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郭琳山卷——把弄泥性品人性






[日期:2017-10-12]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郭琳山卷》  作者:王文章 陈是吾 郭艺 [字体: ]

     

1979年高温白釉瓷雕作品《李时珍》

      讲述者:郭艺(郭琳山长女)

      2000年父母亲创办了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从体制内的单位退休后,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陶瓷创作。最初的工作是艰辛的,从原料到最后烧成都需要白己完成。所有的一切从零开始,购置设备、选购原料,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好在他们在经济上没有什么压力,一切的创作都为了延续自己热爱的事业,因此他们的艺术创作非常纯粹,不带有任何的功利因素。这段时间是父母亲创作的黄金时期,此间父亲创作的浙江地域特色的青瓷雕塑,也逐渐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

      在浙江,父亲探索新的陶瓷创作形式,他不再按照传统陶瓷雕塑的工艺手法,而是在追求一种更接近泥性的雕塑语言,把对泥性的掌控,手惑的运用以及刹那的灵感都凝固在陶瓷作品的创作中,呈现具有灵动的张力。这时期的代表作《黄河魂》《鹅韵》《太极人》等作品,都表明了他的艺术创作呈现了新的观念与手法。这些作品均采用宜兴紫砂陶泥制作,因此,打泥片成为他制作陶瓷的重要手法。在他的工作室里,时常传来“啪啪”拍泥片的声音,母亲总是开玩笑地说父亲的动静越来越大。在不断的创作与实践过程中,他感受到泥的特性,通过泥来表达创作的思想,内心的声音。

      父亲一直致力于挖掘浙江本土的陶瓷材质,创作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陶瓷雕塑作品。由于他的艺术造诣和对事业的执着,浙江陶瓷厂的同行们都很愿意与他合作。它曾去金华古方陶厂设计雕塑造型灯具,去杭州萧山瓷厂创作杭州南宋官窑陶瓷雕塑,去龙泉创作青瓷雕塑,去湖州长兴创作紫砂雕塑,去宁波慈溪制作越窑青瓷雕塑等,浙江各地的瓷厂都曾留下他的足迹。这些同行中有些成为他的学生,有些成为他的好友,父亲与同行们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为了恢复越窑青瓷的捏塑,他多次去慈溪、上虞、萧山等地调研,采集古代窑具、瓷片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父亲欣赏古人在陶瓷上随意拈来的塑造技巧,他热衷于收集越窑青瓷上的堆塑资料,充实自己的创作手法。他欣赏古人讲究“气韵”的审美观,认为如此作品才有神采与灵动。在他后期的陶瓷创作中,就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自己内心的感悟,通过技艺的塑造,完整地表现出来。父亲把他在陶泥上卷泥片成型的实践运用到青瓷雕塑创作上,他习惯称之为“捏塑”。我想这也是他多年的功力聚集之后的呈现。因此,在这些独一无二的作品中,所看到的是他对泥性把握的自信,看似随意自然,分寸却恰到好处。

      在父母亲的生活里,陶瓷艺术的创造亦是主要的内容之一。

    父母亲都是20世纪60年代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工艺美术行业里,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母亲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父亲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原本从事陶瓷原料研究的他,基于自己的艺术天分,转而进行陶瓷雕塑的艺术创作,而他的硅酸盐专业在其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陶瓷釉色的运用使他的作品中更具风采。

      1980年以后,大部分手工艺者都先后开设了自己的作坊,而父母亲却一直在研究所,依然兢兢业业地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优秀的作品是他们辛勤劳作的回报,因此他们成为浙扛省第一批由轻工业部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父母亲钟爱自己从事的专业,他们悉心传授经验,热心辅导年轻人,作品所反映的真诚、执着、认真,也是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1996年,母亲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后,更加严谨地对待自己的作品。而对于父亲来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也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期望,只是,谁曾知道这样的等待居然会如此漫长——十年之后才开始了新一轮的洋审。一些在上一届未能入选的工艺美术家有的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父亲也已是满头花白。尽管如此,父母亲都很珍视这次的评选,父亲精心地准备他的参评作品。

郭琳山2006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回忆父亲,他那凝神创作的神态实在太深刻了,每每看他的作品,都能感受到他对于创作的专注和投入,对技艺的精益求精。他在创作中注入了全部的精力,理性与感性相互融合,使他的作品更为完美。他用工艺家的理性去构思,用艺术家的感性去抒情,他的作品之所以有高品质的烧造质量,与他对陶瓷工艺的掌握有关。我钦佩父亲在陶瓷创作中的作为,在我的心中他是卓越的陶瓷艺术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证书

      讲述者:嵇锡贵(郭琳山妻子)

