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台北故宫藏金元时期钧瓷精品欣赏






[日期:2016-03-0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金-元鈞窯天藍丁香紫葵花式盆托 高7.7公分 口徑22.4公分 底徑13.9公分

    盆托作六瓣葵花形,圓口出沿,沿邊凸起細稜一道。淺壁,壁面依隨葵花形,而作拱起、凹進的變化。平底,下承三雲頭形足。胎厚釉濃,器形端整,線條分明。通體罩施天藍、丁香紫釉,釉彩乳濁明亮,釉表氣泡稯眼明顯。器內天藍釉面出現深藍斑點與蚯蚓走泥紋,外壁由多層釉彩交融而出的淡紫、深紫色流釉與蚯蚓走泥紋,宛如抽象的圖案。稜邊皆呈褐色,施釉至底足,外底塗褐黃色護胎釉,周緣有支燒痕十七枚,底印數目字「四」,並有清宮所刻「重華宮芝蘭室用」的款記。

金-元鈞窯月白葵花式盆托 高6.4公分 口徑19.2公分 底徑10.9公分

    盆托作六瓣葵花形,圓口出沿,沿邊起一細稜。淺壁,壁面依隨葵花形,作拱起、凹進的變化;平底,下承三雲頭形足。胎厚釉濃,器形端整,線條分明。通體罩施月白色乳光釉,釉色月白泛青,釉層不均,濃釉處有垂流痕跡。器內釉面局部沾有土漬,與稜邊皆呈褐色。施釉至底足,外底塗褐色護胎釉,周緣有支燒痕十二枚,底印數目字「九」。

金-元鈞窯天藍葡萄紫葵花式盆托 高6.5公分 口徑20.3公分 底徑12.5公分

    盆托作六瓣葵花形,圓口出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淺壁,壁面依隨葵花形,而作拱起、凹進的變化。平底,下承三雲頭形足。胎厚釉濃,器形端整,線條分明。通體罩施天青、葡萄紫釉,釉彩明亮,器內釉面局部沾染土漬;折沿青、紫相間,有數道蚯蚓走泥紋。外壁紫色濃釉變化成淡紫、深紫與紫白的色彩。稜邊皆呈褐色,施釉至底足,外底塗褐黃色護胎釉,周緣有支燒痕十五枚,底印數目字「七」。

金-元鈞窯天藍玫瑰紫葵花式盆托 高6.2公分 口徑19.9公分 底徑11.1公分

    盆托作六瓣葵花形,圓口出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淺壁,壁面依隨葵花形,作拱起、凹進的變化;平底,下承三雲頭形足。胎厚釉濃,器形端整,線條分明。通體罩施天藍、玫瑰紫釉,釉彩明豔亮麗,釉層均勻。器內天藍釉面局部沾染土漬,折沿紫彩泛藍,外壁則是光彩奪目的玫瑰紫釉。稜邊皆呈褐色,施釉至底足,外底塗醬色護胎釉,周緣有支燒痕十四枚,底印數目字「八」。

金-元鈞窯天藍葡萄紫海棠式盆托 高8公分

    盆托作四瓣海棠花形,廣口折沿,口沿凸起一道細稜。淺壁依隨海棠花形,呈拱起、凹進的變化。平底,下承四雲頭形足。胎厚釉濃,造型端正。通體罩施藍、紫釉彩,器內釉色天藍,局部沾染土漬,外壁藍紫釉彩交融,口下流汁積垂,稜邊皆呈褐色。施釉至底足,足底露灰色胎,外底塗褐黃色護胎釉,周緣有支燒痕十二枚,底印數目字「一」,並有清宮所刻「重華宮漱芳齋用」的款記。

金-元鈞窯天青葡萄紫海棠式盆托 高6.9公分

    盆托作四瓣海棠花形,廣口折沿,口沿凸起一道細稜。淺壁依隨海棠花形,分別作拱起、凹進的變化。平底,下承四雲頭形足。胎骨厚重,造型端正。通體罩施濃釉,器內釉色天青,器外則是葡萄紫釉。施釉至底足,足際的積釉覆蓋住整個雲頭形足,足底露灰土色胎,外底塗褐色護胎釉,釉彩局部泛青;周緣有支燒痕二十四枚,一足內壁刻數目字「六」,底又刻數目字「九」。


金-元鈞窯天青葡萄紫六方盆托 高6.3公分 口縱13.6公分 口橫20.5公分 底縱10公分 底橫14.9公分

    盆托作六方形,折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淺壁,平底,下承六足。胎骨厚重,造型規矩。通體罩施濃釉,釉質乳濁具光澤,釉表氣泡稯眼明顯。器內釉色天青泛白,器外天青、紫釉相間,釉面有蚯蚓走泥紋。施釉至底足,足邊積垂厚釉,稜邊皆成褐黃色;外底塗褐黃色護胎釉,周邊有支燒痕十八枚,底原印數目字「七」,後為人塗掉,露出灰色胎骨。釉面有清宮所刻「養心殿明窗用」的款記。

