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高岭土中的砂粒及其他杂质。具体做法分先后两步:第一步,把水中的高岭土搅拌浑浊,稍时,等砂子及其他杂质沉淀后,立马倒出“浑水”,如此反复数次,就可得到相对纯净的“浑水”;第二步,再过一段时间,高岭粘土沉淀,浑水变清,倒掉清水,即可得到高岭粘土。若淘洗不纯净,留有杂质,可能会造成烧制后的白陶器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受潮后,胎内的杂质分化为粉末状,最后由于体积膨胀而导致白陶皮壳脱落。
 
淘洗高岭土
 
杂质造成的脱落
      2、陈腐与练泥
  白陶泥料淘洗纯净后,放置于室内进行长时间的陈腐,时间越长越好。最好用陈年“老料”来制作白陶器。为把泥料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水分分布均匀,制作器物前还要练泥。可采用双手揉搓、摔打,也可用木棒捶打,或可用双脚踩踏等方式进行练泥。
 
练泥
      3、制作与阴干
  这是制作白陶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由前人的研究可知,泥条盘筑、慢轮修整和模制是殷墟白陶较为常见的三种制法。有时候制作一件白陶器需要采用两种甚至多种制法才能完成。下面以白陶罍、瓿为例简要介绍。
 
白陶罍的上段模型
 
模制
 
拍打器物
 
抹平拍痕
      白陶罍多采用泥条盘筑和模制两种方法完成。以罍的肩部水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采用模制,即肩部以上至口部用泥或其他材料做好模型,涂上分型剂或贴上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用工具堆敷泥料。为减少器物在阴干过程中开裂,泥料应分块依次叠压堆敷,为使泥料充分结合,堆敷后还需用陶拍进行拍打,然后再把拍打的痕迹抹平。等堆敷的泥料变硬后,除去模型即完成上段的制作。下段则采用泥条盘筑法,即把泥料做成片状长条,由底部向上一层层盘筑上来。最后在半阴干的状态下,用稀泥把上下段粘接起来。白陶罍上的兽头穿孔则是独立完成后附加上去的,其制作过程应是先用模翻制出兽头穿孔,等兽头穿孔半干后再将其粘接在白陶罍的肩部和下腹部。为使二者结合更牢固,粘接前应把它们的结合面打磨粗糙。
 
白陶罍上下段的粘接
 
模印兽头
 
粘接兽头
 
粗糙的结合
      白陶瓿多采用分模制作。即在腹中部和圈足的位置水平分为三段,三段均采用模制。模制方法与罍的上段制法相同,即先做瓿的口部至上腹部、下腹部至圜底、圈足等三段模型,再分别堆敷泥料,然后除去模型完成瓿的三段制作,最后把三段粘接起来即完成了整个瓿的制作。当然,圈足也可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白陶瓿肩部的双耳穿孔也是独立完成后附加上去的。
 
白陶瓿的模型
 
模制出的分段白陶瓿
 
制作完成的白陶瓿
      白陶器与其他陶器一样,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干燥脱水,然后才能入窑烧制。脱水过程需要缓慢进行,不能风吹日晒,最忌快速干燥。若白陶器做好后,放在太阳下或有风的地方进行干燥,易造成器物表面快速脱水,而胎内的水分排出缓慢,二者脱水速度不均匀而导致器体开裂。所以白陶器的干燥脱水应在阴凉处进行阴干,这是一道必要的工序。我们依据孝民屯铸铜遗址发现的几个陶范阴干坑,推测白陶器的阴干也应该放在较为潮湿的窖穴坑内进行为好。即使做好的器物不放在阴干坑内,也一定要放在没有风吹和日晒的阴凉处进行干燥脱水。为使脱水更加缓慢和均匀,白陶器做好后的前两天最好蒙上塑料薄膜。
 
阴干白陶坯
 
蒙塑料薄膜
      4、打磨与压光
  白陶器基本阴干后,为使器体表面平整,还需用纱布对其表面进行打磨。为使器体表面光滑,还需要一道压光的工序。压光非快轮抛光,而是手握竹质或钢质工具,用力摁压器物表面,使其形成一薄层光滑硬壳,压光后的硬壳有时甚至“发亮”。
 
打磨
 
压光
 
压光后的白陶罍
      5、施纹与装饰
 
白陶罍的纹饰制作
 
器盖上的草叶纹
 
镶嵌乳丁纹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