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景德镇记忆——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






[日期:2015-06-20]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是明、清两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



      中国瓷网总经理朱东明工艺美术大师孙立新的陪同下,参观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
      在景德镇制瓷史上有一件不容忽略的大事便是明代御窑厂的建立。为了满足皇帝的宫廷用瓷,明洪武二年,太祖朱元璋在景德镇珠山设“御器厂”,专门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派遣督陶官,为皇帝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此为御窑之始创。至清代,御器厂更名为御窑厂。




   凭借皇家授予的特权,御器厂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投入大量资金,占用最好原料,对产品精益求精,极大推动了瓷器工艺的革新,制造出了许多传世珍品。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被称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成化时期,创烧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新工艺——斗彩。成化斗彩颜色缤纷,色泽鲜明,打破了我国瓷器发色较为单一的局面,也推动瓷器向着愈加多彩的方向发展。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盛烧一时。五彩瓷器更为丰富多彩,图案花纹满布全器,给人浓翠红艳之感。

那只拍卖了2.8亿港币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是产自这里

遗址上的这口古井,可是明代御窑厂留下来唯一的地面遗物。

      1987年重建后的龙珠阁。龙珠阁自明代开始就是御器厂、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是明清官窑遗址,现已成为景德镇的城徽。

      御窑瓷器的独特性决定了它的生产不存在随意性,基本不允许工匠有主观意识的发挥和创造。御窑瓷器的精美并不是有特殊工艺保证,而是严格挑选的对大批不精美器物处理的结果。明代御器厂对残次品的处理办法是集中销毁并成坑或成堆埋。1982年,景德镇市考古研究所对御窑遗址进行了多次抢救性考古发掘,至1994年累计出土了“亿万片”明代御用瓷片。

      景德镇御窑遗址因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5月,御窑厂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文化部正式授牌景德镇御窑厂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回顾往昔,这个建立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的御窑厂,初建时有窑20座,以后增至58座,最多时可达到80座。代代相传,一直延续了明、清两个朝代。据统计,御窑厂历经27个皇帝,共500多年,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