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映山|草木灰釉的演变推测及实证试验
2021/7/14 17:10:57

 
伍映山,陶瓷研究者
1970年4月出生,大学学历,1999年-2003年任江西省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副馆长,2003年—2014年任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所长和吉州陶瓷厂厂长,2014年辞去职务专心研究工作,是吉州窑制瓷技艺当代传承人。
注重陶瓷胎釉研制与造型、装饰、设计、烧制等的结合,在他主持和设计下,吉州窑的工艺再现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所出精品瓷器更是洋洋大观,无论是瓷器装饰方法、造型设计,还是制瓷技术都真正做到了集以往之大成,先后发明了吉州窑天目釉、兔毫釉、玳瑁釉、油滴釉、木叶纹黑釉瓷特种釉配方;在造型与纹样装饰方面,他能做到突出吉州窑地区窑场的特点,又大胆创新,不仅满足艺术的要求,制作水平和质量都达到了一定突破。
他先后恢复和发展了吉州窑木叶纹黑釉瓷、剪纸贴花、黑釉窑变结晶等综合制瓷技艺等,并将吉州窑特色与现代陶艺结合起来,赋予吉州窑产品以时代气息。
摘要 / 釉的演变和运用是先民长期制陶实践中从柴草落灰成釉痕的现象中逐步总结的工艺方法。草木灰作为釉用材料的运用是古代先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为了探索釉的起源及传承发展,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实验,发现草木灰与大自然中的矿石、泥土的不同配比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釉色,不同的烧制方法,不同的烧制气氛以及不同的烧制燃材都可影响釉面效果。经过研究和总结,我认为在未来陶瓷的传承与发展中,草木灰釉的价值和空间十分巨大,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来源是陶瓷发展的重要源泉。我们应重视这种传统釉用工艺的挖掘和创新。
关键词:草木灰、釉痕、釉、原始青瓷、柴烧、实证实验
 
中国传统草木灰釉的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封面
【引言与文献综述】
釉痕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用火和烧陶的经验中逐步发现的。施釉是先民从柴草落灰成釉痕的现象中逐步总结的工艺方法。从诸多考古专家发掘的古代早期窑业遗址或者博物馆的陶器藏品中,常常可见一些残片或陶器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类似釉的薄层,它的厚度并不均匀,有些还常有流纹或聚滴,这种类似釉的薄层不像人为而是窑内自然形成的。由于以前的科研理论或实证实验条件不足,陶瓷史和陶瓷文献中对釉痕的发现和釉的起源鲜有论述或语焉不详,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在古代没有使用匣钵而以柴草为燃料烧制陶瓷的过程中,草木的灰烬会附着于器物的表面,在高温下与黏土原料制成的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厚薄不一的熔体,这些熔体冷却后或成亮光、哑光或芝麻点等多种釉的特征,有些还会形成流釉或者积釉,古代窑工正是了解到这种天然落灰现象的缘由和作用后才逐步掌握人工施釉的。这大概就是原始青瓷的起源。
 
我们知道关于夏代制陶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古代文献很少记载。在《墨子・耕柱篇》中曾有 “陶铸于昆吾”的记述,是说夏代的昆吾族,善于烧制陶器和铸造青铜器。结合相当于夏代时期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出土的遗物来看,当时用普通黏土(也称陶土)做原料烧制灰黑陶器的数量最多,同时也继续地使用杂质较少的黏土(也称坩子土或瓷土)做原料,烧制胎质坚硬细腻的白陶器。白陶器的创制和使用,是我国制陶手工业的新发展。虽然在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目前还没有发现铜器,但是在豫西地区稍早于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就已经发现有青铜炼渣的遗存,而在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址和墓葬中,已经有刀、锥、凿、锛等青铜工具和青铜容器爵的出现。依此可以推断,在夏代的二里头文化早期或更早的龙山文化中晚期,很可能已经开始铸造青铜器了。冶炼青铜炼炉的创制应和烧陶窑炉的不断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烧陶窑炉的发展为冶炼青铜的创制提供了启示;而能用火候较高的温度冶炼青铜,又为改进烧陶窑炉进一步烧制 出耐温较高的白陶器和原始瓷器创造了条件。[1]瓷器应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