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周国桢中国现代陶艺精神高地






[日期:2011-01-06] 来源:当代陶瓷艺术   作者:黄明新 李祥 [字体: ]

   “我到哪里去?”
    在艺术探险道路上品尝无数艰辛的周国桢,前进的步子难以停下。他继续守望着艺术生命的原创力,继续推动中国陶艺走向世界。
    新加坡、日本、  韩国、美国、加拿大、  印度……他出访交流讲学。周国桢在参与国际交流中,喜欢说自己民族特色的现代陶艺语言,  自信且精彩。下笔无悔,一笔成型,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以形写神,大胆落笔小心收拾……这些语言比较难翻译,但一看他即兴创作的现代陶艺,就会报以掌声表示欢呼。
    中国陶艺和国际陶艺越来越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现代陶艺具有文化人类学的含义。  “手工劳动万岁”,成为“后现代社会”人性回归自我的旨趣。泥料的可塑性与火焰的可变性,形成现代陶艺富有强烈感性的手工品质。审美感性兴的勃发,以生命自由张扬的态势,始终贯穿于创作过程中。它是渴望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精神需求,是人们思维观念和审美体验的寄托,也是对“一地鸡毛”现实生活的反驳。它所显现出的生命能量,贯注在自然天成的质朴感中,弥补了现代工业产品带来的冷漠。由此,现代陶艺语言也就具备时代审美属性,成为国际主流社会可以交流的普适价值观。
    它可以超越国门、超越阶级、超越艺术家和农妇的界线……
    2009年11月28日,湖南安仁,陶艺聚会新时空。
    这一天,家乡人民以特别的仪式欢迎周国桢衣锦还乡。  ”国桢陶艺馆”“国桢陶艺广场”落成,  “国桢艺术学校”命名。
    一些国际顶级陶艺家应邀前来考察:这个地方是怎么成为世界级陶艺家周国桢的摇篮,考察方式很轻松很热闹。许多农妇参与表演制作糯米鸡鸭狗牛猪,个个行家里手。
    于是,所有陶艺家参与互动,相互学习交流,当场创作烧制。
    这时,  “国桢陶艺广场”喷泉冲天,十二座大型生肖陶艺揭开面纱。上上下下场里场外,成为天下陶艺狂欢节。
    面对这一切,78岁的周国桢眼眶湿润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
    叶落归根,是回归童年故乡,还是继续留在为之付出全部青春的千年瓷都?对周国桢来说,无须选择。
    叶落归根,归根于远古的泥与火,归根于中国现代陶艺,是他永不改变的选择。
    新作“生命三部曲”,是周国桢创作源泉和生命哲学主题永不枯竭的证明。生命如此生生不息,中国现代陶艺也是如此生生不息……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