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创新成师——对工艺大省一个创新标本的论坛式解剖






[日期:2012-05-04] 来源:魅力中国  作者:佚名 [字体: ]

“学院派”是有道理的

  著名陶瓷艺术评论家 省人事厅工艺美术行业高评委副主任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校长 付中承



付中承

  他们在这个产业做了很多年,说得都很实在。那我就来点儿虚的吧。

  虚的也很难做。他们谈到的也是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比如创新。每次开会,都谈创新。大家最基础的想法是:我把这个头从那儿给它拧到这儿来,它头上没戴花我给它搞个花,他的壶把很板正,我就给它弄个异形的。只要我觉得变了,就是创新。

  是不是创新?当然也算一种形式上创新。但真正的创新,绝非是一点形式上小的改变。创新首先是理念上的。这个理念,必须得有理论和可行性这些东西来支撑。中国现在主要欠缺的,就是理论体系的构架和建设。它是偏弱的。光理论了还不行,还得可行,才能走出去。可行性的东西得有呀,你得促进河南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呀。不是说你表达一下就行了,说一下就算了。

  再说河南陶瓷,在哪儿开会,都说创新。咋创新?光说创新,脑子里面,那是真的没有数的。有些人、有些团队或者政府,能否给予关注?作为一个课题或者一个项目,去搞,去完成。完成了,关注了,这个体系、这个构架,或者说这个地域性的构架,也就建立了。你说了以后,他心里就有数了:“哦,打这儿去做呀。”

  作为河南瓷种,李明这种搞人物圆雕的高手,几乎没有。我走遍了很多地方,搞圆雕人物做瓷的,高手不多。有时候去厂里看,他摆了好多的像,乱七八糟的。我感觉:那啥也不是啥,就往上摆,真的不可以。

  现在来看,按照禹州钧瓷的套路,真正可以带动的,实际上还是传统的“师带徒”形式。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师带徒形式,是落后的。你叫他们提高,很难呀!他们的审美观念达不到。特别是现在传承人的小孩,有的他还不干。比如说你儿子,你叫他干,让他坐那儿给你捏,我估计他也不会给你坐那儿捏。

  上完大学,就走另外一条路子了。他得动脑子,不动脑子,他弄的什么都不是。

  现在为啥说“学院派”?学院派是科学的、是发展的、是有道理的——

  第一,审美观点,对美的理解,跟传统不一样。第二,它的技术手法是规范的、是现代的,而不是传统的工艺美术技术。

  打个比方,咱洛阳龙门石窟,大家看着很得劲,但是,结构理论的东西,不晓得。雕出来了,那是一种智慧,一种理解。就是他看能看出来,这是啥体系,但他说不出来。他只是感觉应该是那样的,这叫技术活儿。那么,现在的学院派,就是要把这种技术理论的东西给它总结下来,传递下来。由这种人来做,来推动,来发展,来提高,这是必须要具备的根基。比如说李明的瓷器,我们可以利用《魅力中国》杂志作为平台,开个研讨会,抽出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让创新的生命力延续下去。就说这一个问题,解决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给它梳理透了,李明陶瓷怎么好,好在哪里,给搞陶瓷的人能带来什么样的借鉴。从理论上,从可操作性上,讲清楚。

  我想,业界现在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政府的重视需要加强;第二,人才问题需要解决。瓷业老板们经常给我打电话,给我弄几个学生吧,我说你来挑吧。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他不去。再一个,就是名人、就是品牌,河南瓷稍微落后一点。在品牌建立,以及对品牌的重视方面,力度也不够。河南的国大师(郭爱和大师可能好一点),都是国家评的大师,有的作品卖不上价,为啥?

  这些问题,都会得到业界的关注。一定要学会吸收,也就是文化杂交的氛围要形成。不管你哪一个专业,不管你做什么的,综合知识结构是最重要的。提升综合知识结构,必须要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在业界,不管搞哪个专业,不管搞哪一个行业,平常确实要修炼最根本、最基础的综合素质。

  这一块,虽然很务虚,但也是很实际的东西。比如说禹州市政府,如果想把瓷作为一个主要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话,政府就应该出面,怎么样来解决这些问题,给什么样的政策,引导行业的发展方向。这都是大课题,也都是实际问题。

  李明的瓷器,在河南瓷界,做成这样,是领先的。实际上,你还可以再精益求精,比如讲,叫我来理解,你的这些东西,整个感觉基本是中国文化的东西。那么,西方文化的东西能不能渗透,敢不敢渗透?往哪儿渗透?敢不敢试?

  当然,得往市场上走。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拿了50万马克,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设计系,征集了一批汽车造型。要求学生画汽车造型效果图。做完以后,人家带走了。人家研究,这些学子,从审美、从文化上,可以代表中国。他在研究中国人对汽车的概念,他该怎么来做。这一件事后,日本人非常聪明,说我们也出点钱,让学生再画一下。人家都知道,从具体的、小的东西上研究中国人,他生产的东西在中国才能有市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