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窑后人瓷艺传人王隆夫陶瓷世家
2010/8/8 21:53:11


王隆夫是地道的浮梁人,世居景德镇,出生于陶瓷世家。以他命名的这个陶瓷世家在景德镇陶瓷界从业时间长、从业人数多,堪称景德镇近、现代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面镜子。
这个陶瓷世家不仅有晚清景德镇官窑总办王昌彬,而且以王昌彬为开山者,为景德镇造就了一个书香门第与陶瓷美术、名门望族与亦商亦陶相结合的时代典范。
在这个陶瓷世家里,有受皇帝赏赐嘉奖、拿朝廷俸禄的景德镇官窑总办的王昌彬、有毕业于刘海粟先生创办上海美专的王庭芳、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
王昌彬是个饱学儒士,精通陶瓷经营,无论是瓷土还是釉色料色,对彩绘工艺器皿造型,可谓各招各式,样样在行,因此受陶人和瓷商的敬重。他应督陶官孙廷林的礼聘,出任御窑厂总办,协助督陶官烧造了慈禧太后七十大寿的寿典御用瓷,受到皇帝的赏赐和嘉奖。
辛亥革命后,景德镇御窑厂停办,王昌彬不弃旧业,自办作坊以瓷业为生,被人们称为丹青妙手。
王昌彬之子王庭芳,字“旺柏”,早年就读于江西窑业学校,后就读于上海美专,喜爱美术,对海派画派风范颇有研究,能书善画。
王庭芳一生从事陶业,并承父志自办釉坊,专事挖掘制瓷用的高、中温颜色釉,其鱼子釉中的孔雀蓝、瓜皮绿、松石绿及矾红、茄皮紫,以发色纯正、晶莹透亮的特点,深受镇上窑户的欢迎。
王庭芳之子王隆夫,别号“昌南子”、“汉翁”,受其祖父王昌彬和父亲王庭芳影响,早年师从陈老莲及“海上三任”。1978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1979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95年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画院院长。
王隆夫的陶瓷艺术作品在海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多以工笔兼写意塑造形象,作品融诗词、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立意气势磅礴,用笔苍劲古拙,格调高古秀雅,风格洗练含蓄。他擅长粉彩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笔意花鸟。他的作品融诗词、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笔下的艺术形象,多取材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着力于真情实感,多以工笔兼写意的手法塑造形象,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工艺美术设计评比金杯奖和一等奖。
王隆夫是釉上工笔人物画的杰出代表,早年就通过深入学习、借鉴传统的工笔人物,推出了一系列传统作品,在艺术界崭露头脚。并通过立足传统,借鉴融合,自立面貌,形成了王氏人物画风貌,才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以营构的神像人物为画面上的独特的视觉意趣,综合工笔、写意、色彩等几大要素,凸显出画中人物的个人面貌,既古拙高雅,又令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他将人文关怀的主旨,自然而贴切地融入了画面人物形象及似真似幻的画面氛围之中。他多次去泰国、日本、印尼、美国、台湾、香港、澳门作艺术交流活动,他的名字被载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人名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卷。
在这个与众不同的陶瓷世家里,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量级人物,她就是王隆夫的妻子夏胜兰,她退休前在新光瓷厂从事设色工作,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甘当配角。虽然她没有取得任何职称,但她在家不仅相夫教子,还为丈夫王隆夫的作品洗染填色,是一个值得敬仰的幕后英雄。
在这个与众不同的陶瓷世家里,已经有了第四代传人,这就是王隆夫大师夫妇的三子一女。
王隆夫长女王淑凝,从小耳濡目染陶瓷艺术,1976年,王淑凝跟随父亲王隆夫学画,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2000年自费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前后三次赴日本学习和工作。现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昌南书画院副院长、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协会会员,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创作室主任。
王淑凝在陶瓷艺术领域,绘画功底深厚,其作品大胆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