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倾恋”龙泉青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
2015/8/30 13:06:06
瓷网总经理朱东明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
“青瓷如"美女",让人爱不够!”谈起龙泉青瓷,七十多岁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一脸陶醉。他有理由陶醉。一辈子与“美女”为伴,终生相守,不离不弃,“美女”也让他老当益壮,功成名就。
徐朝兴是浙江省青瓷协会会长,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与领军者,龙泉青瓷的泰斗。
1956年,龙泉瓷厂一领导见一孩子在玩泥巴。“小孩,你不能在这里玩。”
小孩抬头:“我是来当学徒的。”
“你太小了,等长大了再来吧。”
这个小孩就是徐朝兴,时年他13岁。
1943年出生的徐朝兴,1956年小学毕业,因家贫辍学进入龙泉瓷厂当学徒。初次被拒绝,后见其机灵手巧才被收下,从此师从民间制瓷大家李怀德。
1957年,徐朝兴迎来一个大好机遇—周恩来总理发出恢复龙泉青瓷的指示,轻工业部、上海考古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省考古所等单位联合组成龙泉青瓷试制组,瓷厂则选出8位技术高超的技工参与,15岁的徐朝兴以其对瓷器的独特领悟进入试制组。1959年,试制组恢复成功弟窑,弟窑青瓷餐具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餐具。
1960年,组里开始哥窑试制,由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家李国桢领衔,数年试验,哥窑青瓷终于于1963年在烈焰中重生。 这一过程使徐朝兴的技艺突飞猛进,他很快成为制瓷能手。
在中国陶瓷界,制作模型一直是个难题,原始的制作方法繁琐,成功率低,能不能改用石膏制作?一念既动,徐朝兴便付诸实践。但他很快了解到,这一方法早被钧窑、景德镇等制瓷专家采用过,都失败了。
还要不要试验?徐朝兴决心踩着失败者的足印前进。试验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每天忙完工作,他便开始挑灯夜战。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3个月后,他取得了成功。
这一信息马上在陶瓷界传开,人们记住了这个20岁年轻人的名字。
当年,浙江美术学院邀请徐朝兴去辅导大学生教学实践,只有小学学历的他,当起了美院大学生的辅导老师。
精湛的技艺,好学的精神使美院上下都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学校希望他留下,他也乐意,无奈龙泉瓷厂不同意,他又回到龙泉。经历了“文革”的磨难,1980年,徐朝兴被一辆吉普车拉到龙泉县城,被任命为龙泉瓷厂青瓷研究所所长。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文革”浩劫使龙泉青瓷再度衰落。1978年全国陶瓷产品评比,浙江10多家陶瓷企业参评,却被剃了光头。
在参观北京故宫时看到一只直径40厘米的青瓷大盆,徐朝兴灵光一闪:能不能把盘径再扩大?他开始试制52厘米迎宾大挂盘,设计、调整配方、拉坯、修坯、雕刻、上釉、烧制成功。一件国宝诞生了。
1982年,全国陶瓷产品评比,龙泉参展的7个作品全部获奖,徐朝兴的52厘米迎宾大挂盘引起评委的高度重视,评委们认为,这件珍宝工艺难度超过历史,是当代哥窑瓷器的国宝,现收藏在中南海紫光阁。
如何使日用瓷艺术化?1986年,徐朝兴设计了一套33头云凤组合餐具,以一朵盛开的花朵形状组合而成,极具艺术特色,一上市,就深得消费者喜爱。一个好产品救活了一个厂。
徐朝兴设计制作的“孔雀玲珑灯”作为邓小平1979年访美时的国礼送给美国总统,现收藏在美国白宫。
1988年,徐朝兴出任龙泉瓷厂总工程师,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1996年当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先后当选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9年,徐朝兴创建了“朝兴青瓷苑”,率领已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