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香港大埔碗窑窑址






[日期:2021-03-13] 来源: 廿岁不二  作者:廿岁 [字体: ]

      碗窑是目前香港已发现唯一生产青花瓷的窑址。位于香港大埔墟西南山岗上,有丰富的优质瓷土,树木茂盛,临近大埔河,自明代开始,已有文、谢二族人经营窑场,生产青花瓷。康熙时期,收到迁海令的影响,碗窑生产屡经停顿,康熙十三年(1674),客家人马氏族人从广东长乐县南迁至大埔,斥资购买窑厂,恢复碗窑瓷器生产。至清代中叶(1644-1911),碗窑生产颇具规模。民国初年,受到广东省沿岸大量优质廉价瓷器的冲击,碗窑制瓷业日渐式微,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终告停产。

碗窑窑址位置

      从香港教育大学坐74K到大埔墟再转23K小巴在碗窑路下车,就到大埔碗窑遗址所在地。遗址在山区,山上古树参天,野草丛生,从山上往下望,可以看到山下的大埔河,以及大埔河对岸的村落。香港姓马的人不多,一支马姓的聚落世代在这一片居住。这支马姓氏族便是清代迁移至此的客家马氏的后代,马氏承包了碗窑,惨淡经营,在这里世代繁衍。即使碗窑停产,马氏及后代也并未离开此地。

通向碗窑窑址的坡路

      一部分完整的文物已经被展览,遗址仍然保持了原始模样

      窑址附近要有瓷土,水(运输和降温)、森林(燃料),坡度。因为盖的窑炉从宋朝以来,就是龙窑,是一条,窑的热量往上走,让烟往上飘,前面有一个窑炉在烧,热气会往上,但是热气会越往上越不足,所以在中间要窑的侧壁有洞,叫做投柴口,继续补偿火力。所以通常是这样的长条形,一定要有一个坡度,热气才可以从低往上飘出去,最上面有一个烟囱,烟就会排出去。这样一种窑差不多是在宋朝的时候形成的,一般被叫做龙窑,就是很长像龙。台湾也有这样的窑,只是规模小,叫蛇窑。宋朝的龙窑长一百多米,台湾的大概30-40米,没有那么长。

环绕的大埔河

碗窑窑址窑炉

      看形制和纹饰。一是看胚土胎质,白胎,黄胎,粉红等色调、纯度。 二看釉,釉 什么色的,品质高的低的,浊的透明的。三是纹饰,是刻的还是用细的刀刻画的,还是印的,还是涂釉画上去的,像是青花。四是造型,它是齿口,敛口,平口、盘口,等等。五是风格,是个精制品呢还是粗犷的产品。碗窑的瓷器大概都是些中阶和低阶品质。

      此窑烧制的应是本地用的瓷器,内销的,然后它是给社会上一般人甚至是比较底层的人平民用的瓷器,为什么呢?第一个,它的产品质量是很粗糙的,看涩圈,都是不上釉的,然后釉都是比较浊的,纹饰画的很草率,是学景德镇的但是很草率,随便画一画就可以卖了,是比较中低的产品,应该不是外销品。第二个,因为它的产量很低,德化一个地方光是宋代就有一百多条窑,明清几百条,这个地方只有一条,你要跟人家竞争海外市场的话,算了不用了。如果竞争海外市场,要么品质很高,景德镇,全世界都欢迎,要么就是产量很大,做的很粗,但卖低价。这个地方做的又粗,产量还小,应该是本地市场。因为卖出去有运输成本,如果卖给本地人的话,运输成本很低。本地市场在哪里呢,大概就是新界到深圳的兴安,兴安周围应该也没有什么窑址,大概就是用来供应这个小小的范围。



      泥土是有记忆的,如果虐待它烧出来就原形毕露,拉胚的时候没有拉好硬是把它接在一起,拉的不匀,一烧就裂开了。

      口沿不施釉,但是不是覆烧(碗沿朝下),因为有涩圈(碗底一圈),大概是明末的风格,受审美影响,把口沿的釉挂掉,上面涂一层酱釉,就是棕色的釉。口沿朝下覆盖着烧的叫覆烧。把匣钵(包装碗的陶土盒子,下文细讲)做成阶梯状的一格一格的,一格放一个碗,一个匣钵可以叠十个碗,这样就节省了空间,本来一个匣钵可以放一个,现在可以放5个,产量就大了五倍,覆烧技术是在金发明的。然后就出了很多变化,第一倒过来烧不能太重,如果太重,掉下去全都破了,所以要求碗璧都会做薄,第二,口没釉会刮嘴巴,所以有的贵族家庭上面会再包金包银。多了一种瓷器包金术工艺。第三,璧做的薄,所以就不能像以前做那种深刻的和印的,所以就用细线去刻画带来风格上的转变。


