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千亿产值底气从何而来 醴陵瓷能做到上千亿吗?






[日期:2010-12-2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熊远帆、李文峰、周怀立、孙振华 [字体: ]

株洲醴陵陶瓷工艺大师在世博园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进行雕花制作。记者刘尚文/摄(资料照片)

  千亿产值底气从何而来

    醴陵陶瓷要做大到上千亿,醴陵人的底气还是蛮足的。

    接受记者采访的醴陵市领导、部门与企业负责人,说起醴陵陶瓷的产业优势,都是如数家珍。醴陵瓷是“中华瓷”。醴陵有着1700多年陶瓷生产历史,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瓷都”。釉下五彩瓷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一举摘金,名动中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醴陵也是中国“红官窑”所在地,生产的“毛瓷”与艺术瓷,先后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和联合国大厦,并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醴陵瓷也由此被誉为“国瓷”。

    作为中国陶瓷的“名片”,醴陵釉下五彩瓷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至今仍熠熠生辉,其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醴陵瓷器”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醴陵瓷是“规模瓷”。醴陵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拥有陶瓷生产企业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163家,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有54家,过亿的8家。日用瓷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8%,居国内首位;电瓷电器在国内占有较大的份额,是全国著名的电瓷电器生产制造基地。醴陵已形成集陶瓷制造、陶瓷机械、瓷泥采掘、陶瓷颜料、彩印包装于一体的陶瓷产业链,陶瓷产业内部分工协作关系初步形成,配套服务企业达200多家。醴陵陶瓷2006年被列入全省50个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2009年总产值达158.2亿元。

    醴陵瓷是“外向瓷”。醴陵是我国重要的陶瓷出口基地,产品出口154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日用陶瓷40%以上出口,特别是低温日用瓷炻瓷,尽管生产历史不长,凭借其“美丽的形式”与诱人的性价比,迅速蹿红全球市场,95%出口海外,在全国同行一骑绝尘。炻瓷也一举扭转了中国日用瓷只能在国外摆地摊的状况,成功打入了沃尔玛、宜家、吉普森等国际一流的连锁超市。醴陵瓷是“科技瓷”。醴陵拥有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品已由日用高温瓷独闯天下,发展到日用陶瓷、电瓷、艺术瓷、建筑陶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近年相继开发出轻质陶瓷填料、大型真空陶瓷管、抗菌陶瓷、骨玉瓷、康玉瓷、象牙瓷、炻瓷等一批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产品。华鑫瓷业攻克了1000千伏电瓷电器的难关,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电器公司瑞典ABB公司供货商;华联瓷业作为全球“炻瓷之王”,每3个月可对上千种产品全面刷新一次。

    醴陵发展陶瓷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浙赣铁路横贯东西,醴茶铁路线通达南北,建设中的杭长高铁将设站醴陵;同时,106、320国道,沪昆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岳汝高速,均交汇于醴陵城区。对于原料、产品大进大出的陶瓷产业而言,醴陵的交通优势无疑有助于产业做大做强。醴陵陶瓷企业大多已采用天然气生产,燃料成本普遍下降,生产成本降低了10%,产品合格率提高20%以上,环境污染大幅减少。这无疑为醴陵陶瓷产业注入了后续动力。

  醴陵陶瓷“家底”的另一面

    对于1000亿产值的提法,记者在醴陵采访时也听到异议,甚至有人委婉地表示,“陶瓷产业做大到千亿也许是个长远梦想罢了”。醴陵陶瓷产业做大做强尽管优势明显,但醴陵人也意识到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不少。

    过多倚重日用瓷,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据醴陵市企业发展促进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9年全市陶瓷158.2亿的产值中,日用瓷、电瓷、艺术瓷分别占80亿元、65亿元、5亿元,建筑陶瓷、新型陶瓷产值还不到10亿元。显然,日用瓷所占比重过大;高附加值的艺术瓷、新型陶瓷比重过小;而有助于迅速提升产业规模与实力的电瓷、建筑陶瓷,还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

    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市场化分工协作有待加强。500多家企业,产业专业化分工程度还不高,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阶段。专业化的陶泥、釉料、制模、包装企业还比较少,大多数陶瓷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泥、釉、模”制作环节,导致投资重复、资源浪费与陶瓷产品成本上升,据初步估计,仅此造成的重复投资逾10亿元,损失产值超过30亿元。另外,包装设计、印制等相关产业,配套也不到位,特别是高档日用陶瓷与工艺术美术瓷所需的包装,本地生产不了需要外购,仅陶瓷包装环节,每年外流产值就在60亿元以上。这势必制约了醴陵陶瓷产品规模化生产、企业集约化经营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业内专家估计,因产业化程度不高、企业集约化经营不足,年损失产值逾100亿元。