金鈞窯天青膽瓶 高27.8公分 口徑3.4公分 足徑6.7公分

    此件作品小口微敞,口沿鈐銅釦,細長頸,膽形腹,腹部下垂,通體罩施天青色釉,釉質瑩潤晶亮,釉表開透明細紋片,施釉至足際,圈足外壁、足底緣無釉處,皆加塗赭色護胎釉,外底局部有刮痕。長頸瓶為宋代北方窯場盛燒的瓶式之一,在定窯及耀州窯中皆曾出現相似的造型;證之田野考古,甘肅華池縣宋代窖藏、北京懷柔縣亦有出土。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月白膽瓶,以及英國大衛德基金會之天青紫斑膽瓶,即與甘肅華池縣、北京懷柔縣出土者同一樣式。院藏天青膽瓶則與河南鶴壁集出土者相似,而略異於北京懷柔縣或甘肅華池縣之出土物。但從天青膽瓶頸部隨著直線上昇略漸外敞的情形看來,其原型亦當如前述作品,瓶口略外敞,有一道唇邊。至於天青膽瓶的年代,因頸、腹線條猶同華池縣的青釉刻花瓶,華池縣窖藏伴出物龍泉青瓷荷葉蓋罐為金、元之物,故窖藏之定年或介於金、元之際。另一方面,天青膽瓶之瓶式完全迥異餘閻德源墓、馮道真墓之長頸瓶,閻墓定年於1190年左右,馮墓墓主馮道真葬於元至二年(1262年),故兩墓所出造型相似的長頸瓶,皆為十二世紀後半葉以後的作品。在考慮天青膽瓶介諸華池縣出土物與閻、馮兩墓長頸瓶之間的情況,此件作品遂定年於金。

金-元鈞窯天青圓洗 高5.8公分 口徑18.1公分 底徑9.7公分

    斂圓口,淺弧壁,平底無足。通體罩施天青色釉,釉層勻薄,口沿一道細稜,呈米黃色。釉質乳濁,釉表稯眼多而清晰。全器滿釉支燒,外底留有圓點狀支痕五枚。此件作品形制、釉色及口沿稜邊的作法,皆雷同河南禹州鈞台窯址的出土物。

金-元鈞窯天青單把洗 高6公分 口徑17.4公分 底徑7.9公分

    斂圓口,淺弧壁,平底無足。口沿一道細稜邊,一側裝飾一弦月形窄邊,下接圓鋬。通體罩施天青色釉,釉色局部泛灰,釉層勻薄,口沿呈米黃邊,釉質不透明,器內稯眼密佈,器底滿釉,留有三枚支燒痕,其中兩枚呈圓點狀,一枚滑掉不清晰。

金-元鈞窯天青海棠式碟 高2.4公分 口沿最長22.4公分 底部最長18.1公分

    形仿金銀器,作四瓣海棠花形,折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通體罩施天青色釉,釉色泛灰白,釉層較薄,積釉處可見流釉痕,口沿的稜邊呈米黃色。全器滿釉支燒,盤底流有圓點狀支燒痕四枚,口沿稜邊傷缺處,露出灰白胎色。

金-元鈞窯粉青圓盤 高2.9公分 口徑19.7公分 足徑11.8公分

    侈口,折沿,周壁極淺,平底,淺圈足。釉色為粉青略泛灰,釉質勻細並有蚯蚓走泥紋。全器滿釉支燒,底緣及沿邊皆成米黃色,盤底並有五枚圓點狀支痕。

金-元鈞窯粉青圓盤 高3.3公分 口徑19.4公分 足徑12.9公分

    侈口,折沿,周壁極淺,平底,淺圈足。通體罩施粉青色釉,釉色泛白,釉質勻細,口部沿邊皆成米黃色,盤底足圈塗有一層赭色薄汁,外底並有圓點狀支燒痕五枚。

金-元鈞窯天藍紫斑圓盤 高2.9公分 口徑18.8公分 足徑12.2公分

    侈口,折沿,周壁極淺,平底,淺圈足。通體罩施天藍色釉,藍釉泛青,釉面揮灑自如的紫紅色斑紋,頗具畫意。釉質均勻,釉表開細紋片,底緣及口部沿邊皆成米黃色。全器滿釉支燒,外底留有圓點狀支痕三枚,底心畫一圓圈。

金-元鈞窯天藍紫斑圓盤 高3公分 口徑20.9公分 足徑14.2公分

    侈口,折沿,周壁極淺,平底,淺圈足。通體罩施天藍色釉,釉層均勻,藍色釉面浮現的紫紅色斑紋,彷如藍天中的彩霞。釉表稯眼明顯,底緣及口沿皆呈淺米黃色,全器滿釉支燒,底留有圓點狀支痕五枚,口沿稜邊傷缺,露出灰白胎色。

金-元鈞窯月白盤 高6公分 口徑24.8公分 足徑15公分

    斂圓口,弧形壁,淺圈足。通體罩施月白色釉,釉層厚薄不均勻,釉質乳濁,口沿一道褐黃邊,外弧壁有流汁積垂,釉表開灰色大紋片,足底緣露褐土色胎,圈足之內滿釉,有圓點狀支痕五枚。   

金-元鈞窯月白盤 高6.5公分 口徑27.5公分 足徑8.5公分

    口沿外翻成一唇邊,弧形壁,平底,淺圈足。通體罩施月白色釉,釉色青中帶灰施釉至足際,口沿一道米黃邊,足外壁、底緣與內周壁無釉處,皆露土色胎,外底釉面墨書「八十元」。

金-元鈞窯天青碗 高5.9公分 口徑13.1公分 足徑4.4公分

    斂圓口,深弧壁,平底並有矮圈足。施釉為天青色釉,釉色則呈青綠色。釉質較不透明,口沿則有一道米黃色邊。圈足壁留下一道修釉邊,足外壁、底緣與內壁無釉處,皆露赭土色胎。

金-元鈞窯天青碗 高6公分 口徑13.2公分 足徑4.3公分

    斂圓口,深弧壁,平底並有矮圈足。施釉為天青色釉,釉色則呈青綠色。釉質較不透明,口沿則有一道米黃色邊。圈足壁留下一道修釉邊,足外壁、底緣與內壁無釉處,皆露赭土色胎。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