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张锐:画自书出 赏悟学问






[日期:2010-11-04] 来源:  作者:张锐 [字体: ]

早些年,在山东淄博市,人们都口口相传着四种以刀具为谋生手段的手艺人,乍听恢谐、幽默一一一是菜刀(指厨师),二是剪刀(指裁缝),三是剃须刀(指理发),四是刻瓷刀(又叫石匠)。
  历经多年的传承不息,由于不足以外人道的原因,这些手艺人也的确给一方百姓解决了“口腹之忧”;三十多年的光景,时光荏苒,操着各种刀具的手艺人,都陆陆续续地冠以“中国烹饪大师”、“时装设计师”“美容美发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人们的衣食住行现象也渐进地升华为意蕴深远的文化现象。因此,手艺人当之无愧的年复一年的在编织着这座城市的风景……我在其中。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唯独我所用的刀具是用天然钻石爆破而后切磨制成的,它在矿物质材料中的硬度是最高的(硬度为10),而陶瓷釉面的硬度是6~7,这硬度之差,奠定了以刀代笔在瓷面上写书作画的基础,要达到运用自如的水平,却需要若干年的磨砺、付出和追求。
   
 画自书出
   
  在我有手无艺的青涩年龄,家教影响极大,学书习画成为我唯一的爱好,真正从事刻瓷艺术是我高中毕业后,幸运的享受到“高级工艺美术师带子女学艺’’的政策而入门的。书海无涯,从大量文献资料中了解到一一中国刻瓷艺术的起源(就实物而言),是从在瓷器上刻划文字为始的,勿庸置疑。中国的文字史可分古汉字和今汉字两个阶段:古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青铜铭文、东周多元古汉字、小篆、古隶等;今汉字经历了汉隶、章草、行书、今草、隶书、魏碑,最后定形于唐楷。明清瓷器的辉煌,它诱惑了帝王及御用文人的灵感,用刻瓷手段作记录,可保持弥久恒新。以文字发展的主线设计刻瓷,不但可以立体化体会汉字的发展历程和含义,更能深刻的领悟刻瓷艺术那醇美的艺术境界。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省安阳市开馆。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的刻瓷书法作品应邀参展,足见中国古汉字与中国刻瓷艺术的渊源。

赏恬学问
  当今刻瓷艺术,新的技法、刀法、技巧琳琅满目;也不泛大题材、大画面、大制作、大手笔之作。而在年复一年的创作中,选择现代题材表现当代女性风呆的作品,还是“蛮荒之地’’。2008年至2009年,我拚弃了物质化、功利化的心结,做了一次大胆的无功求索:创作了三件系列组刻一一《赏)).《悟》·《醒》,破壳出世。它启蒙于“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的古诗,用现代时尚女性装束去解读古典诗词的内涵,对作者是一次全方位的检验,因为它没有像表现古装人物那样用长袍阔袖包裹的遮遮掩掩。
    《赏》·《悟》·《醒》的创作过程,我牢牢把握了三要诀
 一《赏)):端庄的面容,传神的眼睛、微翘的下巴、匀称的鼻梁、时尚的发型,梳理有致,流畅有度,淡淡装束,天然模样。画中人在欣赏着什么……“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二《悟》:秀发披肩、面部表情娴静,双眸透视出炯炯之神气,婉若清溪垂柳般的青春,有东方女性的气质美和隽秀之美,镇定自若而有所悟……
三《醒》:微启的朱唇、飘逸的长发、含情的阿堵、健美的体型、舞动的长裙,是舞蹈家开、绷、直、无限延伸的美,大情感、大发挥、大奔放、活力四射的美……
  这三件系列组刻荣获“全国刻瓷艺术大奖赛”金奖,整个过程和结果都是靠我这把钻石刀来完成的。  我钟情于国际国内的模特大赛、舞蹈大赛、选美活动,这也是我创作的学和问之处,也是我创作现代女性作品的源泉和涓涓细流。
  刻瓷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书和画、传统与现代,不是碰撞、对奕,而是统一的和谐、链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