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明:论唐宋时期越窑制瓷技术
2017/6/25 11:03:14

      越窑东汉创烧,三国西晋迎来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东晋南朝相对沉寂;到隋至唐代早期,产品种类大大减少,器型较为单一,装饰简单;唐中期以后越窑迎来第二个大发展时期,大量新器型出现,造型丰富多样,在胎釉质量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并出现了称之为“秘色瓷”的越窑顶级产品,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北宋早期;北宋中期以后,器物种类变化不是很大,器型相对简单,胎釉质量明显降低,且开始走向衰落;到了北宋晚期不仅质量差,器类单一,生产规模也很小;南宋时期,宋室南渡及上林湖地区制样须索生产宫廷用瓷是越窑最后的“回光返照”,此时期产品面貌与之前迥异,且除粗瓷外,亦生产相当比例的精细瓷。此类精细瓷一般施乳浊釉,器型除一般的日用器外,还包括钟、觚、尊、鼎等陈设瓷器,与南宋宫廷密切相关。
      一、隋-唐代早中期的越窑
      隋至唐代早期的越窑是前后两大发展高峰之间的低谷期,从生产规模上看,窑址数量远少于前后两个时期。以唐宋时期越窑的生产中心上林湖为例,在120多处窑址中,隋-唐早中期的窑址仅发现数处;上虞地区唐宋时期的窑址共发现30多处,这一时期的窑址也仅发现2处。
      窑址产品种类相当单一,以碗占绝大多数,其次是钵、盘口壶、鸡首壶、罐等。
      碗主要包括直口与敞口两种,也有侈口碗、浅弧腹碗、折腹碗等。直口碗上腹较直,下腹弧收成小平底;敞口碗则敞口,斜直腹略弧,平底或假圈足;侈口碗侈口,深弧腹较高,小平底,假圈足;折腹碗则为侈口,上腹部外折,下腹部急收成小平底,腹极浅;浅弧腹碗则腹极浅,上腹较直,下腹急收成小平底。 

      钵则器型较大,直品微敛,深弧腹,小平底。 
盘口壶
      盘口壶早期盘口较浅,长颈,溜肩,深弧腹瘦长,平底,肩部多带双系;晚期盘口略深而较小,口沿较直,腹略矮胖。 
鸡首壶
      鸡首壶作盘口状,长颈,隆肩,深弧斜收,平底外凸,肩部用泥捏的简单尖嘴状小鸡首,与之相对一侧有细圆的柄,自肩部上弧至口沿,两侧带系。 
四系瓶
      瓶则双系或四系,侈口厚唇外凸,长颈,隆肩,深弧腹斜收,平底。
      执壶大喇叭形敞口,长颈,隆肩,腹较鼓,近假圈足内凹,造型较胖,肩部有斜上短流,与之相对一侧有宽扁的把,两侧有圆泥条的系。
      罐则多短颈直口或略外敞,溜肩,深弧腹斜收,平底,肩部多带系,器型较胖。
      多足砚直口,平底,外圈密布外撇的蹄足。
      这一时期器型总体来看较为瘦高、苍颈有力,器物的折角棱角分明,后段可能出现部分略显矮胖的器型,但与唐代中晚期的同类器物相比,仍是瘦高有余而肥胖不足。一般平底略内凹或假圈足略内凹,底多较小。少量的器物作圈足状,圈足粗状厚重,足端方平。部分假圈足器中心刻划一个小圆形,近似于玉壁底,应是玉璧底的前身。
      装饰极为简单,基本素面,少量器物见褐彩装饰。褐彩装饰一般呈直条纹状,多条饰于器物外腹,简洁明了。鸡首壶上的鸡首一般极小,呈小嘴状缩于器物的肩部,完全不具有实用功能而纯属装饰。
      胎多为深灰、土黄色,胎质较细,夹杂较多斑点,胎质淘洗不纯净。釉作青黄、青灰色,施釉不均,多流釉现象。多施半釉,不仅外腹施半釉,多数大口类的碗、钵等器物内腹亦施半釉,釉层极薄。少量的钵类器物外腹施半釉,内腹满釉。以青釉为绝大多数,也有少量的酱色釉或酱黑色釉。
      轮制拉坯制作成型,内外腹、底均较为光洁,鸡首、系、柄等附件则多为拼接而成。
      窑具较为简单,仅有少量的支烧具与间隔具。支烧具多作直筒形,托面作平顶状,腹壁较直,胎壁极厚,胎质粗,内腹多有轮旋痕,近上部有圆形小镂孔。有一种圆盘形窑具,扁平,中心略下弧,外侧略上翘,平底,上侧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