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醴陵王大德生窑考古发掘收获






[日期:2024-03-28] 来源:考古  作者:佚名 [字体: ]

 

醴陵王大德生窑发掘航拍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杨宁波汇报了醴陵王大德生窑考古发掘收获。本次发掘揭露出一座阶级龙窑、房屋基址及相关的淘洗、配釉作坊遗迹。Y17为阶级窑,残长21.35米,窑床共有六个窑室,分为六级,8个窑门。窑门外都有踩踏面。生活遗迹F1位于Y17西侧中部平台上,F1的房间分为若干间,包括了生活起居等若干功能。作坊遗迹位于Y17窑尾的的台地上,主要有C2、C3及相关的排水沟等遗迹。C2整体平面呈长方形,由五个小池相连,根据池的结构和池底残留物推测C2为配釉池。C3由相连的四个池子组成,平面都为长方形,均用垫饼做底,并用三合土作防水层,从池子地势及池内残留物,可知其为淘洗瓷泥的池子。

Y17窑床

作坊遗迹C2

作坊遗迹出土青花碗(C2-3②:5)

杨宁波认为,从出土器物与周边堆积可以看出Y17主要生产青花碗、盘、碟、勺等日用器物,发掘区域也出土了少量产自醴陵城区的釉下五彩瓷等器物。王大德生窑是清代至民国时期醴陵窑青花窑址之一,发现的制备瓷泥、配釉、窑炉烧造、生活区较为完整的展现了当时的制瓷工艺流程,对于研究醴陵地区清至民国醴陵窑青花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醴陵王大德生窑正如杨宁波老师所说,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是从陶瓷考古操作链的角度来说,从瓷土采集、淘洗、制作作坊、装烧,整个操作链揭露得比较完整,但是否有仓储区或者有的话位置在哪里,可能需要继续做工作;第二点是从遗产价值的角度来说,醴陵窑比较重要,湖南在中国陶瓷史上有三个高光时刻,应为史前时期的高庙、汤家岗白陶文化,魏晋隋唐时期的岳州窑、长沙窑,近现代时期的醴陵窑。王大德生窑的年代为清末民初,那么从宋至近现代一直到现在,整个醴陵窑的生命史有了完整的过程。据说群力瓷厂要申遗,如果我们把醴陵窑每个时段找出很好的标本或做展示性保护,那么将其相关遗存整体打包做瓷业或手工业等方面的申遗是很有可能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