    “旗舰企业”不多,产业带动作用有待增强。醴陵陶瓷产业产值过亿的企业不到10家,大多是中小企业,大中小企业间缺乏内在联系,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200多家中小陶瓷企业不是为大企业做市场化配套,而是盲目模仿大企业的产品和设计,挖人才,拼价格,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水平亟待提升。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中长期发展战略,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无法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品,产品设计缺乏特色和个性,同质化严重。据醴陵市企业局统计,醴陵500余家陶瓷企业自身用于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投入,总计不到1.5亿元,不足销售收入的1%。85%的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为零。缺乏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只得跟风生产,市场上什么畅销就模仿生产什么,生产随意性较大。如,2007年以来,炻瓷、电瓷走俏,各路人马纷纷建厂或转产生产炻瓷、电瓷,致使炻瓷出口价格大幅度下降,电瓷在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销售价格无法提升。近两年来,醴陵因电瓷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损失产值30亿元左右。出口企业不少为贴牌生产,品牌经营势在必行。仅靠模仿,自然无法树立品牌。醴陵出口的上亿炻瓷和电瓷产品,80%左右是贴牌生产,企业赚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高额附加值都被贴牌商拿走了,而贴牌生产的商品又反过来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了醴陵陶瓷的不少市场份额。

    “建一所陶瓷学院!”这也是记者在醴陵采访中听到比较多的呼声。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醴陵陶瓷产业人才匮乏。已在陶瓷行业摸爬滚打了18个年头的青年陶艺师江林介绍,目前醴陵陶瓷产业10万从业人员中,80%以上为初级工人,主要技术人才、设计人才、管理人才都是从原来的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以及湖南陶瓷研究所出来的。省轻工高级技工学校、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大多也只能做产业工人。营销及外贸销售人才、工艺与造型设计人才、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境地。

    “就是梦也要执着做下去”

    尽管目前距千亿产业差距较大,但醴陵市委书记谢清纯认为,如果连千亿这个梦都不敢做,又怎么能做大呢?“就是梦也要执着做下去!‘十二五’不行,‘十三五’总有可能。”就陶瓷千亿产业集群,醴陵市政府已提出明确的发展思路:“以电瓷电器等工业陶瓷为主体,以日用陶瓷、建筑陶瓷为两翼,以高新技术陶瓷为发展方向,以釉下五彩艺术瓷为文化载体,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陶瓷制造出口基地。到2015年末,全市陶瓷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0亿元。”电瓷电器,350亿;日用陶瓷(包括艺术陶瓷),200亿;建筑陶瓷,180亿;工业陶瓷(工程陶瓷与陶瓷金属化产品)150亿;陶瓷复合材料产品,120亿这就是分切后的醴陵陶瓷“千亿蛋糕”。这些数字能不能变成现实?谢清纯认为,只要扎扎实实干下去,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借助国家电网升级改造机遇,做精做强电瓷电器产品,把醴陵打造成全国输变电设备产品生产配套基地、国际输变电设备产品采购基地。”“日用瓷,要提升附加值,做高档瓷。丹麦产的一套餐具就售价38.8万元人民币,显然,日用瓷附加值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要加大设计、研发以及市场开发的投入,把釉下五彩日用瓷定位成集实用、观赏、收藏于一体的高端陶瓷精品,满足不断升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新兴的高性能工程陶瓷和陶瓷金属化产品,以及航空航天特殊陶瓷、生物医药领域的特殊陶瓷、信息数码领域特殊陶瓷,都是陶瓷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潜力巨大,往这个方向发展无疑潜力巨大。”“发展建筑陶瓷应慎重,毕竟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太大了。醴陵宜引进建筑陶瓷领域的国际化品牌,发展中高端建筑陶瓷。”针对醴陵陶瓷产业的不足,谢清纯认为必须整合资源,集约化经营,集团化发展。“以陶瓷行业的重点产品、名优品牌和核心骨干企业为依托,加速资源整合,在炻瓷、电瓷电器、文化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等领域培育一批领军企业。”为此,醴陵“十二五”千亿陶瓷产业集群规划提出,拟组建三大产业集团:以华联瓷业为核心,收购国光、群力、红官窑、醴陵电瓷厂等国有企业,兼并一批中小型炻瓷企业,组建华联瓷业集团;以华鑫为主体,联合湖电并兼并一批中小电瓷电器及配套企业组建华鑫电瓷电器集团;以泰鑫瓷业为主导带动电子陶瓷、化工陶瓷、高温陶瓷材料、陶瓷模具等工业陶瓷的发展壮大,组建泰鑫工业陶瓷集团。同时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建筑卫浴陶瓷产业转移,引进3至4家投资规模上亿元的建筑、卫浴陶瓷企业;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尽快促成华联瓷业、华鑫电瓷成功上市。建设“电瓷电器园中园”、“釉下五彩创意园”、“建筑陶瓷园中园”,带动整个陶瓷产业园的发展,逐步形成“大园+小园+工业小区”的园区布局,提高园区经济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贡献力和带动力这也是醴陵陶瓷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一种思路。培育园区内配套产业和配套企业,吸引资本、科技、人才向产业园区聚集,努力提高园区的科技创新、创业辅导、企业孵化、示范带动功能。

图为展览会上的醴陵陶瓷。记者郭立亮/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