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陶瓷之源”应成洛阳新亮点






[日期:2019-08-04] 来源:洛阳晚报  作者:李燕 锋文 [字体: ]
      日前,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的一块展板,引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的注意。这块展板在介绍夏朝的陶瓷烧造史时指出,我市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烧制的原始青瓷,这一发现将瓷器的成功烧制时间前推了几百年。

      郭爱和提出,包括《中国陶瓷史》在内的多数传统陶瓷史文献均认为,中国的瓷器最早出现在商代。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原始青瓷,年代早于商代,是否意味着中国陶瓷起源于洛阳?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怎样的原始青瓷?这些原始青瓷对中国陶瓷的起源又将起到怎样的作用?针对这些疑问,《洛阳晚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的思绪一直被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中的一块展板牵引着。

      这块展板用165个字,简略介绍了夏朝的陶瓷烧造历史,其中倒数第二句提到: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烧制的原始青瓷器,这一发现将瓷器的成功烧制向前推进了几百年。

      “研究陶瓷这几十年,知道包括《中国陶瓷史》等在内的传统书籍都提出中国的瓷器最早出现于商代,我国的浙江等江南一带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郭爱和说,咱们洛阳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原始瓷器,将中国瓷器的成功烧制时间前推了几百年。这是否意味着,洛阳才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

      展板上的内容,让郭爱和在兴奋之余,也忍不住将其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并以《陶瓷之源》为题,在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平台上连续推出相关话题,希望引起更多人对陶瓷之源这一话题的关注。

      让他没想到的是,微信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点赞支持的、质疑的、表示要探讨的朋友成群结队。其中,既有咱洛阳研究陶瓷的专家,也有国内陶瓷研究领域的考古名家、学者,还有多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洛阳到底是不是中国陶瓷之源?如果是,证据有哪些?陶瓷之源若在洛阳,对洛阳意味着什么?大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陶瓷之源历来有争议 三种观点都有证据

      在采访过程中,《洛阳晚报》记者了解到,关于陶瓷起源的争论,近几十年来在考古界和陶瓷界就一直没停止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南方起源说

      这个观点最权威的来源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这本书提到,我国的原始瓷多出自江南的江西、浙江一带,而北方遗址与墓葬出土的原始瓷,则是由这些地区长途贩运去的。

      南方北方同时起源说

      支持这一观点的,以已故的考古学家安金槐为代表。在他的一篇《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的文章中提到,我国原始瓷在商周时期南北都有烧造,而且从各地出土的原始瓷来看,虽然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也有着明显的地方特征,这说明各地的原始青瓷不可能是同一个地方生产的。

      北方起源说

      和前两种观点相比,北方起源说的观点时间更近一些。因为随着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在国内一些地方的夏代地层中发现了原始瓷,而通过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所获得的资料看,这些原始瓷所产生的时间是早于南方的。

      这三种观点都有自己的证据,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所有关于原始瓷起源问题中提到的出土原始瓷,年代均不早于夏朝二里头遗址。

      对此,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馆长陈树威就提出,目前中国陶瓷史写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如果夏朝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得到认可,中国陶瓷史就应该改写。陈树威也表示,随着考古的新发现,历史应该及时改写,但较难的是,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都是找到窑址才命名的,二里头原始青瓷是在哪里烧制出来的,还需要不断地进行考古发掘来发现。



      多方求证,二里头确有中国最早原始青瓷

      郭爱和提出的陶瓷之源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家想知道,二里头发现的原始瓷到底是怎样的?洛阳博物馆在布置展览时,又如何将其价值定义为“中国最早烧制的原始青瓷器,将瓷器的成功烧制时间前推了几百年”?

      随后,我们特意来到洛阳博物馆,请教负责布展工作的副馆长高西省。“这句话肯定是没错的。”高副馆长语气很肯定地表示,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布展工作是在2011年前后进行的,展板上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确凿证据的。“二里头确实出土有原始青瓷,年代比之前所说的商代原始瓷都要早。”高西省说,《中国陶瓷史》等书上之所以说最早的原始瓷出现在商代,是因为那些书的出版时间较早,当时确实还没有发现更早年代的原始瓷,但高西省同时也不无遗憾地表示,虽然二里头出土有原始瓷,可由于数量比较少,在部分学者看来,可能说服力还不够,还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原始瓷可能是从南方传过来的。

      在郭爱和看来,数量虽然少,但二里头发现原始瓷这一本身,就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郭爱和的这一看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许宏老师的专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最早的中国》一书中,我们查到了专门介绍二里头出土“精制陶器、白陶和原始瓷”的章节。在这一章节中提到: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少量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残片,它们基本上仅见于作为酒器的长流平底盉(也称“象鼻盉”)。该类器物中子活化分析显示胎土成分与白陶相近,是研究由陶向瓷转化过程的重要标本。