      花纹有时代差异,瓷器从青单色瓷转变为青花瓷彩绘之后,造型变化就变少了,绘画的变化发展很快。用青钴料,苏麻离青,平等青等云南钴料。在素胚画,然后涂透明釉,如果素胚不够白,就在素胚上面上一层白色化妆土,在粉底上面画钴料,再上一层料。要不然就变黑了,就不是青花了,上图这些都发黑,不过越南人是喜欢黑色纹饰的。

      陶瓷开片,即指陶瓷表面出现裂纹了,可以叫冰裂纹,釉的收缩率和胎的收缩率不同,容易裂开,这是宋代人爱玩的东西,青花的时候不讲求冰裂纹。

      可以看到,在烧制的过程中,两个碗的釉黏在一起,没办法揭开的。画植物是明末清初风格,而画菊花是清初时,18世纪的东西。

军持是佛教礼器,倒水的,又叫净瓶

烟嘴

      碗窑在明末清初发展起来后来又没落了,可能跟北方战争有关系,福建南明抗清都在打仗,很多福建工匠为了安定跑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刚开始兴起应该是永历的朝廷,后来应该是属于尚可喜控制范围,比较安定,可以形成稳定的职业。为什么到了又没落了呢?推测是,清朝建立之后,交通便利了,经济统一了。或者从福建江西来的窑工因为政治稳定回老家了。或者福建是规模生产经济,成本低,这里只有一口窑,成本高。或者资源枯竭。一个窑址窑雇很多人的,但是他的金主马家没有离开,之后只是不投资这个产业了,可能是利益不高。

      窑址的遗址区,除了这些还能发现一些瓷片遗物。还有窑炉,用砖盖成的。另外由于炉的温度很高,烧木头柴禾的灰遇到高温会凝结成釉,叫做落灰釉,自然釉(不是用来涂瓷器的那种),一般是茶色带有很多杂质的釉,所以窑内砖壁形成了一层像蜡一样的厚的玻璃质的东西,如果你在地表上面看到窑砖,玻璃质一面是砖一面是釉,这里面一定是窑址。

      炉里面又可以找到很多很重要的遗物,首先,是古代的成品率很低,烧窑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容易破掉。烧坏了就丢掉,窑址周围会发现垃圾堆,漫山遍野都是瓷片。还会发现匣钵。它是装瓷器的外壳,因为瓷器是上釉的,是很纯的,如果直接摆在窑里面烧,木头的灰,会污染它,因此要把瓷器摆到匣钵里烧,防止落灰。这是比较粗糙的陶做的盒子,里面摆瓷器,摆有不同的摆法,宋徽宗的汝窑一个匣钵就摆一个器具,还得用针撑起来,如果比较粗,一个匣钵多摆几个,烧很多件,于是就有叠烧,一个叠一个,一烧之后釉融化沾到匣钵就黏住了,或者两个碗釉黏在一起就黏住了,所以就在碗底画一个圈,把釉擦掉,这样上面的碗就不会与下面的碗黏住,这种单色的圈叫做涩圈。还有覆烧,一个碗叠一个碗,与匣钵的接触面在口沿,口沿就不上釉,这叫做芒口,在窑址一定会看到匣钵和陶器失败品。

外面包裹陶器的盒子叫做匣钵,防止釉在烧制的过程中被污染

火照,窑里面没有温度计,不知道什么时候烧熟,所以在外面放一下片子,窑工在外面勾出来看,烧熟了火就停了

左上角为两个轴承,就是拉胚用的旋转的东西

瓷土撵磨区,位于山坡偏下位置

高岭土,应该是淘洗过的,纯白色


      樊仙宫,是香港境内唯一供奉樊大仙师的庙宇。相传樊仙原为兄弟三人,即樊一郎、樊二郎、樊三郎,是发明烧造陶瓷器的祖师,多为陶瓷业人士供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