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评述 灿烂之极——青瓷泰斗徐朝兴
2013/7/2 22:10:02
吕品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朝兴先生是一位热爱和尊重传统的瓷艺家,他深知龙泉青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在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备受现代潮流冲击的艰难境遇中,他凭借青瓷研究所和朝兴青瓷苑,以出众的功底造诣和惊人的身心投入呵护龙泉青瓷,使这一优秀的中国陶瓷技艺在龙泉的土地上薪火承传。热爱和尊重传统者,必受传统所惠益,朝兴先生的成就可谓范例。纵观他的瓷艺,行家一眼就知道他受过非常正宗的训练,下过很大的工夫,其中的每招每式都合乎龙泉瓷艺的传统法度,工艺语言掌握得精纯而娴熟。他的青瓷作品手风利落、形制洗练、构架端庄、气象雍容,方寸之间透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浩然之气;他对传统青瓷釉色的领悟和把握细致入微,总能把龙泉瓷釉清新澄净、晶莹蕴藉的类玉质的美和色泽美充分展露,让人领略到一种超凡的精神气质和形式品格。可以说,在朝兴先生的青瓷作品上,龙泉瓷艺的精微不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融汇。由此所呈现的和谐之美,突显出这位瓷艺家的精湛技艺和深厚修养。
朝兴先生还是一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瓷艺家,他深知开拓进取对于繁荣当代龙泉青瓷的意义。作为龙泉青瓷艺术的杰出传人,朝兴先生的贡献是创造性的,在他的艺术历程中,创新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朝兴先生的探索意向转重于青瓷本体,着力在青瓷的工艺材料方面进行开拓。在充分把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他对传统工艺材料进行了创造性的综合,在同一器体上鬼斧神工般地媾和哥窑和弟窑,将传统龙泉青瓷的两种技术作风和艺术特色交融为一,既保持了青瓷艺术的优良品质,又造就出颖异非凡的现代审美效果。凭着操事龙泉青瓷几十年的丰富经验,他还远追商周原始青瓷遗韵,用现代技术和艺术手法重新发掘和阐释其色釉的美学蕴涵。通过对灰釉成分中氧化铁着色剂和氧化钙助熔剂以及窑火气氛的科学把握,他在仿古灰釉方面取得了以灰黄釉色为感性特征的突破。这种如古铜质地般朴实苍雄、醇和典雅的灰釉,结合着把控有度、力道均匀的跳刀装饰,形成一种妙不可言的瓷艺境界。朝兴先生的跳刀技巧炉火纯青,堪称绝妙,其刀走泥剔、迹流神扬的纹饰疏密有致、条理分明,洋溢着一种天工般的技术美和节律美。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朝兴先生的灰釉跳刀作品上,包括施釉法式、釉色把握和纹刻排布在内的一应装饰处理,都完美地切合着器物造型,显得天衣无缝,通体呈现和融圆润、舒展明畅的类玉品格,悠悠地透着千古一脉的玉的精神。
陈淞贤(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督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IAC)中国大陆首批会员):
徐朝兴先生的青瓷作品,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工艺精湛、釉色晶莹,处处渗透着玉的精神,在青瓷界独树一帜。由于青瓷历史悠久,长期受仿古风尚与实用目的的双重约束,故近代青瓷创新甚少。但他能自觉拓展传统陶艺技法,注重陶瓷本体语言的挖掘和发挥,所以能蜕变出属于自己风格的青瓷作品,从而开创出龙泉青瓷的一代新风;20世纪90年代初由他开创的哥弟窑结合的表现技法,以及熔商周古瓷之神韵与现代创作理念于一炉,把传统跳刀技法与灰釉进行综合表现等一系列创新形式,对龙泉青瓷的推陈出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凡是见过徐朝兴先生创作情景的人。都会被他解衣盘礴的专注精神所感动。在进入工作状态后的他是绝对不容许有人打扰的,但在平时,徐朝兴绝不自我封闭,对传统他从不泥古不化,绝不做传统的“守护人”。对现代他又充分吸收,立足于现代青瓷的拓展,他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工艺美术家。他创作了一套《云凤组合餐具》,按照当时餐具设计常规,必须是圆形的,但是他一反常规,巧妙地把它设计成一组似盛开的花朵形状的异型组合餐具,这套餐具没计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