      琳山的陶塑作品很多,来到浙江后,他初期的陶塑作品有点夸张,颇有现代感,如《黄河魂》《太极人》《骆驼》《马》等,以打泥片的工艺塑造形体;中期的陶塑简练生动,《鹅韵》《卧虎》《力牛》《顽童》等,吸收了传统的陶塑表现形式,采用盘泥条、打泥片等工艺来捏塑,手法更灵活多样。他擅长捏塑动物,捏塑动物就要对动物的动态结构有所了解。比如他在捏塑《鹅韵》时,就到动物园观察、写生,捏了五六只鹅的造型,一只比一只生动,手法也愈加灵活丰富;其中有一件鹅的作品,翅膀很飘逸,像是在抖落身上的水似的,很有动态的美感,得到公众的好评。这也是他较为得意的作品之一。

2004年青瓷捏塑作品《捧桃娃》

      琳山的后期创作,以越窑青瓷捏塑为多,如《妞妞》《捧桃娃》《射》《回娘家》《村姑》《琵琶女》《对弈》等,这个时期他的创作热情旺盛,创作的题材也丰富多样。青瓷捏塑工艺难度很大,由于瓷土的可塑性较差,捏塑工艺难以按自己的意愿成型,琳山会因材构思,反复创作,手法多样,做到心中有数,一气呵成,因此他的捏塑作品给人感觉特别新颖,特别有灵气,他是一位非常聪慧的艺术家。

      琳山是善于思考的人,生活经历让他有着更多的人生积淀,而艺术创作是他抒发情感的最好方式。在他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他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平和淡泊的心境。由此,在创作中,他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表现手法,而趋于随意多样的工艺技巧。对于几十年都在捏泥巴的他来说,泥性的特质也成为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分,为此他很在意保留泥性的本质特点,配以随性的塑造方式。他的创作没有一丝的矫情造作,如同他的为人一般真诚,他的品性完全呈现在他的创作中。

      琳山在六十岁之后,其作品愈发体现深沉的主题,《论剑》《品茗》《禅》以及他生命中最后一件作品《祭天》,都反映出他超越陶瓷制作工艺的内容,更透彻,更超脱。琳山的才情总是让人佩服,我常在想,也许这就是他的禀赋,然而,他的事业之路却走得并不平顺,对于一个有成就的工艺家来说,他所遭遇的挫折只是让他失落和反思,但并没有泯灭他的信念和才华;琳山始终坚持着他的理想和创作,没有放弃追求而随波逐流。

      他在创作的时候非常投入,每个时期的作品都有他生活经历的影子,所有的感受都通过他的手赋予在泥土的塑造之中,琳山对陶瓷艺术的情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

      回顾琳山的创作之路,他总是全身心地付出自己的心力去创作。当别人在计较得失时,他却从不宣扬自己的成绩,因此,人们往往会忽略他的成果,久而久之,他也习惯自己的这种创作状态。工艺界的人都很敬佩他的艺术造诣和成就,而琳山所具有的谦逊的品质,更赢得人们的尊重;与他接触过的陶瓷同行,无论与他有多少交往,都以与他相识为荣。生活让他感悟了很多,同样他的作品也显现出世间的精彩。平凡的人生,让他有着不平凡的创作。

    琳山周年祭时,杭州市经信委在杭州市工艺美术馆举办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琳山陶瓷艺术回顾展”。为了筹备这次展览,我把他的作品一件件整理出来,这些作品摆放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中的每个角落。从20世纪50年代的画作到最近几年的陶瓷作品,完整地展现了他创作发展的历程,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写照。琳山从未完整地看过自己的作品,他总是不满足于自己已完成的创作,每次创作,他总能找出些许遗憾的地方,尔后又在下一次的创作中完善,不知不觉中,他的创作数量愈来愈多。而他却没有机会完整品赏一下自己几十年来创作完成的作品。也正是借这次回顾展的契机,我们把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出来,其中陶瓷作品75件,绘画作品13件。当作品展示布置完成后,我被震撼了,我与琳山生活工作在一起,与他共同经历了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应该说我熟悉他的每一件作品,然而当它们集中展现在我眼前时,我还是被深深地触动了。琳山的才情在整个展厅中呈现,我甚至无法用言语表达这些作品给予我的感受,激动、自豪、欣慰、追念……还有深深的遗憾,那就是他自己都没能亲眼看看一生的创作。我想如果他能看到,他应该是快乐的,会充满自信地创作出要多的作品。

      当人离去后,留给在世的人很多的怀念,琳山的作品让我们的情感有了无限的寄托。他的作品依然要进行整理,他的技艺还要传承,这些都有待于今后去完成。社会成就了他的才华,而他的成果也应回馈于社会,我想这也是我们艺术家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吧。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