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坛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
2012/12/3 22:36:38

     

瓷坛泰斗王锡良大师聚精会神搞创作


    王錫良,1922年2月生,安徽黟縣人。高級工藝美術師,1959年獲,陶瓷美術家稱號,1979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長期在輕工業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美術創作和研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景德鎮書畫院院長,曾任景德鎮市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德藝雙馨,人稱“瓷壇泰斗”。他是景德鎮市政府最早授予的“陶瓷美術家”之一,也是輕工業部授予的第一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之一,是景德鎮獲此殊榮的第一人。王錫良擅長粉彩山水和人物畫,他的作品筆力老到,構圖嚴謹,師法自然,技藝精湛,形神兼備,清雅豐潤,超凡脫俗,追求神韻,講究立意,大處作眼有氣勢,小處著筆有情趣,構思精巧,惜墨如金。
    2008年2月,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人物》欄目以《國寶級的陶瓷藝術大師》為題,介紹了王錫良的從藝歷程和藝術成就,王錫良是景德鎮人的驕傲。
    2008年10月20日,在首屆景德鎮國際藝術陶瓷拍賣會上,王錫良創作的粉彩《金地歡慶圖》瓷圓盤、粉彩《李白春夜文會圖》薄胎皮燈、青花釉里紅《奇峰三十六圖》瓷瓶、青花釉里紅《奇峰對話圖》瓷瓶等均拍出了高價。
    王錫良十分戚謝他的兩位老師,一位是他的叔叔王大凡,另一位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梅健鷹。王錫良12歲隨王大凡學繪瓷畫,王大凡是景德鎮陶瓷美術名家、景德鎮“珠山八友”之一’國際金質獎章獲得者。王大凡授徒與眾不同,重在教“精神”。王大凡教的兩幅晝《聞雞起舞》和《陶侃運甓》,王錫良至今記憶猶新。這兩幅畫都是藉典故來啟發王錫良要有刻苦精神。王大凡還寫了一幅對聯,與其共勉:“繪畫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業首為精勤”王錫良一直將此奉為座右銘。
    五十年代初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梅健鷹等來景德鎮指導出國瓷的創作。王錫良因此認識了梅健鷹,並從他那裡學到了許多東西——素描、速寫、水彩、色彩、造型等等。更重要的是,梅健鷹等帶來的外面世界的清新之風,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都給他以後的陶瓷美術創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礎。這時,他創作的瓷圓盤《採茶撲蝶》,題材出新,晝面清雅別致,佈局錯落有致,輕重得體,人物活潑靈動,是一件難得的佳作。這件作品入選出國瓷,從而他很幸運地去了趟北京,參加預展。在北京,他與美術界的名人在一起,學到了很多東西,大開了眼界。
    從北京回來以後,王錫良更加刻苦學習,不斷摸索,創作出一幅作品《蓮塘清晨》。這件作品參加了江西省第二屆美術展覽,後來還出版了年晝。此後,他又創作了一幅晝《採蓮圖》。這件作品成了《陶瓷美術》創刊號的封面。
    1954年,景德鎮市成立了輕工業陶瓷研究所,所內雲集了一大批陶瓷藝術名家,王錫良也是其中之一。王鍚良虛心向這些陶瓷藝術名家請教,學到了不少東西。
    合作繪製的壁畫《鬧江州》現在已經成為九江市潯陽樓展覽館的鎮館之寶。
    王錫良幾上黃山寫生,獲得靈感,繪出一幅幅神采橫溢的好作品。1979年創作的粉彩《黃山西海》瓷板畫就是其中之一。這件作品以濃淡相宜的色調進行潑寫,充分發揮陶瓷顏料流動、溢暈的特點,採用流、擦、皴、染之法,淋漓酣暢地表現了黃山的巍峨氣勢。晝面中奇峰秀嶺之間,輕盈的雲霧隨風飄舞,九隻白烏在歡快地飛翔,使晝面呈現出靜中有動的美感。畫面以墨綠為主的群山之中,不少地方露出白色,給黃山增添了幽雅,使人彷彿進入“清幽仙境”。這件作品充分表現了作者對黃山的熱愛和對祖國自然景觀的讚美。
    1956年,王錫良創作的瓷板畫《太平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