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小小水盂承载文人情怀






[日期:2015-08-08]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越窑四系网格纹水盂

        在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具里,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而与“文房四宝”相配套的各种文具,如笔架、笔洗、墨床、砚滴、水盂、臂搁、镇纸、印盒、印章等,由于其造型各异、雕琢精细,使之成为书房里、书案上既可使用又可观赏的工艺美术品,并被人们称为“文房清玩”,简称“文玩”。

战国时期     印纹陶水盂

南朝     青釉刻花缠枝纹水注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是古代读书人用于砚池的贮水小罐。水盂置之文案可赏心悦目,伴之笔砚则彰显文化张力。水盂的历史十分悠久,至少有2000多年。资料显示,水盂在西周已见使用。目前,从文物考古所见实物以战国时期的印纹陶器为最早。
        追溯中国文房发展的历史可知,目前对文房用品最早的完整记载是北宋文人苏易简撰写的《文房四谱》一书,主要叙述笔、墨、纸、砚四宝。而宋人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中则讲道:“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之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可知水盂最初为盛放磨墨用水的盛水器。
    水盂在古代主要是实用,而现在更多的是供观赏陈设之用。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爱好与审美情趣,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另外,从养生之道来说,水盂可息心养性,更有爱盂者可以用来明志,“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水盂可助文思:“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另外,水盂多是小型器,但制作精微,较能考量手艺人的文化素养和技艺水平。水盂也因此被称“为文房雅玩之臻,文人雅趣之魂”,甚至有“丞兄”“丞友”的雅号。

西晋     青釉蛙形水盂

唐     越窑青釉四足水盂

宋代     白釉出戟水丞

        据了解,魏晋以前的水盂形状多为圆口,有注水口而无出水口,玉、瓷、紫砂等材质较常见。而晋代以后,水盂形制多变、造型各异,材料以青瓷居多。到了南北朝时期,水盂的形制不仅出现了较大变化,工艺种类也相应增多,如当时流行的浮雕技法也应用于水盂。进入唐代,水盂造型趋于精致,黑白釉色及褐彩较多,形象也更生动。宋代以后,瓷器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釉色瓷器水盂较为常见。明、清两代水盂传世品较多,品种材料也非常丰富,多种材质与各种彩瓷如青花、霁蓝、五彩、斗彩、粉彩、豇豆红、炉钧釉及红黄蓝单色釉等百花齐放。除了瓷器水盂,木质、玉质等水盂藏品也体现了髹漆、雕刻等各色工艺。但因水盂为盛水所用,所以木器水盂相对较少。
        水盂贯穿整个中国陶瓷史、玉器史与铜器工艺美术史的始终,并由实用功能升华到文化载体,具有浓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编辑:木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