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在指间延续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文
2011/1/28 21:57:19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清水秀的浙江龙泉人杰地灵,不仅有举世闻名的龙泉宝剑和龙泉青瓷,从古至今更是汇聚了无数铸剑和烧瓷的艺术巨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文便是中国青瓷界的佼佼者。
  初见夏侯文,一付智者风范,难怪在他的手中诞生出了那么多传世作品。说起他的作品,夏侯文是滔滔不绝,对于他来说,每一件青瓷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特别是近期的作品,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因为这些作品里凝聚了他对青瓷艺术的心血以及青瓷技术的创新。青瓷在他的指间绚烂绽放。
    夏侯文并非是土生土长的龙泉人,而是出生于盛产瓷器的江西。从小受陶瓷艺术熏陶的他,选读了江西陶瓷学院,毕业之后分配到龙泉瓷厂,从事青瓷产品设计及时工艺研究。从此与浙江龙泉的青瓷结下了一生之缘。
    初到龙泉,展现在夏侯文眼前的让他阵阵心凉——青瓷“明珠”的诞生地,竟是坐落在离县城三十六公里的山坳里。开门见山,出门爬坡,艰苦让他觉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超乎想象。但是艰苦并没有将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吓退。夏侯文觉得,龙泉生活虽然艰苦,可是这里有丰富的优质瓷土,发展青瓷工业前景广阔。视野开阔了,心也定了,对这里的条件也逐渐适应了。慢慢的,他把全部身心投入青瓷研究、设计工作中去。
    到目前为止,夏侯文从事青瓷产品设计及工艺研究已四十多年,肩负着原龙泉瓷厂新产品开发总设计师的重担。这么多年来,他创作作品五千余件(套),有三千多件(套)作品投入了批量生产。其中一部分产品还成了拳头产品。如竹节杯,生产了三十多年仍久盛不衰。
    作为一名肩负新产品开发的总设计师,夏侯文设计的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一九六七年,夏侯文承担了中国与挪威举办的“中国现代陶瓷展览”展品的创作设计。其中的作品《大众瓶》不但为挪威国家博物馆收藏,还成了龙泉青瓷的代表作之一。此外,夏侯文还成功设计制作出用于招待原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使用的大型成套青瓷高档餐具,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套“九七头影青菊花餐具”。
    在2002年北京中国龙泉青瓷宝剑精品展上,来自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故宫博物院等30余位陶瓷艺术界专家、学者在观看了龙泉青瓷精品展后,都欣喜万分地表示,龙泉青瓷既吸收传统优点,又博采众长,突破创新,从工艺上讲,已达到历史的顶峰!
    几十年与青瓷亲密接触,夏侯文最值得回味的不是诸多优秀作品,而是他让青瓷是几十年间创新无数。一直以来,龙泉青瓷的风格是以造型见长,以釉取胜,浅浮雕饰为优势。景德镇白瓷釉下彩享誉国内外,青瓷能否研制出釉下彩从而与白瓷争奇斗艳呢?夏侯文开始了摸索。他在不同的坯料、釉料、色料对青瓷釉下彩进行装饰,用手工彩绘、喷、刷、各色贴花纸及浮雕与釉下彩结合,经过千余次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功绚丽多彩、品种琳琅满目的青瓷釉下彩。青瓷釉下彩的问世,不但填补了青瓷史上的空白,而且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一露面,客户就蜂拥而至,竞相订货,首批订货就达30多万件。
    经过多年的反复研究实验,夏侯文找到了一种既适合哥窑胎薄质坚、釉层饱满,又适合弟窑釉色明澈温润、青翠如玉的中间层胎料和釉料,攻克了工艺上不调和的难关,创制了哥窑和弟窑相结合的新瓷种,打破了“哥”、“弟”不能结合的旧观念。从此,哥窑与弟窑可以任意衔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得到了陶瓷界人士的高度赞誉,也成了他这一代人对龙泉青瓷的一项新贡献。在此基础上,夏侯文又研制成功“色胎绘画”艺术瓷花瓶及挂盘系列作品,在哥窑与弟窑中开创了一种划时代的新装饰手法。现在,他已有多件青瓷色胎绘画作品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即使到了退休年龄,夏侯文也没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