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溶诗意 陶艺总关情——缅怀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
2012/10/9 22:01:05
2012年5月12日,我的母亲——景德镇市女陶艺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因病辞世,享年81岁。母亲给我们留下的,除了大量珍贵的陶瓷艺术作品,还有家人和朋友的无尽思念……
自我记事以来,母亲给我的印象便是两个字——忙碌。
我上小学的时候,记得当时母亲是部所艺术室的主任,不仅仅要忙于创作,还有日常的工作、经常还要开会、出差,有时候职工家里发生了大小矛盾,母亲还得跑前跑后地去调解。那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她下班回家,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樟脑油的味道。但是,哪怕是这样忙碌,妈妈也从来没有忘记过我们这几个孩子,每次去南昌、北京开会或者出差,总会买回来景德镇没有的衣服和零食,有时候还会把会议发的塑料封皮的笔记本送给我们,每每把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每当母亲一出差心里就开始惦记。记得最深的是有一次,妈妈去北京开会,回来带了一支烫着“人民大会堂”几个金字的铅笔,拿到学校里,让我着实在同学面前炫耀了好长一段时间,如今依然记忆犹新。
生活中的母亲,也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小的时候,我们几个孩子从来没有感觉到母亲与其他人的妈妈有任何不同,甚至有时还会抱怨她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太少。长大后才知道,她曾是省政协委员、妇女代表、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但是这些以辛劳付出换来的荣誉,我们从未听到过她在哪里拿出来炫耀过。
母亲的一辈子,经历过很多艰难和坎坷,吃过很多苦,但她从未有过怨言,始终对生活抱着一种乐观和感恩的态度。她的衣食住行,一直保持着简单和质朴,从没有太高的要求。母亲经常说,如今的生活条件,对于她这一辈的人来说,已经很好了,她非常知足。2010年,母亲因病在上海住院,也从不因为自己的身份提出过什么特殊要求,同病房的病友、医院的医生、护士在得知她身份之前,一直把她当作一个小地方的普通老太。
陶瓷艺术是母亲一生钟爱的事业,无论遭遇到什么,也从来不曾放弃过。她曾多次对我说:“我这一辈子,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无论哪种情况下,我都没有放下这支画笔。”平日里,母亲没有别的休闲娱乐,星星点点的时间都是在画桌前度过的,画画是最能让她觉得快乐的一件事。她总是说:“就是喜欢画画。”在生病期间,由于脑部手术的创伤,她的右手已经无法指挥画笔了,心里特别难过,我总是安慰她说:“老天爷就是让你休息了,所以才让你拿画笔的手停下。”这时候,她的目光总是在曾经陪伴她多年的画桌上久久停留,恋栈不舍……看着自己以前的作品,母亲经常由衷地感叹:“老天爷给我的时间还是太少啊,我还想学习,还想画画。如果再给我十年,我还能比现在画得更好!”
2.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粉彩镶器《水曲云深》
心中固守着这样一份对于艺术创作的坚持与执着,母亲的一生,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之路上,结下了累累硕果:她领衔主持设计的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7501”瓷成为当今收藏家求之若渴的珍品;她设计的竹节茶杯,圆底茶杯,青果茶具、玉兰茶具,葫芦酒具,太白酒具等新产品新器型,由生产厂家大量投产,曾获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陶瓷器型设计奖;她的红粉彩山水镶器《秋山内在画中行》,净化着每一位品赏者的心灵,升华了他们心中的渴望;她的粉彩山水瓷板《幽居》让人爱不释手,捧为至宝……
正是因为在陶瓷艺术创作上的杰出成就,2003年,母亲被授予中国陶瓷界最高荣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她的名字在中国和东南亚收藏界、陶瓷界家喻户晓,她的作品已经当之无愧地代表了当今中国瓷艺最高水准。
3.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粉彩镶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