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美瓷”----孙公窑艺传承人孙立新
2011/6/16 21:08:57
著名瓷坊“孙公窑”是中国瓷都景德镇市政府授于的,享有很高声誉的“陶瓷世家”,孙立新是“孙公窑”的第四代传人。其祖辈.父辈皆是技艺精湛的陶瓷艺术家;曾祖父孙洪元是在制瓷琢器行业,制作大件的高手,经营有“孙荣记”作坊,专事传统高温颜色釉和釉下瓷用颜料的配方研制;祖父孙振东是建国瓷厂的高级技师,主攻利坯,其研制的青花釉里红,荣获全国陶瓷展评“优秀作品奖”;父亲孙同鑫是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的釉下彩专家,致力于高温颜色釉的研究和创作。
陶瓷世家第四代传人孙立新,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职于景德镇陶瓷馆,自幼秉承家学,12岁即随父学艺受到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的熏陶。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后进修于北京画院,曾师从程曲流先生专习西画;又向画家傅周海先生研习中国画,主要制瓷技能则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又得益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教授和著名画家,禅师刘占江先生的指点。受家风濡染,深得真传,加上他不仅接受过正规学府教育,而且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因而能荟萃诸家,熔铸而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孙立新对陶瓷传统技艺有着精深的理解,古朴的色调,别致的纹饰,使他的仿古陶瓷绘画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特色。而中国画装饰陶瓷的表现题材,则源于他对生活,自然的感受. 山水,花卉,人物,多种画科无不擅长。在色釉配置上,或清雅,或艳丽,可谓异彩纷呈。他将水墨,泼墨技法融入釉下彩画面中,高温烧成后的墨色变化亦显现出浓厚的笔墨情韵,取得了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其制作的现代陶艺作品造型奇特,装饰风格渐趋多元,表现形式和手法也更为丰富,从技术手段到更深层的精神内涵的表达上,均显示了青年陶瓷艺术家在工艺技术,材料运用及观念更新方面,所作的大胆探索和尝试。其绘瓷和陶艺既有东方民族的韵味,又有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美。在他的作品中,仿古的色彩,水墨的意味与现代的情调兼而有之,富有高雅的艺术品位和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孙立新的陶瓷作品曾获得国际,国内各类奖项30多次,主要代表作被国内外的美术馆,艺术馆收藏,赢得了广泛好评和众多荣誉。1999年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为其作品题词,鲁平,刘江等中央领导亲临孙立新工作室观看其制瓷表演.
" 孙公窑艺"通过几代人不懈地努力,奠定了其在釉下青花的烧制方面,'瓷坛领先者'的地位,并获得了"青花世家"的美誉.我们想信,在第四代领军人物孙立新的带领下,"孙公窑艺"必将创造出绚丽,辉煌的明天.
陶瓷世家第一代 孙洪元(1894—1963)。因父亲早逝,家境贫苦,年不足9岁便到景德镇坯房学拉坯。洪元虽小,亦知学艺之重要,于是,细心琢磨各种器皿造型特征。夜深人静,师傅熟睡之后,又偷着上车学拉坯,常彻夜不眠。一旦被师傅发现,便遭毒打。但洪元越加发奋,做出的坯被人发现,竟能有模有样。并自己研究以剪纸小样瓶造型,在灯前放大于壁上拉出的坯符合要求的方法,受到商人的称赞。师傅看到洪元可以为其赚钱,即作为一个正式劳动力使用,而且常将一些难度较大的品种要他拉。到16岁以后,洪元不仅能拉中小件,而且有驾驭大件的能力。经过十年学徒生活,孙洪元拉坯的技艺大有长进。在制瓷琢器行业中,成为制作大件的著名高手。艺成略有积蓄,便自立门户。取名“孙荣记”经营作坊,专事传统高温颜色釉和釉下瓷用颜料配方的研制,其制作的仿古瓷可以乱真,仅一只仿古霁红釉的印泥瓷盘,竟被外商用80块银圆买走。洪元不仅利坯是高手,而且在制作青花粉定瓷,配制颜色釉方面更有建树。50年代,曾在建国瓷厂专门配制高温颜色釉和釉下瓷用颜料。
陶瓷世家的第二代孙振东(1924—1997)仅读书四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