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创新成师——对工艺大省一个创新标本的论坛式解剖






[日期:2012-05-04] 来源:魅力中国  作者:佚名 [字体: ]



《魅力中国》:也就是说,钧瓷过去靠运气,现在要靠人了。因为技术层面的东西,基本上解决了。

  郭爱和:传统的东西,就是靠窑变,靠那些不可知的东西。当时我就说,如果这个师傅烧了一窑,这一窑中有一件精品,这烧窑师傅,就太厉害了。

  《魅力中国》:既然窑变的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运气也就不可靠了。这个时候,该靠造型了。

  李明:造型,需要一个综合的文化素养,还要落实到人——谁来造型?

  《魅力中国》:就是刘老师说的立意问题,也就是有没有理念的问题。这个问题,无论玉雕还是陶艺,都是相通的。

  李明:巴西人知道怎么去踢球,咱们不知道。现在应该是“艺术加科技”,这也是我的母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提倡的。艺术在前面,你的造型、创造、艺术想象、艺术设计在前面;科技、釉色等,是为你的作品服务的。这件钟馗,给它烧成蓝的,那就完了。钟馗打鬼,要有鸡血,朱砂色才能把鬼震住,辟邪。钟馗烧别的颜色,不中。

  《魅力中国》:有了文化理解,才有艺术立意。

  郭爱和:所以说,以前我们对钧瓷的理解,就是说你会配釉、会烧窑。我们对景德镇的理解,任何一个画家到了景德镇,都可以成为陶瓷艺术家。颜料,街上有卖的,板子、瓶子也有卖的。你画完后,丢窑里,有人帮你烧制,有人帮你运输,有人帮你做包装。

  《魅力中国》:咱河南也有不少画家到景德镇那儿去画画,烧出来,成批卖。

  郭爱和:任何一个画家到景德镇,不出多久就成了陶瓷家。景德镇的许多陶瓷大家,主要也是以画功制胜。

  《魅力中国》:画家到了景德镇,就成了陶瓷家。很有趣。

  郭爱和:李明的出现,说明这个不行。李明的东西,就是说你得有很深厚的艺术功底。这个,是一个很好的未来的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对钧瓷发展空间的一个大的拓展。



现代钧瓷的造型创新是一大要素,而造型和立意需艺术家的综合文化素养

“功夫熊猫”不相信眼泪

  《魅力中国》:现在的工艺品,感觉都是流水线生产,满大街都是。工艺品还是艺术品吗?

  郭爱和:站在工艺美术角度讲,工艺品和艺术品是没有界限的。现在国家也有这种意识。2009年,国家出重资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美术馆联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展,这是60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品第一次走进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展览说明,最好的工艺美术品,就是艺术品。

  工艺品,给人的印象是可以量产、可以复制。艺术品,基本上是孤本,或者限量。孤本与量产,是两条路。市场会给它们定位。没必要批判工艺品。再说,没有普及,哪来的提高?

  如果钧瓷今天没有这么深厚的市场,李明可能也不会重操旧业。正是有了市场,李明的艺术天分才能得以发挥。

  再说,如果没有钧瓷广大的低端市场,李明也不可能从整个钧瓷行业中脱颖而出。正是低端市场在,才造就了大师李明。

  以前讲“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那是因为钧瓷稀有。现在再讲这句话,已经不切实际。今天咱改一下—“家有万贯,不如李明钧瓷一件”—这个可以,因为李明做的量少,艺术价值高。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