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景德镇陶瓷变艺之路浅谈






[日期:2012-01-06]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宋景德元年(1004年),一纸敕令从帝都开封传递到江西省东北部的昌南镇,这个偏居一隅的小镇因出产的瓷器光致茂美,深得宋真宗赏识,被赐名为“景德镇”。

  200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签发的“中国瓷都”牌匾,再由京都而出,这次没在江西停留,直奔岭南而去,落户潮州。

  景德镇度过了一个尴尬的建镇千年盛典。

  景德镇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这条高而平稳的发展曲线,在最近30年掉头向下,打压它的是“市场经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市场化的冲击让以手工艺术瓷为主的景德镇难以招架,原有的十大国营瓷场无可奈何地以破产结束了曾经的辉煌,产业形态化整为零。

  已被挂起许多年的家庭作坊的小舢板,被再次投入“海”中已极不适应。景德镇一年70%以上的瓷器是通过在外地摆地摊、展销会等形式销售出去的,这对于坚守着高端与荣耀的老手工艺人是一种折磨。

  一批中生代陶艺家的思索、探索表明,陶艺取代传统陶瓷制作,是景德镇再造“瓷都”的可能路径。

  古镇走到了谷底

  1983年,《话说长江》在央视首播,第17回题为“瓷都景德镇”,以带有时代色彩的朗诵腔用“烟囱林立”来形容这座瓷都的繁庶。今天,“雕塑瓷厂”内仍保留着存世不多的两根大烟囱。

  它们都已废弃,钻进底座,是一个客厅大小的窑,目前用作仓库,木架上摆放着盛黄酒的瓷瓶,笸箩里密密叠着各色瓷花朵。正在此处拍纪录片的作家徐星兴奋地抠着窑壁上的渣滓,“在这经过真火淬炼的历史信物面前,一切艺术品都是浮云。带一块回去给心爱的女人,象征你对她的爱情。”

  窑外工作室里的女工显然不是送出这份礼物的合适对象。窑渣就是生产垃圾,她们专心致志地像包馄饨一样把陶泥捏成一片花瓣,16个花瓣拼成一朵莲花。这种直径3厘米的莲花,一天能做八九十个,每朵卖3元钱。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评书,炉上坐着铁壶,一名5岁的小女孩趴在木桌上看妈妈捏花,时光仿佛不在当下。

  像这样的陶瓷小作坊,景德镇最多时有4000多家。它们主要是由十大国有瓷厂分生出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国有陶瓷厂的产品大都由政府采购,景德镇千年来一直主要为官方服务、靠官方订货生存的贡品文化便得以延续。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不计成本地致力于工艺精研,而对市场调查、企业管理、成本控制这些市场经济要素一无所知。

  上世纪60~80年代,当时不到4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区号称有8万陶瓷工人,能在国有瓷厂谋一编制,像现在当公务员一样光荣。

  这份光荣的职业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逐渐枯萎。景德镇仍只抱着艺术瓷,日用瓷的新进展几乎是空白。与此同时,潮州、宜兴、醴陵、唐山、佛山、淄博、德化、南海等陶瓷产区纷纷引入民营资本,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走上现代化企业之路。日用瓷器,如碗、碟、盘或者建筑用瓷砖,都不是景德镇可以批量生产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马赛克贴墙运动并没有给景德镇带来好处。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史实---从60年代开始,国家工业布局的大调整,将一批“三线”企业诸如897厂(现万平电子)、昌河飞机(现昌河集团)等塞进了景德镇,弱化了陶瓷在景德镇的地位,使这座瓷都从彼时开始被动转型。

  工业布局调整、改革开放等全国一盘棋的顶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景德镇。景德镇的窑火千年不灭,与其四面环山、交通极为不便关系很大,使其可以不受打扰地致力于生产。而且,这块兵家不到之地,反而在每次北方兵乱时收留了大量的匠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