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惊鸿一瞥“孩儿红”






[日期:2012-02-22]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小山 [字体: ]

 

    一切仿佛突如其来,惊鸿一瞥,却成为永恒。 怎么也想不到,德化之行,有这样的好福气,看见了孩儿红

    进入德化县城,鳞次栉比的瓷器店迎面而来,各种瓷器展示出售,饮食具、工艺瓷雕、仿古陈设供器、文房杂器等,无孔不入的商业头脑,已把德化瓷器的生产和发展推向了高潮——10万陶瓷从业人,使瓷都经济与文化名副其实。可以说,瓷器在德化无处不在。作为产瓷名地,古代德化瓷就曾经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大港运往海外,给德化人和整个中国带来荣耀。今天的德化出品,仍然远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还吸引来了国外许多瓷艺家定居德化郊外研究和开发瓷器创新,不能不说德化瓷确实声名远扬。 

    德化陶瓷博物馆内的展品,系历史一路的名家名瓷。我随着人群逐个浏览器物展柜,射灯下错落有致发出美丽光泽的陈列品,常常引人驻足品评,大家一饱眼福难免啧啧称奇。但当我走到一组很小的瓷器前时,忽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发呆地看了好一会儿,不知所以然,便继续往前移动脚步……然而,走了十几步,心境似乎有刮了风的异样,又转身返回,站到那组瓷器前——这次,我的眼睛犹如被洗浴了,清澈地打量着那两个瓷器,心情也随之滋润……见我出神,当地姑娘婉琼,轻轻靠近我,对我耳语:这是孩儿红。 孩儿红!登时我说不出话来,好像是不想惊扰别人,实则是不愿吓着透明玻璃笼罩的瓷器,只甘愿默默地凝望着。我与宝贵之物相遇了。 

    晚饭后,婉琼说要带我到德化县收藏家协会会长陈明良先生家。因为他家还有孩儿红。陈先生家独门独院一处楼房,从一楼到二楼房间都布列瓷器。我专程来看孩儿红,可陈先生告诉我:德化县里不足10件孩儿红了。说时,陈先生的表情,没有一丁点儿笑容,那种严肃和惋惜之色,仿佛他丢了大宗东西。陈明良家绝不缺少名瓷上品,仅仅那些从唐代到明清的古瓷,已让我张口结舌了。我只为孩儿红而来,陈先生便勉强示宝,那是他的心爱,我能理解这份格外谨慎。一对双兽耳瓶,一个撇口碗,都是明代瓷器,货真价实的孩儿红!灯光下的莹莹粉嫩如同婴儿肌肤,瓷器的光亮柔和而亲切,我像茫然走在莽莽森林里突然遇见了人参娃娃。孩儿红之微妙的美,竟然使我一时词穷。 

    中国为瓷器故乡,名窑名瓷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孩儿红唯独在德化才孕育出来。 

    这种瓷器色彩来自天然窑变,是窑宝里的稀世罕见之物。陈明良大师之所以对我这个陌生人叹惋,原因是古代烧窑方式在今天基本中断,孩儿红绝迹的命运成了定论。孩儿红,纯粹是天工之作,涉及火温、陶土质量以及窑内位置等不确定因素,甚至烧制过程中某个神秘瞬间发挥了潜能,偶然地在哪个角落匣钵里出世了这样的窑变瑰宝。人们无法复制,仿制也弄巧成拙,绞尽脑汁地几经试验,均无果而终。孩儿红怎样再诞生于世间呢?这只能是个谜了。 

    我们还可以一睹孩儿红天资风采,也仅能在久负盛名的博物馆里,如:英国大英博物馆、维·阿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德国德累斯顿收藏馆。再就是德化陶瓷博物馆了。 

    德化尚存一处400年的古代龙窑,进入窑内,看到一位老窑工,他说昨天还在这里烧窑,难怪我感受到窑内依然有些温度。我多想能和质朴的烧窑人一道,再看到孩儿红出现啊。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