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邱双炯:60余载快乐“瓷”生活






[日期:2010-07-13] 来源:《瓷都德化》   作者: [字体: ]

  在德化凤凰山下,有这样一位老人,15岁与瓷结缘后,他始终不离不弃,坚持继承和发扬德化民间传统陶瓷雕塑技艺的优良传统,被誉为“何氏技法”的传人,是“何氏技法”最有代表性的继承者之一。他就是国家一级技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邱双炯。

少年,他与瓷结缘
 
邱老先生的瓷雕生涯,颇具坎坷和传奇,而贫寒家庭的磨难,也养成了他坚持不懈的性格。

邱双炯出生于1932年。他5岁丧父,靠母亲租种少量土地及小手艺加工挣得的微薄收入,孤儿寡母过着清贫的日子。考上中学后,因母亲患病卧床,家庭缺乏固定经济来源,注册入学所需的45斤大米挡住他的求学路,他失学了。

1946年,邱双炯辗转来到蕴玉瓷庄,拜瓷庄主人、著名雕塑艺术家苏勤明为师,为他一生与瓷同行奠定了基础。在蕴玉瓷庄,他表现出才思聪敏、学习勤奋、接受力强的优点,他常常延长作业时间,利用晚上点小油灯加班,善于观察琢磨,敢于大胆尝试,深得师傅器重,进步极快。

然而,由于瓷路不畅,蕴玉瓷庄的瓷器生意走下坡路,身边师兄弟纷纷转行,只剩他他一人独守瓷庄。然而邱双炯痴情不改。瓷庄长时间没有开发新产品,他把以前的模具搬出来重做一遍,一间屋子堆满成品,师傅只得向邻居借了间屋子装,直到借来的屋子也装满了成品。6年之后,生路已经有些困难的师傅无计可施,只好让他回家自寻其路。而此时的邱双炯,已草草学得了陶瓷雕塑工艺的初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并从此与瓷塑艺术结下了难分难舍的终生情缘。

中年,他引领瓷事

1951年的夏天,德化县政府选招两名通讯员,他幸运入选,从此一步一步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然而,无论工作多忙,邱双炯从未释下雕塑艺术的情怀。他总在私下里“偷捏”瓷泥,寻找机会接触与探索陶瓷生产与实践工艺技术。他在家里建起“小实验室”,试配方;出差时,他常逛书店寻找有关雕塑艺术与工艺、窑炉知识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从书本上寻回″旧爱″,填补精神需求。他曾经为了试验一种新釉瓷种,花了不下100多个夜晚进行100多次试验,终于偶然中试成了一种古朴典雅的铁系花釉“玛瑙釉”,然而,对德化陶瓷产业而言,邱双炯最大的贡献,就是″以电代柴烧瓷″试验的成功与顺利推行,为陶瓷产业的广泛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

1977年,邱双炯担任中共德化县委常委(后任副书记),分管工业。当时全县陶瓷厂不上一百家,年产值不到亿元,然而年消耗木材多达10万平方米。照此下去,附近的森林将被砍光烧光。当时有专家测算,德化的林木蓄积量只能满足9年的瓷业生产需要。在长期摸索、实验、调试下,邱双炯提出“用水发电、用电烧瓷”的想法,决心推动德化推行以电代柴烧制陶瓷。于是,1981年3月,德化成立节能办公室,组织了若干名科技人员和15万元资金投入到电窑技术攻关中。经过3个月的攻关,第一条“电窑”在德化县二轻瓷厂试验烧瓷成功。

这一技术改革的成功与推行,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促进了陶瓷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使长期以来的“林瓷矛盾”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冲,并顺利地过渡到后来石油、液化气的敞开供应时代,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德化从此实现了陶瓷产业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有了金山银山,也有了青山绿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