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钧窑的历史分期及其特征






[日期:2011-02-28]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钧瓷的烧制自唐至元延续了数百余年,为了使大家对它的发展轨迹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们根据考古发掘的地层关系和对钧窑的专项调查,把钧瓷烧造的历史,具体分为创烧、发展、鼎盛、衰落和复兴五个时期,现分述如下:
  第一期 创烧时期(唐至五代) 被称为“唐钧”的花釉瓷器烧制成功,其窑变斑彩装饰技法对宋钧铜红窑变釉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宋代钧瓷的全面发展及兴盛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唐钧的形成及其装饰工艺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装饰技法是在黑釉上采用立粉法,即先将器物表面通体上黑色底釉,然后将天蓝或月白釉堆立在器物表面,经低温烧制,堆立的釉彩尚末全部熔融,仍保持原堆立的釉彩痕迹。
  中期发展为涂彩或点彩的装饰技法,一般是将器物蘸釉之后 (大多为黑釉或白釉),再涂抹或点上几块青蓝斑彩,人窑烧造,即形成排列不太规则但又色彩对比强烈的块状彩斑。
  严格地讲,以上两种花釉瓷器的装饰方法与自然天成的宋钧装饰工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它只是一种人为的,可预见性的斑彩装饰。
  花釉瓷器发展到唐代晚期,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窑变”, “唐钧”就是特指这一阶段的花釉瓷。其装饰方法是先将器物上一层黑色的底釉,再通体淋洒上一层蓝色釉料,经过高温焙烧,两种色釉融乳交织,器表出现了像雨丝一样的斑纹,这种自然流淌,毫无规则,并非人为所能控制的窑变斑纹,为宋代钧瓷窑变开启了先声。所不同的是唐钧以含铁、铁成分的色釉在氧化气氛中烧成,而宋钧则以含铜、铁、钻成份的色釉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但是,唐钧窑变斑彩装饰技术对宋钧铜红釉窑变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第二期 发展时期 以北宋初年禹州规模最大的民窑刘庄窑为代表,其特点表现为;
  刘庄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粉青釉上挂红彩,既具有唐钧窑变釉匀净明快、豪放洒脱的特点,又有汝窑青瓷“釉如膏脂润如玉”的特色。著名的天青、天蓝、月白釉则是继唐钧、汝釉之长创出的自己独特风格。它的釉色匀净莹润、乳光内含,有如青玛瑙或蓝宝石一般美丽。器物造型规整,有盆、瓶、炉、洗、盘、碗、碟、盒等八种。除花盆见到的只有仰钟式花盆外,其它造型均有多种形制。盘、碗、碟之类器物大多均施满釉,甚至施过足釉,足上多涂褐色护胎釉。胎质细密坚固,呈灰黑色,因而能做到胎薄釉浓、葱青肥厚、光彩夺目的效果。
  产品多为一钵一器采用文钉架烧制而成,器物内心缺釉或少数外施半截釉的则是采用擦烧和套烧的方法。
  这一时期虽然是钧窑瓷器的发展时期,但其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产品也已相当精良,不能不便人们对它的发展之迅速感到惊奇。
  第三期 鼎盛时期 最为显著的标志是禹州钧台窑被朝廷垄
断为官窑,其产品特征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造型除少量的碗、盘等日常生活器皿外,大多是为满足宫廷需要而生产的花盆、盆瓷、尊、瓶、洗等陈设用瓷。
  器物内外均施满釉,圈足内刷芝麻酱色护胎釉。器底刻有“一”至“十”的汉字数码,从传世的官钧看,底部还有刻“奉华”及“省符”两种铭文的。
  器表施釉独特,铜红窑变工艺趋于稳定、成熟,使用也更为普遍。在配釉、挂釉和烧成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它在配釉上采用铜、铁、磷、锡等多种元素,分别配制和分层挂釉,加上还原焰的气氛,便之釉层结构复杂。其釉色基本色调是红、蓝、灰、白四种,经过窑变,四种色调相互调和,变幻莫测。有的呈光芒四射状;有的呈横向或斜向浸漫,如山峦云雾镣绕;有的色带纵向流淌,犹如瀑布从山颠直泻而下,气势雄浑,飘逸虚幻,颇具神韵。这种毫无人工痕迹、自然而然的形态之美,可谓北宋晚期官办窑场钧瓷艺术的一绝,是当时其它任何窑口所无法比拟的。
  钧台窑作为被朝廷垄断的瓷窑,所烧钧瓷是专供皇室御用的,所以在制瓷工本上毫不吝音,并从民窑中广为选拔能工巧匠,使钧台窑的制瓷技术更加精益求精,进而促使钧瓷制作工艺达到了历史顶峰,成为钧瓷生产最为鼎盛的历史时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