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贵州现存最古老的陶窑——窑上坪陶窑






[日期:2017-02-12]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古代烧制陶瓷的窑炉是一类特殊的古建筑,其中以龙窑最具代表性。龙窑又称长窑,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由于依一定的坡度建筑成斜卧状形如长龙而得名。龙窑出现于商代,已有3000多年历史,早期龙窑一般长10余米到20多米米,宋代龙窑长达50-60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80余米;宋、元时期还出现了分室龙窑,即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把龙窑分成若干个独立窑室。龙窑由窑头、窑床和窑尾三部分组成。窑长一般约20~80米,陶窑最长可达10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米。龙窑结构简单,可用夯土或规格不一的砖砌成,费用较低。龙窑一般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升温快,降温也快,是烧制陶瓷最常用的窑炉。



窑上坪位于开阳县城关镇鱼上村北部,是贵阳乃至贵州至今唯一完整保存有清代龙窑的民窑遗址。窑上坪烧制陶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由于宋代生产陶瓮(主要用于瓮葬)和陶甑(主要用于蒸饭)为主,故初名瓮甑窑,窑址位于今双流镇乖西山下。瓮甑元初讹为雍真,元代因此设置雍真等处(有黔西县文管所藏八思巴文“雍真等处蛮夷管民官印”为证),也称为雍真乖西葛蛮等处或雍真葛蛮等处(《元史》等有载),大德五年(1301)雍真葛蛮土官宋隆济起兵抗元也是明证。明初开始瓮甑窑改为以生产瓦罐为主并更名瓦罐窑,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贵阳府志》说:元代雍真乖西葛蛮等处、葛蛮雍真等处和乖西军民府大致都指明代乖西长官司,杨氏正司在清代开州东北四十里(今花梨乡),刘氏乖西副司清代今开州西三十里(今双流镇);雍真即开州西北七十里义里有瓮枕寨(今楠木渡镇胜利村瓮枕)。元初宋隆济任雍真乖西葛蛮等处土官,治雍真即宋代瓮甑,大德七年(1303)平定宋隆济后,其侄宋阿重因为平定有功升任顺元宣抚同知建同知衙(今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同知衙)并取代宋隆济领有雍真乖西葛蛮之地,因此元初雍真即宋代瓮甑之讹,宋元瓮甑窑就在今双流镇瓦罐窑,近几年经过文物普查在双流镇和城关镇交界处一带发现许多宋元时期瓮葬,双流镇和楠木渡镇民间也发现有古代陶甑,瓦罐窑则发现不少原始古朴的陶片,都证明宋元瓮甑窑址就在今双流镇瓦罐窑。宋隆济平定之后,至大四年(1311)设乖西军民府于大乖西(今开阳县城)隶播州宣抚司,雍真等处则北移至与播州毗邻的乌江南岸,明代后讹为瓮枕,乖西副司仍治乖西山(今双流镇)。根据在开阳县城关镇与双流镇交界处一带发现的陶罐葬所用陶罐古朴原始,仅有简单的圆圈纹装饰特点,结合当地明初入黔的李氏和姚氏布依族等与陶罐葬并无直接关系等情况综合分析,可以确定瓦罐窑的前身就是宋元瓮甑窑,并且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完全废弃,是贵州目前已发现并有迹可循的最古老民窑。
瓦罐窑一带元代正是雍真葛蛮土官宋隆济官衙所在地,明清为乖西长官司刘氏副司地,瓦罐窑西一公里有地名格九,因为是明初军屯小旗驻地而得名,所谓格九,指的是贵州前卫前千户所十百户格都堡(今修文县六屯乡都堡村)第九小旗。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设置贵州前卫,并在乖西(今双流镇)设置小旗驻军屯田,屯田军士从南直隶(今安徽一带)带来了寿州陶艺,瓦罐窑土陶受到寿州窑等影响,开始了水东土陶与外来陶艺的第一次交融。正统初随凤阳何氏始祖入黔时带来江南军士驻格九屯田后,又带来了凤阳陶艺,这是瓦罐窑土陶与外来陶艺的再次融合,万历《黔记》云:贵州前卫前千户所十百户窑厂有贰邱田地,南至大塘冲路,西至仡佬坟,北至旧窑地。据此,正统时水东宋斌宋昂等在洪边大兴土木,兴建世禄堂、无边风月楼、会景亭、贞松亭和万松亭等建筑,需要无数砖瓦和陶制日用品,瓦罐窑由于正统时为宋氏生产砖瓦坛罐等陶器而兴盛一时,并形成了窑厂和旧窑地等地名。瓦罐是古代贵州民间对日用陶器的俗称,瓦罐窑即得名于此并名扬远近。由于正统前后瓦罐窑的兴盛,形成了一个著名集市养牛圈场,由于是水东宋氏养牛之所而得名,嘉靖《贵州通志》就说,乖西苗不通汉语,以十二支所肖为场,男女持货贸易以供赋税。可见明嘉靖之前乖西司苗民已以牛、马等十二地支为赶场日,并且贸易兴盛。