疏朗有致,胎质细腻,绘画工艺精湛;宫廷画师郎世宁绘“乾隆皇帝行猎图”珐琅彩大幅瓷板,画质精细,笔触遒劲,凝聚中西文化魅力于一体。总之,这些瓷器或奢华凝重,或内敛别致,或精巧美妙,或端庄大方,无不折射出王者尊贵之风。鉴赏清三代瓷器,要从“光、工、色、料、款”综合来看。首先是看光,“清三代官窑必有宝光”。其次是断色。瓷器的“色”来源于矿物质料。火候则是颜料和色的中介。只有在恰当的火候下,矿物质料才能发出工匠想要的色来。只有这样综合来看,才能感受到清三代官窑瓷的精髓所在。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这样对笔者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制瓷业,官窑、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映射了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御制瓷器及工艺品一向是工艺水平的极致表现,清朝皇室对此类对象的喜好与要求,更助长了工艺水平的长足发展。这三个年代中的御制瓷器做工精致,选料考究,绘工细腻,布局生动,一直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当难得的御制瓷器及工艺品出现在市场时,就一定会受到世界各地藏家的热烈追捧。”

    清三代官窑瓷器精品拍卖在即

    “2011古韵华风清三代官窑瓷器专场拍卖会”开槌前3天为拍品预展期。届时,国家一级鉴定师、故宫博物院李辉炳,国家文物局研究员孙学海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等多位专家将由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寓榕女士领衔临场鉴赏观摩。海内外知名收藏家、投资家、高端企业家、商界精英将应约而至。这次扛鼎之拍,展品雍容尊贵,阵容豪华高端,是为拍卖界的一大盛事。

    康熙、乾隆、雍正三朝的官窑瓷器,业界内外多风闻其珍、其美、其雅、其尊,尤其传世官窑瓷器精品因其数量稀少且品相尊荣高贵,多被深藏,后世罕见。本次所拍88件传世官窑瓷器精品以专场形式现身,展品精美绝伦,内中更不乏超顶器物。据业内人士描述,康熙朝的挺拔、遒劲,雍正朝的精雅圆莹、轻巧俊秀,乾隆朝的繁盛富丽、精致细腻,制瓷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臻于极盛状态。

    有著名鉴赏家观览此批器物后表示:“这批康、雍、乾官窑瓷器精品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触摸它们的灵魂’!有缘赏之,玩味越久,内心受到的震撼越强烈。”它们或奢华凝重,或内敛别致,或精巧美妙,或端庄大方,宫廷风华、皇家风范,帝王之心、之气、之风、之尊,柔化凝于一体,集中在这批官窑瓷器精品上完美呈现出来。

    一位长期从事瓷器拍卖的老总作出如下市场分析:“清代官窑拍品价格一直稳高不下,它针对的收藏对象经济实力非常雄厚。经济危机也许会使这些收藏家财富缩水,但不会使这些有实力的收藏家失去收藏清代官窑的经济能力。只要是素质高的清代官窑,即使是金融危机中,它们的拍价也决不会让人失望。”

    还有精通清代官窑瓷器的专家指出,清三代瓷器体现出康熙的大度与豪迈,雍正的精致与静雅,乾隆的华贵与辉煌。它们是皇室艺术,传达着每一个帝王心性品格与艺术修养,它们又是一个辉煌时代社会文明的结晶,凝结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与辛勤。透过它们,人们可以直接触及古代帝王的心灵世界;透过它们,人们更可以谛听到康、乾盛世那悠远厚重的回音。它们是当代有识之士体味高雅、品鉴艺术、感受历史、鉴赏中国文化精髓的简约之道,它们更是传承华夏文明、创造中国辉煌未来的根基所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