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备前烧复兴之鼻祖——金重陶阳的陶艺生涯






[日期:2016-10-28] 来源:最陶瓷  作者:备前堂 [字体: ]

     

      昭和时期(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备前烧的发展在经历二战后的低迷,逐渐从沉寂中复苏,并迎来了堪比桃山时代(丰臣秀吉统治日本时,约400年前)的繁荣景象。金重陶阳、藤原启、山本陶秀是这一时期的陶艺巨匠,被誉为“伊部三人众”,三人也按此顺序先后被认定为“国指定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人间国宝)”。

      金重陶阳(1896年1月3日—1967年11月6日)出身于陶艺世家,金重家族是自桃山时期便延续至今的陶艺世家。

      江户时期(1603年—1867年),根据幕府的规定,只有窑元六姓,即:木村、森、金重、大饗、寺见、顿宫六家窑户能够在伊部地区从事窑业活动。在这种家世背景下,金重陶阳在享有家族荣耀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了解金重陶阳此人及其作品时,首先应基于这些前提。

      陶阳的陶艺生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0年~1930年):工艺品名匠

      这段时间,金重陶阳主要进行着工艺品的制作。当时的伊部将制作工艺品的陶工称为“饰匠”,陶阳在年仅22岁时便成为伊部著名的饰匠之一,尤其在刻画鸟类羽毛上可谓无人能出其右。他以精湛的技艺将鸟类的羽毛根根逐一刻画,精巧细致,令人神往。体型略大的鸡或鸽子等飞禽,往往需要仔细刻画1-2万笔之多,每只的制作周期在一周以上。在制作细节部位时,为防止干燥造成的表面开裂、剥落等现象,他还将砂糖混入其中,一丝不苟。另外,在这一阶段,陶阳还为色备前(江户中后期,用金彩、银彩等简单的色釉对备前烧进行上色再烧制的技法),青备前(窑内氧气不足继续升温烧制的情况下,陶土中的氧分被夺走,铁成分被还原烧成,使得作品发出青色),闲谷烧等传统备前烧工艺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备前 麒麟香炉 高19.9cm 横18cm

备前 谏鼓鸡香炉 高23.6cm 横17.9cm

备前 卧牛香炉 高8.2cm 横20.8cm

绘备前 瓦鸠香炉

备前 绯襷瓦鸠香炉 1928年

      第二阶段(1930年~1952年):桃山备前的复兴

      金重陶阳在这一阶段致力于风格古朴的“桃山备前”的研究与复兴。1930年~1933年,陶阳在工艺品上的制作及发展已趋于停滞,转而在传统文化再次受到推崇的风潮中,被古备前之美所吸引。陶钧造就的豪放器形,散发着闲寂之雅的器表及窑变令陶阳十分着迷。为了掌握茶道器具的知识,陶阳特意拜入表千家流派的大山宗吾、武者小路千家流派的家元(在花道、茶道、书道、能乐等日本传统的古典艺能方面,继承并传授其流派正统技艺的最高权威)门下学习茶道。为了能够亲眼见到古备前珍品,陶阳专程拜访世家名门和古董收藏家,与他们共同品鉴古代作品。在技术上,陶阳不断地对陶土的加工技艺、成型技法、装窑方式、烧窑技巧等进行研究,摒弃过度处理陶土的水簸法(利用陶土在水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点,对陶土进行粗细分离的加工方法),尝试采用架子和密室来装窑,并探索更多种窑变的可能性。

备前 砧管耳花入 1952年

备前 沓鉢 1954年

备前 扁壶德利(酒壶) 1954年

备前 绯襷瓢德利 1952年

备前 绯襷千代吕木水指(茶道用具,用来盛放净水) 1952年

      第三阶段(1952年~1956年):跨界学习

      在这几年里陶阳的制陶领域进一步扩大,1952年,陶阳的旧友北大路鲁山人(1883年~1959年,日本著名艺术家、画家、陶艺家、美食家等)与野口勇(1904年~1988年,出生于美国,日本著名雕刻家、画家、舞台艺术家等)一同来访,三人相互切磋,共同制陶。在多种鲜明个性的强烈碰撞之下,陶阳的制陶风格产生了极大变化。在作为美食家的北大路鲁山人向陶阳展示了前所未见的食器世界后,陶阳开始烧制向付、皿、台钵(日本料理中用来盛放凉菜的食器)等新的器种。前卫雕刻家野口勇向陶阳展示了全新的造型风格,受其影响,陶阳烧制了许多以古代土器和须惠器为意象的花器。1956年金重陶阳被认定为“国指定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人间国宝)”。

备前 绯襷红叶皿 高5cm 横14.9cm

备前 长角台鉢 高14.2cm 长57.1cm 宽24.4cm

备前 绯襷花器

备前 红叶皿 高4cm 横15.3cm

备前 片口钵 高7.8cm 横18.8cm

       第四阶段(1956年~1967年):自由创作

      1967年金重陶阳去世,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陶阳不再一味地学习、模仿、借鉴他人、他物,而是以自由的心境、独特的个人风格享受制陶的乐趣并不断向前迈进。创作领域也集前三阶段之大成,十分富于变化,作品除了以高超的刮刻技艺制作的耳付水指、花入之外,还有陶阳本人十分喜爱的德利、酒盅,以及将牡丹饼和栈切窑变结合的钵、向付等,可谓是“陶阳备前”的真本色。在复兴桃山古备前的道路上,陶阳也不断融入新的独创性。

备前 广口花器 高27.2cm 横33.2cm

备前 四方花入(壶心庵) 高24.3cm 横12.5cm

备前 芋花入 高21.3cm 横14.1cm

备前 茶碗(即中斎书付) 高7.4cm 横13cm

备前 绯襷茶入 高8cm 横6.3cm

备前 绯襷矢筈水指(壶心庵)高18.4cm 横18.6cm

备前 福耳水指 高15.3cm 横22cm

备前 绯襷水指 高17.5cm 横17.3cm

备前 釜 高17.9cm 横24.1cm

备前 耳付花入 高26.9cm 横13.1cm

备前 窑变耳付花入(壶心庵)高28.6cm 横12.2cm

备前 牡丹饼手钵 高13.5cm 横25.4cm

备前 手造急須 高6.2cm 横11.8cm

      金重陶阳善于不断吸收新兴事物的优点,一生都在向更高的境界迈进。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陶阳广交益友,遍访名家名窑。川喜田半泥子(1878年~1963年,日本著名陶艺家、实业家、政治家与鲁山人并称为“东之鲁山人,西之半泥子”)的“千岁山窑”、“虫明窑”,美浓烧陶艺家荒川丰蔵(1894年~1985年,日本著名陶艺家,昭和时期美浓烧代表人物,“人间国宝”之一)的“无田洞窑”,位于大本教本部的“花明山窑”,“鹤山窑”,指导、帮助建造的“北大路鲁山人窑”,“出西窑”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金重陶阳游历丰富,交友也十分广泛,县内外的实业家、古美术商、文人、学者、陶艺家、书法家、评论家、艺人等等不胜枚举。

      金重陶阳被誉为“备前烧复兴之鼻祖”,是日本首屈一指的陶艺巨匠。陶阳虽已离世,但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品种繁多的作品和宝贵经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