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農谈南宋官窯青瓷
2018/11/25 12:59:19
華雨農,浙江省收藏協會副會長,南宋修內司官窯、明代處州龍泉官窯窯址發現者,撰寫發表了《南宋修內司官窯初論》、《南宋官窯之我見》、《傳世哥窯疏正》等論文,出版了《發現:大明處州龍泉官窯》一書(與人合作),在浙江圖書館、浙江藝術職業學院主講南宋官窯青瓷鑒賞。
南宋官窯的發展歷史
北宋靖康元年,欽宗趙桓被虜,後宋室南渡,高宗趙構定都臨安,史稱南宋,為了滿足宮廷飲食、祭祀和陳設等方面的需要,因而設置官窯,專門生產宮廷用瓷,通常稱“南宋官窯”。
南宋 官窯 青瓷盏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一是南宋修內司官窯。南宋修內司官窯大家都知道,這十多年來報紙報導很多。宋代人寫的《坦齋筆衡》與《負喧雜錄》有大同小異的記載。這麼一段文字,現在搞陶瓷研究的人,特別是研究宋瓷的人,不得不經常使用。這是關於宋瓷跟官窯唯一的具體文字記載。我前幾年翻了一些宋人筆記,但找不到關於燒窯的記錄。這裡面關於官窯,有一段記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故京遺制,置窯于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範,極其精緻,油色瑩徹,為世所珍。後郊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也。”我手裡的瓷片是在修內司官窯窯址上發現的標本。杭州市文物考古所經過考古發掘之後,到現在已經修復了4000多件殘器。所以這批瓷器對杭州來說價值非常大,因為在修內司官窯發現之前,南宋官窯博物館裡陳列的標本很少很少,我記得有一個只有一小片的瓷片修復的簋式爐,後來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給它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現在已修復4000多件,至今還在修復。今年上半年,在杭州歷史博物館展出了一些,總共展出200多件,這個就是當初展出的時候拍下來的圖片。大家如果有時間有興趣,可以到南宋官窯博物館與杭州歷史博物館參觀,館中展出了部分修內司官窯的作品。
南宋 官窯 青瓷弦紋樽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1996年,我與陳方曉一道發現了南宋修內司官窯窯址。這個窯從民國時期以來大家就在尋找,但一直沒有找到。如果在上面找窯址的話非常困難,找不到燒窯的遺跡。我們在南宋皇宮遺址附近這一帶,山上、溝裡跑了很多地方。當初我們去的時候上面全是墳地,一般人都不敢進去,墳地上面也看不到燒窯的特徵,最多找到一些瓷片,墊餅、支釘之類的東西看不到。有一次我們跑到溪溝裡面(下雨時那個地方有積水,不下雨時是乾枯的),我們在溝裡面從下邊向上面走,走到中間的時候,眼前一亮,怎麼會有支釘呢?還有一些匣缽……這個窯址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現的。後來考古部門不高興,這個窯址被我們發現了他們感到臉上無光,所以在報導的時候說因山洪沖刷發現了南宋官窯。發現官窯這麼簡單,山洪一沖刷就可以發現了,實在有點可笑。當初有很多媒體進行了報導,1996年11月8日上海的《文匯報》對這一發現第一個作了報導,隨後《錢江晚報》、新華社、美國《僑報》、香港《文匯報》等海內外媒體大都作了報導。1997年1月12日《中國文物報》發表了我和陳方曉撰寫的《南宋修內司官窯初論》論文,在考古、學術、收藏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直到2001年,南宋修內司官窯才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南宋-元 官窯 青瓷琮式瓶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文物部門把這個窯址叫做了老虎洞窯址,我覺得非常可惜,應該恢復南宋修內司官窯這個名稱。在宋代的文獻當中提到了修內司官窯和郊壇下官窯,儘管這個官窯有可能主要是因為當初建在修內司營旁邊,所以叫修內司官窯,就像郊壇下官窯在郊壇下的旁邊叫郊壇下官窯一樣。我認為用過去稱謂比較好,對這個窯的名望會更大一些。後來他們定名為老虎洞窯,我覺得不倫不類,為什麼呢?如果這個窯當初發現在錢江大橋旁邊,是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