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模压与辊压,方形器多采用模压成片,四角加镶的制法完成;辊压即用一根短的圆辊,表面刻上绳印或缠上绳子,辊压器物表面。6、轮制法,即“置埴于运钧之上,旋转如风”的作法。7、“手制陶”,即完全用手直接动作做出来的器物,大多数都是小件明器。8、几种修饰法:“抹光”、磨光、罩色衣、“吹”釉等。殷墟陶器的施纹方法,李济归纳为以下几种:1、辊压纹饰。2、印压纹饰。3、劙划纹饰。4、雕刻纹饰。5、捏塑纹饰。6、附加纹饰。7、绘画纹饰。因殷墟白陶属于殷墟陶器的范畴,故其制作应超不出上述作法。对有刻划纹饰的殷墟白陶,李济又专门对刻纹进行了分类:1、压入纹,即以秃尖笔压入器物表面,多作动物形。2、压刻纹,梁思永云:“所谓压刻者,阴纹(线路)之横断,较压入纹为尖,似为两斜刀刻后,再用突尖器加压”。3、劙划纹,纹路浮浅,多曲条但曲线并不顺利,大约用尖头器刻划,不加修饰者。4、雕刻纹,大部分的白陶所具的刻划纹饰都由此法完成,线条有宽窄深浅之不同,转角处或方或圆,皆随图案变化。郑振香通过观察殷墟白陶器表里所留的制作痕迹,发现1978侯家庄北M1出土的假腹豆的圈足和瓿的下腹部系泥条盘筑制成;簋、盘、盂等的圈足都是用轮制成后安接在器底部的,器口则为轮制。总的看来,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白陶器皿较为普遍。还对白陶纹饰进行了仔细观察,得知在精刻之前,先要勾出细而浅的图案轮廓线。举凡成组的纹饰,各单元花纹之内都有一条分界的中线,由此不难看出,白陶上的花纹是经过周密设计的。从轮廓线观察,花纹大概是陶坯晾干后刻上去的。
  关于殷墟白陶的烧成温度,梅原末治检测了3片殷墟白陶的烧成温度:900℃、900℃以上、975℃-1000℃。申斌也做了3片殷墟白陶的烧成温度测定:900℃、900℃、950℃。冯先铭、安金槐等估计白陶的烧成温度可能在1000℃左右,而不超过商代几何印纹硬陶(1150℃左右)的烧成温度。
  由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有关殷墟白陶的基本问题学者们都已有所研究,不过有的研究还需系统和深入。如关于殷墟白陶的原料来源,还需系统地对近年发现的距离殷墟更近的太行山东麓多处高岭土资源进行采样分析,并检测更多的殷墟白陶标本,深入探讨殷墟白陶的真正原料产地。关于殷墟白陶的制作和烧制工艺,以前学者较少做复原实验,仅靠观察器物的制作痕迹等表面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免会有推测成份。下文依据近几年的殷墟白陶的考古资源调查以及制作与烧制实验,重点谈一下殷墟白陶的材料来源与烧制工艺。
  四、殷墟白陶的材料来源
  从前人的研究可以断定,殷墟白陶器是采用北方高岭土制作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近些年我们在距离殷墟比较近的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几处高岭土产地。这几处高岭土按地质成因可分为原生高岭土和沉积高岭土两种类型。沉积高岭土多位于山前丘陵地带,因在搬运、沉积过程中进入较多杂质,多呈灰白色或青灰色,与殷墟白陶颜色差别较大;而原生高岭土多位于大山之中岩石的风化带内,杂质较少,较纯净,白度较高,是制作殷墟白陶的理想材料。
 
太行山原生高岭土
      我们用扫描电镜分别对殷墟白陶和原生高岭土制作的白陶做了岩相物理观察,结果表明,两者的显微结构非常相似,其中粘土矿物比较单一,主体是高岭石;非粘土矿物主要是石英和碱长石(钾长石为主),颗粒大小不一,含量相对较少。故我们推测,殷墟白陶的原材料应来自太行山东麓的原生高岭土。
 
殷墟白陶的显微结构
 
实验白陶的显微结构
      五、殷墟白陶的复原烧制实验
  (一)殷墟白陶的制作流程
  1、取土与洗土
  我们从安阳县善应镇黑玉村西北太行山上采集了一些原生高岭土,浸泡数天后,并进行了多次淘洗,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