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吴树:直面文物私生子






[日期:2013-03-13] 来源:《谁在拍卖中国》  作者:吴树 [字体: ]

2006年11月8日下午5时许,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

 

  村民组长李均娃和另外五位修水渠的农民准备拉完最后一车土收工回家,踩下最后一锹的时候,“噗”的一声闷响,铁锹碰上了一块硬物。李均娃以为土里是块石头,习以为常地扒开表面浮土,打算清除障碍物,可没想到打开一看,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惊叫:“青铜器?”

 

  其余的人闻声都围过来,大家轻轻刨去周围的泥土,里面的东西越来越多,有编钟、簋、斗……全都堆积在一个垮塌已久的地窖里。扶风是个文物富藏县,著名的古迹法门寺就在该县境内,这个村子周边也不止一次出土过青铜器,所以一般的物件,大家几乎都能够准确地报出它们的名称来。

 

  随着泥土的清理,东西越来越多,突然有人说:“俺们还是别挖了,东西弄坏了担不起那个责任,通知公安吧!”

 

  大家一听,觉得在理,他们六个人先当面将已出土的文物进行登记,然后分头行动:刘银科和刘东林去打电话,李均娃和另外两位村民则呆在原地看守窖藏文物,分开行动前他们还约定:此事不得向外透露,连各自的媳妇、儿女都不能说,现场看守的人不得少于三个。

 

  半个小时后,扶风县有关党政领导以及县文物局工作人员火速赶到现场,宝鸡市文物局和市考古队工作人员也随后赶到,在当地公安、武警的保护和当地村民的配合下,连夜对此处进行科学清理,那几位李姓农民也在现场守了一夜。

 

  经过进一步挖掘清理,从这个窖藏里一共出土青铜器27件(组),其中有制作精美的青铜礼器大口尊一对、编钟5座、斗3只、簋和鼎各一只。5件青铜器上共有铭文250多字;兵器有12支铜矛、103件组件的车马器一组;此外,还有汉白玉杖头一个。经专家鉴定:这批窖藏文物的年代属于西周时期,造型特殊、形态优美,特别是其中一对形制和纹饰都完全相同的大口平底尊,其形制过去只在陶器中见到,而在出土青铜器中从来没有发现过。更为可贵的是,在两具尊的内部,专家们还惊喜地发现了各有228字内容完全一致的铭文。现场参加发掘的专家告诉记者,铭文的意思大概是讲一个叫周生(音)的人,因为与人发生土地和奴隶所有权方面的争议,要和别人打一场官司,他就给自己的一个宗亲送礼,想让他替自己给法官求情,请法官在宣判时能偏向自己这一方。这大概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司法贿赂吧!

 

  事后,宝鸡市文物局和扶风县委、县政府联合表彰了这次考古发现的有功人员,给当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自觉保护文物的村民李均娃、张铁路和李雄辉每人颁发5000元奖金,对护宝有功的上宋乡政府、上宋派出所、红卫村委会、村小组等集体共奖励15000元。(照片)

 

  当记者采访这几位农民时,他们说不是不知道这些东西值钱,附近有人盗墓找的就是这些东西,而且经常有人来收货,卖给他们一件就是几十万。可他们这个地方是重点文物地区,年年都接受国家《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大家都知道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如果隐瞒不报,万一事情给捅出去,可是要犯法的!”

 

  无独有偶,事隔一年,记者又从英国《每日邮报》上读到一则与此非常相近的报道。

 

  英国一位名叫汤姆·皮尔斯的老公交车司机是一位业余探宝者,一有空闲,就喜欢使用金属探测器到郊区去寻找地下宝库。年初的一天,60岁的汤姆·皮尔斯休开车送一群孩子到多塞特郡斯沃尼奇镇近郊的一个农场开Party。把孩子们送到目的地后,汤姆·皮尔斯按惯例抄起时刻都带在身边的金属探测器,在农场里四处乱转悠。不一会儿,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用汤姆·皮尔斯自己的话来讲,“这一天,我终于分享了上帝的阳光!”探测器发出嗡嗡的声响,汤姆·皮尔斯赶紧停下脚步,从旅行包里拿出铁铲,开始使劲刨地。大约刨了25公分深,一把锈迹斑斑的铜质斧头从泥土里被挖出来。于是,汤姆·皮尔斯在征得农场主人的同意后,又打电话找来两个朋友帮忙,一起挖掘地下宝藏。

 

  挖掘一共进行了5天,一共出土了近500件青铜器。汤姆·皮尔斯又请来当地的考古专家进行辨认,专家们认定:这些包括青铜斧在内的几百件青铜器均属于公元7世纪英国青铜器时代的制品,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专家们推测,这处考古遗址,可能是当时一个部落先民的定居点,在这里举行过部落的某种典礼仪式,这些青铜器就是祭天拜神灵的礼器和祭品。专家们还说,这批青铜器的出土,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对于英国青铜时代的考古研究有重要意义。另据英国媒体最新报道,近期,大英博物馆已经表示,愿意按照专家的估价80,000英镑向汤姆·皮尔斯和农场主收购这批出土文物。汤姆·皮尔斯表示,通过这一次考古发掘,他更加热衷于业余考古寻宝,等拿到了酬金,他甚至打算辞去公交车司机的职务,专门去偏僻的地方寻找新的发财机会。

 

  将两件时间和内容基本相近的事件编辑在一起,记者多少有些想法:假若在陕西扶风县发现文物宝藏的不是6个农民,而是1个,那个故事的结局会不会有所改变?假若第二个寻宝故事不是发生在英国,而是发生在中国,结局又会是怎样?当然,对于前者,记者并不排除哪怕是一个农民在场,由于政治觉悟高,他也会放弃发大财的机会,将青铜器捐献(或叫“上缴”)国家,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另一种可能。万一不幸结局是另一种可能,那一批对研究西周时期社会关系有着重要意义的珍贵文物被倒卖到境外拍场,我们想要赎回,又得要花费多少银两呢?恐怕仅仅那一对带铭文的青铜尊,它的价值也应该是在法国拍卖的那两只铜兽首数倍以上才是,不交付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人民币,谁也没本事将他们搬回来,就算是你想打国际官司追讨,又无凭无证,恐怕只能无果而终;对于后一个故事,英国政府对待私人探宝者的赎买政策,是否有一些值得我们政府借鉴的地方呢?在此,记者所提“私人探宝者”的概念,当然不包括盗墓者。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