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侯样祥:论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战略






[日期:2015-06-02] 来源:陶瓷大师联盟  作者:侯样祥 [字体: ]

 

    在上期《论景德镇创设国家文化产业特区的八大理由》一文中,我从八个方面阐述了景德镇所不同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等特色与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德镇创设国家文化产业特区”的战略构想。
    然而,众所周知,要使这种可能性顺利成功地迈向现实性,一方面需要全体景德镇人持续地共同地付出努力、艰辛与汗水;另一方面需要江西省政府尤其是国家层面早早的文化觉醒。那么,景德镇自己在其中能做什么、又必须做什么呢?本文研究认为,景德镇需要在妥善解决前文已经零散涉及到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真正实现陶瓷文化的整体“自觉”,是其根本之中的根本。

    “自觉”是佛教用语。在佛典中,依据“觉”的范围和程度而立“三觉”,即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者,异于凡夫也;“觉他”者,异于二乘也;“觉行圆满”者,异于菩萨也。我国已故著名文化学者费孝通先生曾大力提倡的“文化自觉”取的正是这一意义。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而论,所谓的整体“自觉”,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陶瓷艺术家的创作自觉,陶瓷理论家的研究自觉,当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的自觉等。应该说,这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能否整体走向“自觉”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没有“自觉”,便难有真正的“自信”。景德镇陶瓷文化要最终重归曾经的“自信”,必须从“自觉”开始起步。因此,“三大自觉”不仅关涉到景德镇眼前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特区的问题,更关系到景德镇在当今时代能否顺利弘扬“世界瓷都”持续了上千年的内在文化精神特质、进而再度走向世界陶瓷艺术之巅峰的大问题。比较而言,创设国家文化产业特区还只是个形式问题,而实现陶瓷文化的整体自觉则是涉及到景德镇的子子孙孙和千秋万代的实质问题。

    陶瓷艺术家的创作自觉,是景德镇“三大自觉”的核心。
    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历史上还真没有哪一门艺术形式像陶瓷艺术这样,能为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连续不断地创造和贡献这么多的灿烂与辉煌。毋庸置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陶瓷艺术原本就是核心艺术。但是,现实又是非常残酷的。在我国当代主体艺术阵营里,陶瓷艺术长期被边缘化,难入主流艺术之主殿堂。其表现至少有四:其一,作为我国最高美术殿堂的中国美术馆,虽然以收藏、保存、研究、展示、传播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优秀作品为己任,但是对陶瓷艺术作品迟至2004年才正式成为其展览、收藏、研究的对象。其二,代表我国美术创作最高水平的展览——“全国美展”已经举办过12届,但直至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才开始有陶艺作品入展,即是说前10届展览中陶瓷艺术都是空缺。其三,作为我国最高美术学府的中央美术学院,直至1995年才在雕塑系下创设了“陶瓷工作室”,但是该工作室的研究重点却是陶瓷材料在当代雕塑中的运用;至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实际上是一所以陶瓷材料和陶瓷工程等为主的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并不占其主导地位。其四,在我国当代主流艺术理论界,无论是王国维的“五种艺术”说,还是宗白华的“七种艺术”说,抑或是丰子恺的“一打艺术”说,甚而是李泽厚的“九种艺术”说、王朝闻的“九种艺术”说、胡经之的“八种艺术”说、李心峰的“十二种艺术”说等等,没有一家学说将“陶瓷艺术”视为一级艺术门类的,虽然将陶瓷艺术列为二级艺术门类的学说较多,但也有将陶瓷艺术完全排除在艺术之外的学说……由此可见,陶瓷艺术在当下的处境确实是十分的尴尬和狼狈。
    理性而客观论之,中国陶瓷艺术之所以走到今天这种窘境,虽然有许许多多的客观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得从其自身去找寻。其一,众所周知,材料美、技法美、造型美、意境美、思想美等等,是陶瓷艺术与生俱来的独具特色的审美特质。它是陶瓷艺术之所以成为陶瓷艺术的基础,它不输给甚至还要强于其他艺术形式与门类。从这个意义上讲,说陶瓷艺术是门综合艺术不是没有道理的。而就陶瓷艺术的几大审美特质而言,虽然与绘画、雕塑、设计等相关艺术形式多有交集、互有借鉴,但必须清楚的是它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这些艺术形式。其二,中国陶瓷近万年的发展历史给后人创造和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艺术传统。在这一非常庞大的传统艺术体系里,不仅有瓷艺术传统,而且有陶艺术传统;不仅有宋、元、明、清传统,还有先秦、秦汉传统,乃至新石器传统;不仅有辉煌的“官窑”传统,而且有生命力十分旺盛的民窑传统等等。这是中国陶瓷艺术创作界和理论界本应十分清醒而不能有丝毫动摇、任何迷惑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认识。
    然而十分遗憾的是,在中国陶瓷艺术界,尤其是在“世界瓷都”景德镇,或 许由于长期轻视理论研究、轻视历史借鉴、生活在自我陶醉的小天地里的缘故,陶瓷艺术之上述审美特质和历史传统,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被歪曲、被割裂。一方面,陶瓷这些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特性长期不被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所认知,陶瓷天然的审美特质总是难以得到完全而充分的开拓与发掘,甚至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遮蔽、遗弃。在景德镇,有几种相当流行和十分普遍的现象即是明证:其一,人们长期习惯于以技法甚至只以彩绘技法代替陶瓷艺术之造型美、意境美、思想美乃至材料美等审美特质。这一以偏概全的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元青花时期,到明清时期已经登峰造极。其二,即使对陶瓷彩绘,当下的人们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误解和曲解。不少人几乎放弃了陶瓷艺术流行了几千年的“随形附彩”的优良传统,而是以平面瓷板直接代替立体陶瓷造型,将陶瓷材料完全变成宣纸的附庸。长此以往,陶瓷艺术的许多本质特点必然散失殆尽,陶瓷艺术必将异化成绘画艺术的子艺术。其三,至于大量充斥市面的所谓现代陶艺,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几乎可以说,其创作者多数既不完全了解西方现代陶艺,又不完全知悉中国传统陶艺,实际上是一种“无本”又“无源”的“创作”。其结果除了大量模仿和抄袭西方的皮毛之外,艺术上可以说毫无建树。有人将这些东西比喻为“行尸走肉”是恰当的。另一方面,比较而论,面对我国近万年的陶瓷发展历史,景德镇千余年陶瓷烧造历史毕竟太短太短。因而,稍微“夜郎自大”些,就可能会导致手足无措、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等。事实上,在景德镇,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和实际行动中,就有一种典型的“井底之蛙”和“自给自足”现象:他们似乎只认同宋、元、明、清,而并不清楚还有先秦、秦汉,乃至新石器;只知道有瓷艺术,已然淡忘了陶艺术,更不明细陶瓷艺术实际上是由瓷艺术和陶艺术共同构成的;至于过分沉湎于“官窑”曾经的辉煌和对外来陶艺太过顶礼膜拜等现象,不仅造成了民窑艺术的被扼杀,还使他们无视对民族传统陶艺中积极的现代因素的再发掘等等……所有这些,对景德镇之中国陶瓷界“领头羊”的地位无疑是个讽刺,对景德镇陶瓷艺术自身的创作与发展已经造成严重伤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