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钧釉中的蚯蚓走泥纹






[日期:2011-12-27] 来源:苗长强  作者:苗长强 [字体: ]
 其三:还原气氛的轻重对蚯蚓走泥纹的影响
  当釉料的细度达到要求(即250目筛余1%以下),施釉厚度在1mm左右,且是在素烧过的坯体上经过先浸后涮,涂抹等工艺施釉后的半成品入窑烧成时,烧成气氛也是相当关键的因素,实践证明,重还原有利于蚯蚓走泥纹的形成,此阶段的温度范围应在1100摄氏度-1250摄氏度之间,炉内处于正压,观火孔火焰长度应在3-6寸这样的还原烧成法,一方面有利于钧釉的乳光及二液分相釉的形成,另一方面使得还原气体首先进入龟裂缝中使得裂缝中的釉料得到充分还原,这也是蚯蚓走泥纹的色调总比纹路外釉面的色调深的缘故(对于天青、月白色调而言),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蚯蚓走泥纹。如果在1100摄氏度-1250摄氏度温度阶段没有充分还原或者氧化,将使钧釉难以产生良好乳光及二液分相,从而钧釉将失去乳浊感变成透明釉,这样形成的蚯蚓走泥纹将不明显或不产生蚯蚓走泥纹。
  其四:釉的厚度对蚯蚓走泥纹的影响
  纵观中国古今陶瓷,有的施釉较钧窑釉厚,有的则较薄,但惟独“钧官窑”釉中产生蚯蚓走泥纹,而“民钧”窑釉中很少,其他窑口则没有,究其原因有:釉的组成和研磨加工工艺是蚯蚓走泥纹能够出现的前提(前文已述),施釉越厚,则蚯蚓走泥纹越粗,且少,很容易脱釉,反之则较细密,过于薄,则不能产生蚯蚓走泥纹。一般施釉时比重控制在波差60摄氏度以上为宜.
  其五:采用素烧后的胚体施釉及多次施釉蚯蚓走泥纹效果最好
  宋代钧瓷部分窑场是采用两次烧成的,即先将坯体进行素烧,施釉后再进行釉烧。素烧是在950摄氏度-100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的,素烧过的坯体叫素胎,素烧大大提高了钧瓷的成本,但对于官办窑场来说是不太计较成本的,素烧后的胎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强的吸水性。钧官窑制瓷大师正是利用了素胎的这种性质,在浸过釉之后,利用素胎的强吸水性使吸附于素胎表面的釉层迅速干燥收缩,从而产生裂纹,然后再经过涂、刷、抹等办法进行再次施釉得到入窑进行第二次烧成的半成品,如果是一次烧成,施釉时坯体强度较低,吸水性较差,容易起泡,很难产生蚯蚓走泥纹。可以肯定地说,得到蚯蚓走泥纹的又一关键因素是二次烧成和先浸釉后刷、涂、抹等复杂的施釉工艺。
  其六:坯体的厚薄及素烧温度的高低对蚯蚓走泥纹的影响。
  坯体的厚度对于蚯蚓走泥纹也有直接的影响,严格地说胚体的吸水性是蚯蚓走泥纹能够形成并保证制品能够形成良好的釉面的原因所在。坯体越厚-其吸水性越强-吸水性越强-釉中水分被胚体快速吸收而产生裂纹。同时吸水性越强,釉汁就能牢固的吸附于坯体表面,吸附的越牢固,越有利于装窑操作及降低成品的脱釉现象。所以,成型时在不影响制品手感及美观的情况下胚体应尽量的厚些。钧窑制品比其他窑口制品显得稳重拙笨的原因也大概是釉厚、胎厚的缘故吧。素烧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的是素胎的吸水性。实践证明坯体没有素胎(烧过一次的坯胎)的吸水性强,素胎在烧制温度低时吸水性低,施釉烧成后虽然能够形成蚯蚓走泥纹,但制品容易脱釉。如果素烧温度高,其坯体中液相增多,降低了胎体的吸水性,同样也影响到了蚯蚓走泥纹的生成和产生制品缺釉的卑病。合理的素烧温度因坯料配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应控制在1000摄氏度左右。
                 
 二、  结      语
  中国古代陶瓷品种繁多,就其工艺方面来说,到了宋代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名窑辈出,涌现出了后人为之称颂的五大名窑,宋以前的制瓷工艺不如宋时完善,没有蚯蚓走泥纹的神奇效果,以宋代五大名窑为例,定窑及汝官窑的釉层较薄,不能形成蚯蚓走泥纹,哥窑及官窑的釉层较厚,因受釉料加工、施釉、烧成的工艺影响也不能生成蚯蚓走泥纹。只有“钧官窑”在其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形成了神、奇、妙、绝的窑变及蚯蚓走泥纹。
实践证明:(1)不管是透明釉或乳浊釉在合适的条件下都能产生蚯蚓走泥纹。釉料组成以钧窑的乳光二液分相为佳。
          (2)釉料的细度应控制在250目筛余1%以下。保证素胎浸釉后能够使釉面产生自然裂纹。采用先浸后涂刷的多次施釉法。釉层的厚度最好大于1mm.
          (3)要求先素烧后釉烧的两次烧成法,釉烧时采用低温慢烧(即以成瓷的下限温度慢速烧成)和1100摄氏度-1250摄氏度阶段的重还原。由于上述诸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波动范围较大,所以对“官钧”而言,有的蚯蚓走泥纹多,有的则少,有的纹路色调深,有的浅,有些制品有蚯蚓走泥纹,有的则无蚯蚓走泥纹。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蚯蚓走泥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