养牛圈场是贵阳地区最早的集市为之一,场址最早就在瓦罐窑,万历三十八年(1610)乖西副长官刘灏迁场于乖西(今双流镇),康熙元年(1662)改为名永兴场,咸同之乱后改为两流泉,民国易名双流镇至今。瓦罐窑附近至今仍有宋家大田、窑孔、上窑、下窑、瓦厂和仡佬寨等地名,证明养牛圈场形成确与水东宋氏密切相关,而且明代烧制陶器比较兴盛。经过地名普查,上窑、下窑分别为上瓦罐窑和下瓦罐窑的简称,因为曾是明代烧制瓦罐的陶窑而得名,上瓦罐窑即《黔记》所记旧窑地,由于地处黔蜀周道上并最早建瓦罐窑厂而名旧窑地;下瓦罐窑为《黔记》所记窑厂,由于正德嘉靖时新建陶窑而得名;瓦厂则是明清时专门烧制青瓦而得名。瓦罐窑陶窑在清康乾时期再次兴盛,因为当时乖西(双流镇)和洋水(开阳金钟镇)一带朱砂开采十分兴盛,朱砂矿达数十家,仅白马洞一带矿工就在万人左右,永兴场有八大朱砂墏主开的八大商号,称为八大墏,是贵州有史可查的最早商号;故康乾时期永兴场(双流)、白马、洋水、用沙坝、热水一带商人、驻军、官员,矿工人及其家属等总数达数万人,不仅新建房屋、商铺和寺庙等建筑需大量砖瓦,而且锅碗碟盏和坛坛罐罐等日用陶器需求也与日俱增,其中大多靠瓦罐窑陶窑提供,可见康乾时期瓦罐窑陶器生产兴盛无比。
窑上坪陶窑是瓦罐窑土陶的继承和发展,由于明嘉靖万历时乖西一带朱砂开采逐步兴盛,人口日益增多,瓦罐窑陶器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陶器需求而逐步兴起。早在万历养牛圈场迁乖西(双流)后就有瓦罐窑制陶艺人到窑上坪生产陶器,到康熙时逐步兴盛起来。乾隆时福建人江昌绫带来福建陶艺后,窑上坪陶艺逐步繁荣。据道光八年(1828)江昌绫墓碑及民国《开阳县志稿》,江昌绫(1752~1822),福建抚州府连城县姑田里(今福建连城县姑田镇)人,清乾隆时迁居窑上坪。据现存史料,明清时期江氏为连城大姓之一,仅明初到乾隆时就有江汉宗、江升佐等17名江氏中举人或贡生做官;康熙《连城县志》不仅确载窑冶有瓦碗盘碟窑四座,在南顺里和姑田里,而且载有清初张来凤《连城县逃亡纪序》称:闽海之民逃亡,连城为甚,主要由于地不通商,所产不能外销,虽产砖和碗等,但质地粗糙,只能在当地销售,根本无利可图,因此当地百姓纷纷外逃谋生,故当时一里所剩男丁不多。民国《连城县志》又载,乾隆七年至十六年间(1741-1751),连城连年大旱、大疫、大饥和大水等灾害不断,民不聊生,百姓更是纷纷外出逃灾躲难。江昌绫正是在连城连续10余年大灾荒的背景下逃灾入黔,由于其家乡连城县姑田明代就是制陶之乡,江昌绫迁居窑上坪时又赶上康乾盛世,当地日用陶器供不应求,于是江昌绫以自己的福建陶艺为基础,又学习吸收了瓦罐窑和窑上坪陶艺,充分利用窑上坪丰富的陶泥资源,以烧制陶器为生,并世代相传,至今已传八代人,第八代传人江元贵已年近七旬,可惜由于市场经济冲击,制陶已无法养家糊口,故其江氏第九代虽有人学过,但已不再从事土陶制作,第十代和十一代更无人学习土陶制作了。现仅有一陈姓人家坚持不时制作碗碟盘和坛坛罐罐等日用陶器,但由于外销困难而难以为继。
窑上坪陶器从道光年间因有文人参与而从素陶发展为彩陶工艺,江氏还按家乡福建连城龙窑样式建筑了窑上坪最早,也是贵阳最早的龙窑,窑上坪因此闻名贵州,陶器行销贵阳府各州、县,并远销遵义和平越(今福泉)等地,可惜咸同战乱时一度停产。清末民国时逐步恢复,质量一度超过贵阳黔陶窑,成为贵州最著名陶器产品之一。1951年开阳县人民政府接管窑上坪陶窑,1956年成立窑上坪陶瓷生产合作社,并新建了石窑一座,随即扩建成国营开阳县窑上坪陶瓷厂,规模最大时工人达300多人,直到20世纪90年代仍是贵阳地区著名陶瓷生产基地之一,陶瓷产品行销全省各地。
经过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在窑上坪发现清代完整龙窑和1956年完整石窑各一个,并发现清代古窑址数处,其中清代龙窑建于清末,长28米,窑头、窑身、窑口及龙窑上六间悬山青瓦顶穿斗抬梁氏砖木建筑均保存完整,并一直使用;陶窑和遗址已列为贵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和开阳县文物保护单位,土陶制作技艺则列入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窑上坪陶窑是对宋元瓦罐窑陶艺的继承和发展,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特别是乾隆时盛以来起至今有200多年兴旺发达的历史,是贵州省现存已调查发现的仍在继续生产的最古老民窑,龙窑则是贵州现存仅见的古代龙窑;窑上坪窑址为贵阳市唯一既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又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名录保护的双栖文化遗产,在贵州全省也十分罕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