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福建陶瓷的历史






[日期:2012-04-07] 来源:《中国陶瓷·福建陶瓷》   作者:曾凡 [字体: ]

     福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是两座窑:一是北宋时期的建窑:一是明代的德化窑。建窑在狭义上说,是指在建安(今建瓯)水吉(今属建阳)烧造的黑釉兔毫纹的产品,俗称“乌泥窑”,又称“黑建”。其后到了明代,德化窑崛起,又以烧造优质的乳白瓷而驰名于世,后人为了区别建窑的黑釉产品,又称为“白建”,但也有仍称为“建窑”的。由于这两地烧制的瓷器,各具特色,为世人所珍爱,流传甚广,驰名中外,遂成为福建窑业的代表,而掩没了其它诸窑。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经过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努力调查和发掘,又重新发现了许多前所未闻的古陶瓷和窑址,其出土物的丰富多样,也空前未有。从历史久远的陶器、釉陶和原始青瓷,直至明清以来的瓷器,几乎都有些代表性的文物,证明福建陶瓷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为后来的瓷业发达奠定了基础。

(一)

马克思曾经说过:“要认识已经灭亡的动物的身体组织,必须研究遗骨的构造;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重要性。”对研究福建陶瓷发展来说,我们不但要知道古代人民烧造了哪些陶瓷,也要探索他们是怎样来进行烧造的,也就是说,采用什么手段烧造。因此,对福建古代陶瓷发展的研究就有它重要的意义。

    建国以来,福建各地出土了不少陶瓷器,这就成为我们研究福建陶瓷发展的宝贵资料。

1954年发现的昙石山遗址,位于闽江下游的闽候县甘蔗镇恒心村昙石山,距福州二十二公里。经多次发掘,出土了不少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等,其中陶器尤为精美,而富有特征。这个文化的内涵,分为上、中、下三层;中下两层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500余年;上层属于青铜文化,相当于我国商末周初时期,距今约3200余年。因此,下层是我省已知的新石器遗址中年代最早的,这说明,福建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能制造比较精美的陶器了。当然,从这些陶器来看,它的起源可能还更早。值得引人注意的是这批陶器中,不但有比较粗糙的《陶鼎》(图1 )等炊事用具,还有较为精细、打磨光滑的陶碗、陶豆等饮食用具,更有少量精细的器皿上还施以红彩。作为装饰的《红彩陶杯》(图4),与《陶簋》,这两件出土时,颜色鲜艳如新,均为细泥淡黄陶,对比鲜明,显得素净雅洁,主题突出,这种装饰艺术,在南方新石器文化中尚属罕见。通观这些陶器,都是采用手轮兼用的方法制作的,说明陶器的生产已比较先进了。



图1.陶鼎 新石器 高17.5cm 口径16.Ocm 闽侯县昙石山 福建省博物馆



图4.
红彩陶杯 新石器 高8.0cm 口径10.6cm 闽侯县昙石山 福建省博物馆

昙石山文化的上层类型,是以几何印纹硬陶为特色,根据近年研究,它已进入青铜时代。这类几何印纹硬陶,火候高,胎质坚硬,在制怍时,用印模拍上,或用竹篦划上回纹、方格纹、菱形纹,篮纹、绳纹和其它编织纹等,作为装饰,这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同类文化中成为一种普遍的装饰,但各省并不完全雷同,而各有其特色,福建这种几何印纹硬陶遗址遍布全省各地,其发达情况,可想而知。除昙石山上层外,而以闽候县黄土仑遗址最为典型,出土了许多独具特色而别致的陶器,《带錾印纹陶鬶》(图8),这原是我国黄河下游原始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典型用具之一,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期,最初为三实足,而后逐渐演变成空心袋足,传播到各地又有不同的变化,根据学者们对鬶的演变规律研究,认为这件鬶,可能与河南龙山文化有关系,它的祖型,可能来源于中原。河南龙山文化鬶的特征,就是平口捏流和宽带鋬,与这件鬶上部基本相符,只是下部已演变成鼓腹圆形平底了,可谓是派生出来的新类型。高柄《陶豆》(图6),浅盘,喇叭形圈足,细高柄上旋以棱形弦纹,也可能受了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由其竹节状细高柄豆演化而来,河南龙山文化也有相类似的器形,只是时代相去甚远,已形成福建自己的特色。因此,有些专家认为它是间接地与商文比发生联系,因其面貌与商文化很少有共同之点,故非商文化系统是可望而知的。这就说明,福建的古代人民,也和中原等地人民一样,共同缔造着祖国灿烂的物质文化。



图8.
带鋬印纹陶鬶 商 高24.0cm 口径12.0cm 闽侯县鸿尾黄土仑 福建省博物馆



图6.
陶豆 西周 高21.0cm 口径20.Ocm 闽侯县鸿尾黄土仑 福建省博物馆

在我省与几何印纹陶同时出土的还有原始青瓷器。原始青瓷器在我国商代前期出现以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传播,根据考古资料,从商代后期的安阳殷墟,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均有发现,这些发现,说明这种新生事物不是偶然而孤立的现象。《原始青瓷弦文簋》(图9),出于闽候昙石山遗址上层;《原始青瓷弦文盂》(图18),出于福州吉祥山第八中学。这两件的胎质都很坚硬,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硬陶器,釉层都很薄,呈极淡的浅黄色或黄绿色,有剥落现象,这是由于在烧制过程中温度不够高,而釉中的氧化铁的含量与还原焰气氛的掌握技术又不够恰当所造成,这现象在原始青瓷中是屡见不鲜的,这两件器物身上都有很清晰的轮旋纹,并饰以铆钉,显然是受了青铜器的影响与安徽屯溪西周墓出土的式釉陶盂极相似,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而时代也大致相当。这是目前我省已经发现而比较早的原始青瓷器。福建在先秦时期称之为“闽”,故《周官》中有“七闽”之说,是古代闽族部落活动的地方。我们在福州、光泽、崇安、建瓯、武平、平和、永春、闽清、政和等地都有发现而约略相当于这个时期的原始青瓷器,据粗略的统计有九十二处(包括釉陶),其分布是比较普遍的,说明在西周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原始青瓷器的烧制技术经验相互交流,使本省各地都已能烧制这种原始青瓷器了。但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与中原和南方各省如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相比较,质量还较差,器形也不如江浙地区的丰富多样,大而规整。如江苏镇江地区发现的成套大型瓷罐;浙江绍兴一带的战国墓中出土的提梁盉、三足盖鼎,彝、匜和整套的编钟等,这些在福建都从未发现过,一方面反映了地区上的差异性,另方面也说明了福建由陶到瓷过渡中的原始性。但其釉色,施釉方法、胎质等共性也是十分明显的,这又说明我国陶瓷发展中一脉相承的关系。为秦汉以后,福建陶瓷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图9.
原始青瓷弦纹簋 西周高7.9cm 口径13.6cm 闽侯县甘蔗昙石山 福建省博物馆



图18.
原始青釉弦文盂 西周高5.5cm 口径10.0cm 福州市 福建省博物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