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龙泉青瓷与大窑村






[日期:2015-01-2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与屏南镇交界处的琉华山,在龙泉境内一千米以上的山峰中算不上老几,但它却以另一种意义被载入了史册。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窑古窑址,就在琉华山脚下。如果对青瓷有兴趣,不去大窑村是遗憾的,这里浓缩了龙泉青瓷的全部历史,同时,这里还贮藏了几乎是龙泉青瓷世界的全部秘密,包括兴旺时的愉悦和败落时的悲伤。
    历史悠久的手艺
    黝黑的石头垒砌的路基,石阶上绿油油的青苔,行走在大窑村,眼尖的人若在路上捡起一片瓷片,说不定就与宋明朝代“牵了一回手”。从三国两晋开始,这片几十里的山坳经历了1400多年的繁华荣耀。明末清初,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大窑村繁华落尽,在山间沉睡了300多年。历史的沉淀总会在人们不经意的一次改变中被重拾,如今她正慢慢醒来,告知我们一个千年之梦。


    在大窑,当目光停留在某堵泥墙时,就会被上嵌满的各个朝代的青瓷碎片所吸引。当年村民造房子取土,一锄头挖下去,满眼见到的都是瓷片,结果根本无法将泥土与瓷片分离。房子建好后,这些墙也就变成一道道独特的青瓷文化风景墙了,它们象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本厚厚的青瓷史书。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朝兴作品《哥弟混合三环瓶》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青瓷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旧旧红红的土墙,溪水尤如仙带一飘而过,古老的木桥带着你走向大山的深处,精美的青瓷让人总是不能忘怀。
    相传,在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育有二子: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
    章村根去世后,老大章生一开窑厂“哥窑”,老二章生二开窑厂“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朝廷,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满窑的瓷器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像鱼,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危机化解。

   
    明·陆深的《春风堂随笔》载:“哥窑浅白断文,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处州之龙泉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民间传说,古代文献,大窑村的石板路、大樟树、瓷片、龙窑,都有着尘封千年的故事。让所有故事慢慢醒来的,是那个将帘门卷起的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