      在这一章节的最后,许宏提出:中国以“瓷的国度”而著称,英文的“瓷器”即因产于中国而称为china。在“最早的中国”二里头,发现了最早的原始瓷器,确实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

      一睹真容“最早原始瓷”藏在深闺

      洛阳博物馆的展板文字没错,许宏老师《最早的中国》一书中也确实提到二里头发现了最早的原始瓷器。这些原始瓷器到底长啥样?为解除疑惑,我们又和郭爱和一起特意来到了二里头遗址。

      听说我们是奔着“最早的瓷器”而来的,许宏老师笑了。“二里头的中国之最太多了,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他说,原始瓷只是二里头许许多多中国之最的一个分支,意义当然是非常重大的,但从严谨的学术角度来讲,还需要更多的发现来论证其“中国最早”的地位。

      随后,我们在库房里见到了出土于二里头的许多珍贵文物,其中以各式各样的陶器居多。“二里头出土的原始瓷主要是一些残片,因为太过珍贵,所以没有做有损分析,同时也受尺寸影响,在具体研究中并没有对其烧成温度进行测试。”许宏说,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做了一些比较精确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原始瓷残片的烧成温度应该高于1100℃,明显高于白陶的烧成温度。“这表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高温窑炉技术已经有所突破。”许宏说,被用作检测的原始瓷残片是带印纹的青釉原始瓷,从外观上看釉色分布比较均匀,并且与胎体结合性较好,运用电子探针观察的显微结构也显示,其釉层厚度在130微米左右,釉层中有少量钙长石析晶,存在大小不等的气泡,胎和釉之间没有发育良好的中间层,反映了当时施釉和烧制技术的原始性。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原始瓷上的釉应该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原始瓷釉。”许宏说。

      除此,许宏还表示,通过分析可以推测二里头文化第二期有可能是从萌芽的自然釉到原始瓷釉的过渡时期。更进一步,这一时期有可能成为我国原始瓷的诞生时期。

      随后,许宏老师又向我们展示了展柜中的另一件陶器,其名为长流平底盉。他介绍,这件相对完整的酒器出土于贵族墓中,有意思的是,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虽然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原始瓷片数量有限,但从其形制看,恰恰就属于这种长流平底盉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原始瓷片的形制对其进行复原,复原出的最终器形正和长流平底盉一样。

      许宏解释,通过对目前国内出土的原始瓷器形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这种长流平底盉仅见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而国内其他地方,尤其是也发现有原始瓷的南方等地,与二里头文化大体同时或稍晚,也有类似的器形。“它们的相对年代与交流关系究竟如何,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许宏说,

      二里头发现的这种原始瓷的胎料有的与南方发现的相近,有的则与本地的白陶、印纹硬陶关系密切,因此对二里头原始瓷来源问题的深入探究,还需要新的证据。

伊川缸

长流平底盉

陶豆

青瓷罍(léi)

      作为陶瓷之源,洛阳证据多多

      1万余年前陶器在洛诞生,商代白陶高度发展,西周原始瓷数量震惊世人、最大原始瓷举世无双……

      二里头原始瓷真真切切的存在,让郭爱和更加坚定地认为,洛阳正是中国陶瓷之源。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又走访了洛阳博物馆、偃师商城博物馆、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等,找到了更多的证据。

      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的第一部分就提到,距今30多万年以前,洛阳的先民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并发明了陶器;到仰韶文化时,洛阳的制陶工艺就已相当成熟,发明创造的彩陶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原始艺术。

      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烧制的原始青瓷器,这一发现将瓷器的成功烧制时间前推了几百年。

      在偃师商城博物馆的展板中提到,商代陶器仍是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器,偃师商城内出土了大量陶鼎、陶鬲、陶盆、陶罐等,说明制陶业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同时,商代的白陶器也得到高度发展。

      而到了西周,仅洛阳北窑西周墓地一处出土的原始青瓷比中国各地出土的商周原始青瓷的总数还多,不仅如此,洛阳出土的同一时期的最大的原始青瓷,举世无双……

      “‘陶瓷之源在洛阳’这一说法肯定是没错的,证据有很多很多。”对郭爱和大师提出的这一观点,长期关注河南历史、曾任《厚重河南》主笔的于茂世极力“点赞”。

      于茂世在接受《洛阳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洛阳是中国陶瓷之源,大家的视野不应仅仅局限在现在的洛阳城,而应该是历史上的大洛阳。比如,现在备受关注的汝瓷、汝窑,发现唐三彩窑址的巩义窑,在历史上都属于洛阳;再比如,仰韶彩陶的标志性器物、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伊川缸,最初的发现地也是在洛阳。

      “陶瓷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在北宋以前包括北宋,洛阳不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就是国家的文化中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你相信是非主流,或者是支流区域创造与主导主流文化的发展吗?”于茂世反问。

许宏(中)和郭爱和(右)在讨论

王莉英

王洪伟

      中国陶瓷洛阳“揭幕”,相关研究亟待“中原转向”

      除了拿出更多证据,证明洛阳作为中国陶瓷之源具有当之无愧的地位,在于茂世看来,郭爱和大师提出的这一概念,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他表示,陶瓷之源在古都洛阳,在中原河南,这是郭爱和继“洛阳三彩”概念之后,提出的又一个关乎中原文化安全与河南陶瓷未来的新概念。“郭爱和先生以个人绵薄之力,尽力捍卫中原文化之神圣自尊,俺只能尽心竭力为其喝彩。”于茂世笑着表示。

      同时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河南大学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陶艺研究与创作中心主任王洪伟博士。作为中原陶瓷学首倡学者,王洪伟在接受《洛阳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学界常常强调中国、中原或者华夏文明,实际上位于河洛核心区的洛阳正是华夏文明、中国文明或中原文明的核心发源地。

      王洪伟认为,虽然人类陶瓷是多起源的,但中原或者洛阳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其地位是无可比拟的。“无论是陶器还是瓷器,中原都是重要的发源地。”王洪伟说,现在世界人类陶瓷史和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亟待“中原转向”,即中原作为人类陶瓷发源地的研究非常不够,而且很多由中原古陶瓷透露出的历史信息长期被湮没,因此,陶瓷大师郭爱和先生从一个陶瓷实践家的角度,敏锐地以古代大文化遗址的古陶瓷器物,论证以河洛为核心的中原是中国陶瓷发源地,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要研究中国陶瓷史,必须‘回到’中原寻找中国陶瓷发展之源、之脉络。”王洪伟说。

      多方着手深入探讨,确立中国陶瓷之源的洛阳新地标,事实上,关于如何深入挖掘陶瓷之源这一概念,郭爱和已经在行动了。

      郭爱和介绍,自最近几年开始关注这一话题后,他也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在今年的河南省两会上,作为省政协委员,他提交了一份《叫响陶瓷之源文化品牌》的政协提案,受到了所在的文学艺术组的联名支持。就在几天前,他接到了省工信厅等多个部门打来的电话,被告知这一提案已经受到省政协提案组的关注,交办到具体部门着手研讨。

      “中国陶瓷之源这一文化概念,意义非常重要,洛阳乃至河南,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深挖中国陶瓷根脉,打造新的城市亮点。”郭爱和说,不久前他曾就此话题与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有过探讨,并得到了支持。

      王莉英是中国古瓷研究专家,昨日下午,她在电话中告诉《洛阳晚报》记者,为论证洛阳是中国陶瓷之源,郭爱和大师走访了很多遗址、博物馆,与国内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并做出了大胆的推断,这种精神很让人感动。王莉英说,洛阳是一座历史很悠久的城市,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尤其是近年来围绕夏、商、周断代工程做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目前情况看,洛阳从古至今陶瓷业的发展都备受注目,因此,郭爱和提出的这个论断非常值得探讨。她同时也表示,任何一个学术观点的建立,都需要非常严谨的求证过程,希望在郭爱和大师的影响下,洛阳相关部门能加大研究力度,组织国内专家进行研讨,出版论文集等,搜集更多的证据来证实洛阳作为中国陶瓷之源的独特地位。

      郭爱和说,在中国陶瓷界,景德镇号称“中国瓷都”;不久前,福建德化还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陶瓷之都”称号。和这些城市相比,咱们洛阳的陶瓷史更加悠久,作为中国陶瓷之源的证据也更加充足。如果能深入挖掘、精心打造,一定会给洛阳打造一张新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名片。

      对此,王洪伟也表示,纵观洛阳陶瓷史,会发现古洛阳地区的唐三彩,不仅影响了后来的长沙窑、邛窑的铜红釉发展,更进一步影响到钧窑铜红釉及南方铜红釉系列的兴起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高低温颜色釉的多元化发展,因此,看到唐青花,会很直接地想到元、明、清时期南方青花瓷的兴起;而古洛阳巩义窑白瓷的成熟烧制,也在深刻影响着南方各大窑系的发展。“在这种意义上,洛阳各种古陶瓷创造对南方陶瓷都具有一定的根脉性。这种历史意义不容回避。”王洪伟说。

      王洪伟建议,洛阳地方政府应该抓住郭爱和先生提出的陶瓷之源这一学术命题,一是联合和支持学术界对洛阳陶瓷史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二是要通过一些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确立洛阳“中国陶瓷之源”这一历史地位,确立中国陶瓷之源的洛阳新地标。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